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奇特的孩童 3(1 / 3)

第六章奇特的孩童 3

世界奇嬰

綠光嬰:瑞士首都泊爾尼有位孕婦貝妮絲,產下一個男嬰,取名蒙利·喬弗利。男嬰白天一切正常,但一到晚上熄燈後,他的身體就會在黑暗中閃出一層耀眼的綠光。醫生們采用各種儀器和方法為喬弗利進行檢查,但未能找出他發綠光的原因。院方希望從男嬰的父親身上找到些線索,然而喬弗利一出世,他的生父便不知去向了。

立走嬰:米佳斯是希臘一名早產嬰兒,他體重隻有18公斤。這個小男嬰剛出娘胎,就竭力掙脫助產醫生蘇菲亞的手,穩穩地站在產台,行走了數秒。這種場麵使產房裏的醫生和護士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力士嬰:英國的一位男嬰斯多達同母親住在古老的住宅裏,宅中常有書籍自動飛來飛去等怪事出現。斯多達也好象受到了什麼奇趣力量的控製。當他剛剛9個月時,還不會走路可他在一次發脾氣時,意將一張嬰兒鐵床攔腰折斷;過了一些時候,他又捧起一個笨重的木台,扔到站在房間對麵的母親身邊。隨著嬰兒的成長,他的力氣也越發驚人。

怪哭嬰:巴西首部巴西利亞誕生了一位不同尋常的女嬰瑪利婭。當她在教堂受洗禮時,突然哇地大哭起來,一時間,她的哭聲竟使一位患小兒麻痹的少女離開拐杖,驚喜地來到女嬰跟前;另一名患青光眼的老婦也頓覺雙目複明。此後,求醫者絡繹不絕地到女嬰家中求醫;數月間,她的神奇哭聲使近千人被治愈。醫學專家為此驚異莫解。一次,兩個小偷企圖趁夜色抱走這個女嬰,以圖賺大錢;未料瑪利婭一聲大哭,小偷隻覺得足下發軟,雙雙跌倒地上,乖乖就擒。

外語嬰:一位保加利亞女嬰,不滿2個月竟能奶聲奶氣地開口用八種語言說話。英語、法語、拉丁語、西班牙語、俄語、立陶宛語及一種阿拉伯方言,都能說得讓人聽明白。這件事使許多科學家和語言家大為震驚,無法解釋兩月女嬰的這種不可思議的本領。

戒指嬰:在瑞典更圖哈市一家產科醫院裏,醫生接生時,竟赫然發現初出娘胎的嬰兒手指上戴著一枚鑽戒,在場的6名產士和助手,都親眼目睹了這奇跡。隨後鑽戒從嬰兒中指上滑落,滾到心髒觀測器後麵。據保管這顆鑽戒的院方透露,該鑽戒中央有一顆鑽石,四麵包圍36粒小碎鑽石,規格為6號,重量超過6克拉,係維多利亞時代的寶石戒指,目前價值不下25000美元。

肯尼亞發現“象孩”

非洲肯尼亞一群大象撫養失蹤小孩加逢3年,當人們於最近發現這位小孩時,他已變成“象孩”,不會說話,隻會發出大象叫的聲音,行為舉止也和大象一樣。

這名小孩現年9歲,三年前,他獨自跑進森林,從此便沒有回家。當局派人搜查了兩天,未能找到,便認為他被獅子吃掉了。

最近,一批英國野生打獵者,發現他與5隻大象生活在一起,便設法將他救了出來。

當時加逢赤身裸體,滿身傷痕。據推測,他最初在森林中被獅子帶走,當獅子遇到象群時便遺下了他。而大象誤把他當成小象,帶著他在森林中漫遊。他便與大象一起生活,逐漸成為象群中的一員。

專家們詳細研究了加逢的行為,用來作為分析象群生活的資料。醫生還表示,要花幾年時間,訓練加逢接受各種醫療和輔導以後,他才能適應人類的正常生活。

母狗帶大的“狗孩”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梅特曼公寓,曾發現一個名叫霍斯特·沃爾納的4歲男孩他是被一名叫“阿斯塔”的母狗撫養活下來的。

小霍斯特的父親加魯,原在一家肉食加工廠工作,1983年,他與在薄餅店工作的尤達結婚。孩子滿4個月時,他們還關心撫養孩子,但不久,他們失業了,靠打零工糊口。他們經常外出,把孩子與狗一起鎖在屋子裏。一位鄰居事後說:“早上7點鍾我去上班,小孩站在窗口淒涼地望著我,他的身後露一條大狗的腦袋”。鄰居們從來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事。住在這裏的人,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相互間從來不來往。霍斯特跟母狗阿斯塔一共度過了3年零4個月。阿斯塔是8隻小狗的母親,它和霍斯特一起進食,一起睡覺,母性的本能使它自然地負起照顧霍斯特的責任。

警察接到孩子祖父的報告,發現小霍斯特光著身子,緊緊偎依在母狗懷裏,嘴裏啃著一根雞骨頭。當警察進入屋子時,他和母狗一起衝著警察吠叫。

據警察說,在充滿惡臭的屋子裏,隻有一條沾滿屎尿的髒毯子和滿地的食物殘渣。小霍斯特的手和臉倒很幹淨,那是母狗用舌頭舐他代替洗手洗臉。

小霍斯特被送進杜塞爾多夫市兒童醫院,他在那裏仍然像小狗那樣趴著睡覺,雙手前伸,腦袋搭在兩手中間,臉上毫無表情,隻是偶爾呼喚母狗“阿斯塔”的名字。他像狗一樣,不吃熟食,隻吃生冷的東西。

霍斯特的身高和體重都不如同齡兒童,他剛到醫院時,隻有93公分高,127公斤重,不習慣站立步行。除了生理發育遲緩,在心理上也留下創傷,他不懂得哭笑,隻會像小狗般汪汪吠叫,幾乎沒有語言能力,惟一能叫喊出來的單字就是“阿斯塔”。

據醫院院長雷納德說:“小霍斯特對外部世界感到陌生,性格孤獨,這是他從未得到愛的緣故,可能要幾年時間才能使他從“狗孩”轉變為正常的兒童。

當地的檢查官已以虐待兒童罪向孩子的父母起訴。同時,一名叫雅蘭度的演員申請收養小霍斯特,但加魯夫婦不願意放棄孩子的養育權。

猴群中的女孩

1977年2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古努拉村有五個孩子想冒險到河裏捕魚,一來消遣,二來也可以搞點吃的。他們臨時用竹子綁了一個竹筏。這五人中有三個男孩和兩個女孩。其中一名叫動作米亞蒂·菲爾達烏絲的12歲女孩。這一天竟成了她曆險生活的開始。

5個冒冒失失的孩子上了竹筏,並把筏子往對岸劃去並停在那裏,他們早已物色好了一塊凹地,既能方便捕魚,又能少冒風險。可是脆弱的竹筏被湍急的水流衝到了離河穀數公裏的地方。孩子們用盡了力氣,竹筏仍不聽指揮,結果掀翻了,兩個男孩被從岸邊劃船趕到的漁民救了上來,另外兩個,幾天後,從河底漂起來,早已溺水身亡。然而,埃米亞蒂·菲爾達烏絲卻沒留下任何蹤跡。家裏人和鄉親們四處搜尋,但是除了她的爸爸,誰都認為她已經淹死了。

事實上,女孩並沒有死。從翻船的那天起,她已經度過了6年了。現在,埃米亞蒂·菲爾達烏絲回到了家裏。但她的感覺,依然是少女時代的。對她來說,時間像靜止的。從出事的那刻到現在,她在哪裏?她是怎樣找到回家的路呢?確切地說,她是怎樣被發現的呢?

“我在水中拚命地遊啊,已經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當我遊不動時,我感到激流把我卷走了。我抓著了漂在我身邊的一根樹幹,就是這樹幹救了我。我死死地抱著樹幹不放,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我隻記得,天快黑時,我被衝上了河灘,周圍沒有活著的動物。我無法知道,我到了什麼地方。”埃米亞蒂回憶說。爬上岸後,她已疲倦不堪。內心感到十分恐懼。好在赤道地區的溫度從未低於25℃,使她沒有被夜裏的寒冷凍僵。

一天當她在叢林行走了數公裏後,就累得睡著了。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被一群猴子圍在中間了。這是蘇門答臘島上一種典型的猿猴,高度不過一米,性情極為溫順。特別奇怪的是,它們之間具有一種極其奇妙的溝通方式,嘴裏能發出一種近似音符的聲音,有時讓人覺得它們仿佛在竊竊私語。猿猴的出現,使這位迷途的女孩壯了膽,她和猿猴結了伴,她吃它們吃的食物:根莖、野草、樹上的野果。

埃米亞蒂就這樣和猿猴生活了整整6個年頭。在那段時間裏,她學會人類幾乎無法適應的生活方式。她已喪失了說話的能力,她更願意像猿猴家族的成員一樣用吼聲來表達內心的激動。她已成為猿猴家庭的一員。她唯一未能學到的,是它們翻山攀枝那種敏捷、靈活的動作。

1983年夏,在蘇門答臘島上出現了日食。在這一天,從南部島上來了一些獵人路經古努拉村,其中一人講述了一個令人驚愕不已的故事:“有一次,我們來到離這裏600英裏的一片叢林裏,遇上了一群猩猩。正當我們要擊斃其中一隻時,突然,發現有一個完全與眾不同的怪物,它短短的身軀,完全是年輕女人的模樣,棕綠色的皮膚,長頭發一直拖到腳後,手指長的如利爪。她慢慢在挪動著,惶恐、逼人的眼光緊盯著我們,我們恐懼萬狀。那不是猩猩,是妖怪。趁我們一時慌亂,這群猩猩連同那個怪物一起消失在叢林中了。”

村裏有個叫馬爾西明的,聽了這個故事後,急忙往菲爾達烏絲家中奔去了,她對這個女孩的爸爸說:“你的女兒還活著,她在森林裏!”第二天,一些男人進入了獵人所說的那個密林中去尋找失蹤的埃米亞蒂。一個多星期後,他們終於遇到了這群猿猴。在這群猿猴中。赤身裸體的埃米亞蒂渾身泥土色,她的神態、動作和猿猴無異,盡管如此,人們依然能辯認出她來。同時埃米亞蒂也認出了她的爸爸,父女終於團聚了。

當時,村民們給她梳洗了一番,又重新穿上衣服,帶她回家。6年來,與猿猴一起生活,給她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並在她的軀體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的胳膊和兩手彎垂著,如同和猿猴們作伴時一樣,她經常兩手支撐著地。

狼孩奇聞

1920年10月初,一位名叫宰格的印度傳教士來到霍達木裏村。村裏的人們正為“妖怪”大傷腦筋,據稱,那些“妖怪”在這個位於加爾各答以南130公裏左右的小地方一帶,已經橫行無忌兩三年了。辛格此行的任務就是滅除或者驅走它們。這位傳教士弄到了一具軍用望遠鏡和幾支槍,與住在附近的兩個歐洲人一起,在“妖怪”的巢穴——一個巨大的廢舊白蟻家附近,設立了簡易的了望所。辛格並未潛伏多時便發現,從洞口走出了兩隻狼崽和三支大狼,其後緊隨著一個“妖怪”。那怪物的模樣十分可怕;身子是人,頭卻象巴鬥。差不多同時,還爬出了另一個“妖怪”,不過要小得多。辛格的同伴已經準備朝它們開槍射擊,但辛格認出那兩個所謂的妖怪都是人,沒有讓同伴開槍。

辛格熟諳鄉民的習俗,便從遠離此地、對“妖怪”的故事毫無所聞的一個村子裏找來幾名幫手,協助他發掘狼穴。他們擊斃了一隻不肯就範的母狼,另外數隻四散而逃。在一個沒有糞便和食物殘渣、四壁溜光的圓形暗室中,他們發現了兩隻狼崽和縮成一團的“妖怪”們。民工們抓了狼崽各自回家,辛格則將兩個野孩子帶到村裏,交村民暫時照管,準備過些時候由他本人帶走。但當他5天之後再來時,卻發現他們已肮髒透頂,饑渴待斃。原來,村民們由於迷信,已嚇得棄家出走。傳教士對那兩個拾到的孩子細加觀察,判明她們均係女孩,小的僅約一歲半,大的則已8歲左右。他給她們取名叫阿瑪拉、卡瑪拉,把她們送進了他和夫人擔任監護人的米德納普爾市孤兒院。這件事辛格處理得很明智,向誰也不曾講過他的這兩個被監護人的往事。還有那兩位目擊女孩們的發現過程的英國人,也表現了令人驚歎的克製態度,一直對此事隻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