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4
快樂?傷心?心碎
快樂,傷心和心碎這三個看似近實是遠的不同代名詞,亦是天地之差,亦是天涯海角。
快樂、傷心、心碎這三個表示心態詞語的距離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近。
--題記
快樂,一個天使的代名詞,一個讓人聽了就覺得舒服的詞語;傷心,一個悲傷的詞語,一個讓人歎氣的詞語;心碎,更不用說了,一個絕望的詞語。
快樂,傷心和心碎這三個看似近實是遠的不同代名詞,亦是天地之差,亦是天涯海角。
快樂,隻有還是天真的,充滿稚氣的還不懂事的小朋友能夠體會到,而那種快樂既是虛假的,又是暫時的。那種快樂隻是小朋友在玩中的嘻嘻哈哈,那種天真浪漫的童年一下子便化為烏有。變成了一個堂堂男子漢,要到社會上去闖蕩,要經厲的挫折無法預料,到那時,可能會借酒消愁,可能會跳樓自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令人傷心,令人心碎的。
傷心,是那懵懂的小孩子地無法理解,無法體會到的悲痛之感。淚是因為自己的情緒才流的,有激動,有感動……最能使人淚流滿麵的是傷心,傷心能使人欲哭無淚,借酒消愁,失落感越來越強,徹夜難眠。孩子們的天真快樂,讓我們嫉妒,讓我們失落,讓我們傷心。傷心的種子在我們準備成熟時就已經種下了,所以說,天真的小孩子們不懂開心和傷心之間的距離。我很喜歡小朋友,很喜歡逗他們玩,看著小孩子的笑容,我心中才有一點點兒的欣慰,孩子們的笑是那麼甜,那麼可愛。
心碎,整個人的心都支離破碎了,垮了,已不抱任何希望,讓過去的一切深深地烙在了血肉組成的心上,是那樣疼。心碎的人,一切已經過去,他不能忘記,而且也忘記不了,在那刻著字的血淋淋心上,已開始慢慢裂開。往事如煙,已多得數不清,心碎的人不想記但又自動被烙了起來,不得不記得,不得不傷心,不得不心碎。心碎了,一個人就死了,但他沒有任何疼痛感,隻是心死身不死,雖然沒有疼痛感,但心死了的人比整個人都死的人痛上十倍,百倍,千倍不止。天依然那麼藍,可傷心和心碎的人的眼睛已被自己的心給玷汙了,已被灰塵掩蓋,眼中黯淡無比,看的世界已沒有一絲光彩。
快樂,傷心,心碎的距離也很近,例如,一個叫馬家爵的人,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他媽媽很快樂;可他又漸漸迷上了打牌,他媽媽便又開始傷心;後來他打牌時和朋友發生的衝突,便趁朋友熟睡時用鐵錘在朋友的頭上猛敲,直到把朋友敲死了之後,自己就跑了,因此,他媽媽的心在一夜之間就碎了。在短短的一年裏,他媽媽由快樂到心碎,隻那麼短短的一年,一年啊,才365天呀。
一個嬰兒從降生,母親如果一味的溺愛,使他將來走上歧途,母親便開始傷心,最後自己的骨肉犯了罪,母親便心碎。
快樂,傷心,心碎,距離是那樣遠,又是那樣近,三個變化莫測的詞語,讓人無奈……
為活著而活著
——讀《向命運挑戰》
佛曰: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題記
死,在眾人嚴重也許會是個不吉利的字眼,而活著呢?活著為的又是什麼?是體驗人生?是打算做自己想做的事?這都不是理由,因為這些全都是為活著而活著。人,總會有死的一天,就打出生以來,你便會不斷地成長,巴浦洛夫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死,是生命的升華。這是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的親身感想,在這世界上,能淡淡一句“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的人又有何多?
史蒂芬?霍金就是這樣的人。《向命運挑戰》一文中介紹他是英國牛津人,於21歲時考進了著名的牛津大學,後卻不幸地患上了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說他隻能活兩年半了。看到這裏我不禁一陣心寒,兩年半,僅兩年半能有多久,連孝敬父母都每能來的及,命運對他也太不公了。我炯炯有神的雙瞳閃爍著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文字:“反正就是一死,命運的能耐再大最壞也不過如此。他對命運說:‘隨你的便吧。’他對自己說:‘時間隻有兩年半了,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讓生命留下一點輝煌。’”我原以為他會因此而沉淪下去,那樣痛苦地活著,最終平庸地消失,不過看到他的決心我就放心了。隻是事不如人,禍不單行,霍金的病情逐漸加重,終於致使他做上了輪椅,而且還得了肺炎,不得不切開氣管,從此再也不能說話了。我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唉,造化弄人啊!將心比心,如果是我,我真的沒臉苟活於世。麵對殘酷的命運,霍金依然沒有退卻,仍頑強地與命運作鬥爭,看到霍金如此我心中也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心:好死不如賴著活,人生一定要留下燦爛輝煌的一筆,不然就是白活了。幾個兩年半過去了,霍金憑著頑強的毅力與執著的信仰活了下來,終於,他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成為了名垂千史的大科學家。
霍金感人的事例足以說明:死,並不可怕;命運,是可以挑戰的。活著的人就更應該充分地利用這寶貴的生命,讓它在這世間活出意義來。霍金悲慘的命運的確可以用“造化弄人”四個字來形容了。其實這不全是蒼天殘忍的原因,在兒時,霍金也曾是一個隻會喝酒玩樂,成日無所事事的浪蕩子,隻是後來患上了絕症,才知道生命的可貴。也許吧,種下的禍根,隻有自己品嚐,前半生的過錯隻有用下半生來彌補。讀了《向命運挑戰》這篇課文,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人生路看似漫長,其實不多,隻要把心思全放到某種事業上去,你就會覺得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大概都會有所感悟,生與死,進與退,珍惜與浪費......這些極端不同的詞語距離看似很遠,其實隻在你的一念之間。記著,我們不要輕言放棄生命,無論如何都要努力活著,為社會作出貢獻,為活著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