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收回目光,噙著笑意同程宵夫婦拜別,掀開衣袍一躍而上,瀟灑坐到馬背上,動作間較平時更為率性幾分。
隱在迎親隊伍中跟來看熱鬧的五公主頓時一笑,她這二哥,沒想到也有故意耍威風的時候。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紅色的喜服襯得太子更為英姿勃發,身形修長。墨發被玉冠高高束起,入鬢的劍眉微挑,饒是滿臉的笑意,身為太子的氣勢也絲毫不減。
喜轎一路緩行至宮門前,太子下馬來到轎前,接了內侍遞來的弓箭,微眯了眼一鬆手,弓箭穩穩插在轎門上,他再輕輕一踢,簾內終於伸出一隻白皙如玉的手。
太子揚唇,卻沒接過,而是直接將人橫抱起,引得阿綿小小驚呼出聲,借著寬大衣袖的掩蓋下掐了一把太子。太子不動聲色,待上了鑾儀轎才輕靠在她耳邊,“阿綿莫急,離夜間也隻剩幾個時辰而已。”
阿綿隔著紅蓋斜他一眼,坐正了身姿,卻被太子輕攏到肩上,“孤看著都替你累,這兒到父皇那也要兩刻鍾,你先歇會兒。”
他小心避過阿綿的珠釵耳環,將人環住,阿綿自然不會覺得這有失禮儀,正好有些累了,當真依著太子閉眼小憩起來。
鑾儀轎前後隊伍浩大,先有東華宮總管領隊,側後有護軍參領隨護,往後墜了長長一行端著紅托盤的宮女內侍,再後則是抬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妝的程府護衛。
前後從皇宮南門直排到了程府內,幾乎是見頭不見尾,讓圍觀官員百姓們歎為觀止。
鑾儀在乾元殿正門玉階下停住,有內監尖聲叫喊,“太子,太子妃到——”
阿綿在太子幫助下理了理鳳冠,被穩穩牽著踩凳下轎。不得不說非常感激元寧帝把場所設在了乾元殿,畢竟……這裏的玉階可是最短的。
一陣秋風拂過,微微掀起她的紅披,隔著珠簾望去,阿綿見到兩旁站了一排的朝官,其後還有宮女內侍。正在齊齊俯首行禮,定了定心,她挺直了背脊,隨太子踏入正殿。
緊接又有總管尖聲引導他們對元寧帝和皇後行三跪九叩之禮,阿綿轉來轉去,頭都差點暈了,被太子一把扶住。
元寧帝笑得臉上都要開了花兒,連道幾聲“好”字,目光慈愛地看著蓋著蓋頭的阿綿。皇後也露了笑意,這種大喜的日子她還是知趣的,絕不會故意給太子添堵,平和地看著太子,輕聲道:“今後你與太子妃結為一體,可要好好待人家。”
太子自是連連應聲,元寧帝和皇後都未下位,幾人正坐又聽內監說了一串告天祈福的吉祥話兒,這才讓人扶著這對新人上轎去了東華宮。
此時已是酉時,夜幕將垂,天邊添了點點星雲。
東華宮中早早亮起大紅色宮燈,四處張貼喜福,殿內擺滿了各種珍奇古玩,其中竟擺放了一道有三米高的珊瑚石,石上擺了由貝殼製成的精巧假魚,上綴東珠夜明珠,在這燈火通明的殿中也籠著一層淡淡奇特的光輝。
太子對王泉使了個滿意的眼色,將人帶到了內殿。阿綿才一坐上,果不其然,床榻上擺滿了生果,硌人得很。
有嬤嬤遞上玉柄,太子接過頓了頓,幾步走至阿綿身前。
繡著金絲線的長靴現在眼下,阿綿下意識指間微動,垂下了眼,隨後感覺眼前一亮,是太子直接一把挑開了紅蓋頭。
突來的光線有些晃眼,阿綿不由杏眸微眯,露出眼角一抹淡淡的嫣紅,透著難得的嫵媚。太子站定俯視,目光自上而下,隻見阿綿桂香袖手床沿坐,垂眉斂目顯嬌羞,吹彈可破的肌膚在燭光映襯下如美玉般細膩,額間一點桃花花鈿都鮮活起來,點點珠簾垂至耳際,讓太子自然而然注意到了那小巧圓潤的耳垂。
呼吸驟然急促起來,太子麵不改色拿起盤中兩杯玉盞,一杯遞給阿綿,順勢在阿綿手心微微一撓。
阿綿輕飄飄斜了他一眼,不發一言,在嬤嬤朗聲念的祈福話語下同太子雙臂交纏飲過果酒,隻一瞬間,臉頰便湧上了一抹紅。
行完這些必要的禮,太子驟然起身,將房內的人都嚇了一跳,隻見這位主子目光暗沉看了新娘一眼,留下一句“孤去去就來”,瞬間如風般大步離開。
那些個嬤嬤宮女先是一怔,隨後個個低頭掩笑,太子殿下如此急迫的樣子還是第一次看見。
阿綿嗔了他的背影一眼,令小九和幾個宮女幫自己取下鳳冠,脖子總算輕鬆了些,長舒了一口氣,對小九道:“去小廚房給我端碗糖蒸酥酪來。”
一個嬤嬤忙上前,道:“早備好了,太子殿下吩咐的,正溫著呢,奴婢馬上著人端來。”
阿綿忍不住彎唇,太子哥哥果然了解她。
腹中稍微暖和些,阿綿隻留了小九和另兩個服侍的宮女,摒退了那些七七八八的嬤嬤們。因著實在太累了,她不免又靠在床柱邊眯了過去,心想著隻打個盹兒不睡熟,不想不出半刻,還是沉沉入了夢鄉。
也不知過了多久,等阿綿再度有意識時發現自己竟然身處在玉石製成的小池中,牆壁上嵌有竹製的獸口型注水口,裏麵緩緩注入的應該是自宮外引入的溫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