而具體來說,主要是三種不同的心裏運行機製:
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傳銷洗腦、會員直*銷從來都不是把什麼觀點強加給別人的,也不完全靠暴力手段來強行留人,他們都是通過不斷的心理攻勢,來拉出被傳銷者內心的真實欲求,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對當下的環境不滿急迫尋求改變的渴望。
也是就利用人的進取心,歌頌不斷進取的精神,但是,他們的歌頌都是帶著強烈的主觀目的,是為了在通過不斷的欺騙、偷換概念等等難以察覺的手法,悄悄的將他們的“產品”“企業”包裝成“進取心”的具體體現,讓被傳銷者在不知不覺中將“努力奮鬥”等等美好詞彙與他們的的“產品”“企業”劃上了等號。
二、利用人們的自我欺騙。
這點其中就包括了“破窗效應”、“沉沒成本”等等心理理論,總的來說,當人們在某一件事上開始起步,投入精力後,就會有種自然而然的心理慣性,人們將不願再收集外部信息,隻期盼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當某些事實和我們內心中的答案衝突的時候,我們會主動忽視。隻是由著這種慣性往前前進,直到狠狠的撞到牆上,這種心理上的懶惰和不舍放手,正是傳銷集團最為倚重的一項心理漏洞,所以許多人在察覺到傳銷的現實後,還會主動的去替其申辯、解釋,這都是其中的具體應用。
這兩條就是傳銷中沒,被傳銷者所主要陷入的兩大心裏防衛機製了。而具體到實際中時,高明的傳銷體係會針對每一個不同的質疑角度、提出的問題、不同的質問對象,都將進行相應的心裏防護機製微調。
比如:如果是被傳銷者的家人出現了,當他們勸導被傳銷者:你現在每天過的這麼苦,吃的睡的,連豬都不如,你這是何苦呢?難道不是傻嗎?
這個時候,第一條心裏防衛機製就會起作用:苦又怎樣呢?我這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再比如,當被傳銷者的家人拿出傳銷的相關報導,甚至是該窩點企業的相關新聞出來指證,讓被傳銷者認清現實,離開窩點時。
這時,第二條機製就會起作用:你們都是被蒙蔽了,國家其實是支持我們的,總有一天,我們直*銷會立法的,隻是現在不能讓所有人都賺錢罷了。
所以,當沒有摸清傳銷者的心理防衛機製之前,貿然的質疑、詆毀傳銷,都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會在這些人的設計下,反而更加推動傳銷者的逆反心理,將其更深的推入到傳銷窩點中去,使整個局麵更加惡化。
而此時,張睿明麵對的李素紅,正是這樣一名具有極強心裏防衛機製的深度傳銷者,在這樣的對手麵前,他一直謹記一條準則:解救傳銷,絕對不能成為對抗者,而是必須先成為一名傾聽者。
“我這些年啊……”見張睿明上來不是問泉建的傳銷體係,也不表明他自己的欲望,反而讓李素紅講講她自己的經曆,這讓這個習慣了完全按照泉建話術體係進行傳銷的李素紅,一下有些不知道怎麼應對。
望著張睿明真誠的目光,她不由的將思緒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是啊,自己這些年到底賺到些什麼呢?
“這個……還是先講講……”
李素紅臉上閃過一絲迷茫的神色,張睿明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他馬上又追問道:“紅姐,你既然已經做了這麼久的泉建了,那你一定在津港買了房了吧!?”
“買房?……津港的房價太貴了,我暫時還買不起……”
“你沒買房?那您是買了車?還是給小孩讀書花了錢?”
說到這裏,李素紅心裏浮現出趙左那張老臉來,隻有在張睿明問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她才難得的想起那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將十幾年自由換來的賠償款全部消耗殆盡的老伴。
想到這,李素紅臉上不禁有些黯然。
“也沒有……我和現在的老伴,都還沒生小孩呢……”
“啊?……那你起碼總出去旅遊了許多地方吧?還是說你買了許多化妝品?還是說你存了許多錢?”
張睿明的疑問如連珠炮一樣發過來,讓李素紅對自我真實處境的反思連續不停,讓她看到自己那無所遁形的真相。
張睿明這番壓迫般的話語體係,就是為了使李素紅的“自我意識”覺醒,用心理學角度上的專業用詞來說,是叫“自我”對“他我”的差異化驅逐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