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男女交往的語言藝術 1(1 / 3)

第八章 男女交往的語言藝術 1

情場說情話,也隻有在恰到好處的時候說情話,方可從初戀逐漸發展,終得幸福。在情場當中,大可反常規地去說,給人以新鮮感,並用一種成熟的心態去對待異性。當然,其中仍有一些如主動道歉等最基本的說話技巧,總之,隻要你善於用之,甜蜜就會向你走來。

如何進行初戀的第一談

怎樣掌握初戀這一“藝術”,使情竇中的彼此相互接觸,並將豐富的思想、複雜的情懷、微妙的心聲,用妥貼的語言表達出來,因而點燃愛的火花呢?

交談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思想、交流情感的最基本手段。如果人不善言辭,不會交談,很難想象能在社會這個廣闊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初戀的第一次交談,卻需要配以藝術的感染力。

有許多青年男女往往一見鍾情。一見鍾情,顧名思義是戀愛雙方的直覺感官產生的,是由對方的形象、印象決定的,例如外貌、風度、言談等,使男女雙方的鍾情發生在一見之初。

大凡“一見鍾情”的戀人,當觸及“真愛”時,總是這樣表述:我好象被你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或許愛上了你;你是我接觸的女性中惟一吸住了我的心的人;你真的很可愛,隻是這時間過得太快了,明天我……

青年男女是很容易“變”友情為戀情的。對於這樣形式的戀人,不能去談他們“第一次交談”了,隻能說:在經曆了初識至普通朋友的漫長過程中,隨著時間,隨著年齡,隨著互相了解和感情的增厚,逐漸發展到戀情,並首次坦陳萌芽了的愛情,啟開對方的心扉時,才可以稱為“第一次”。列寧是在伏爾加河畔認識克魯普斯卡婭的,是在“吃第四張春餅時”愛上的。由於革命工作繁忙,列寧隻好把愛情深深地鎖在心靈深處。當列寧和克魯普斯卡婭被捕後,列寧還用化學藥水寫了一封信給她,第一次向她表白了自己的愛情。以後,當列寧流放到西伯利亞後,抑製不住相思之苦,才寫了一封求婚信,信的未尾是這樣寫的:請你做我的妻子吧。麵對列寧突然表白的求婚方式,克魯普斯卡婭勇敢地闖進了嚴寒的西伯利亞,投入了列寧的懷抱。

馬克思與燕妮是“青梅竹馬”。馬克思進入了青年時代,有一次,他說道:我已經愛上了一個人,決定向她求婚……此時,一直摯愛著馬克思的燕妮,聽到馬克思這麼說,心裏頓時急躁起來,愣了半天,便問馬克思:“你能告訴我你所選擇的姑娘是誰嗎?”馬克思答道:“可以呀。”邊說邊將一個小方盒遞給了燕妮,還說道:“在裏麵,打開它,你便會知道,不過,隻能當我離開以後……”等馬克思走後,燕妮的心裏七上八下地跳蕩,她終於啟開了盒蓋,裏麵隻有一麵鏡子,別無它物。燕妮恍然大悟,幸福地笑了,鏡子裏照出了她美麗的容顏,照出的正是被馬克思摯愛的燕妮自己。

有些男女屬於性格內向、忠厚老實且不善言語的人。在赴約相見的時候,無論男方或女方,都要克製忐忑不安的心境,用不著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麵”,更不應該木訥寡言,吞吞吐吐。而要落落大方,主動交談。可以談天氣、談周圍環境、談所見所聞,然後再言歸正傳,談年齡、談文化程度、談工作、談性格、談嗜好、談家庭情況、談社會關係等。對於是非性的話題,可以談清楚一些,有利於雙方的了解,以免將來產生誤會。對於心靈深處的流露、情感方麵的表白,可含蓄、委婉、曲折些——這畢竟是“第一次交談”,留點懸念或許下次交談時易於“暢談”。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交談的雙方,都必須注意以適宜對方理解,接受能力為基礎,不然你的“高攻”對方隻知半解,可能會造成誤解。

毋庸置疑,所謂第一次同戀人怎樣進行交談,並非有什麼模式。因為人的性情不同,文化修養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愛好不同,追求不同,他們的表達方式、言談內容都會不盡相同。但是,根據人的共同規律,可以總體列出一個“大綱”:在理想上要談得遠大些、實際些;在感情上要豐富些,情真意切些;在情態上要表現出誠懇、穩重;在情愛的流露上要含蓄;在學識上要表述得淵博……當然,談戀愛是門高深的學問更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戀愛本身又是多種因素的總和。

貼心提示: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給予人適當的讚揚盡量使聆聽者在愉悅中快樂,是你說話的魅力所在。

她(他)愛聽什麼,就說什麼

在愛情交往中,說話的藝術是最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什麼話是對方愛聽的呢?無疑是神秘的,神秘意味著其中充滿了未知的可能與探索的東西。神秘因此也就是激起人好奇心的催化劑。

初戀,是迷人的,也是朦朧的。怎樣獲得姑娘的愛戀,第一次談話十分重要。

要談她感興趣的話題,體現了你尊重她,關心她,這樣可以滿足她的自重感。女性的自尊心很強,你與她每次交談要千萬注意,盡量談她關心的、最有興趣的話題。為達到這個目的,在見麵前你應當盡可能地了解一些關於她的興趣、愛好等情況,使你對交談有所準備。另一種辦法就是在交談中了解對方的興趣和愛好。

初戀,第一次交談要以她感興趣的話題為支點,這也許是你戀愛成功的第一級階梯。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青年時代與燕妮熱戀時,曾寫過一首名為《和諧》的詩:你知否/有這樣一種魔力/它能使兩個人心心相印/能使這對人兒匹配成親。/他們在紅玫瑰花中煥發異彩/他們藏在柔軟的青苔如被單裹身。這裏所說的“魔力”,就是表達的方式。

貼心提示:

其實,當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時,即使不說話也是甜蜜蜜的,關鍵是,如果你會說話的話,便可以給你們的愛情增添更美妙的回憶。

表達愛情的含蓄

生活需要愛情,那麼戀人之間該如何表達愛情呢?當然,是靠語言來完善感情交流的,古人說的“談情”便是這層意思。但是“完善感情交流”的語言是有含蓄和狂熱之分的,戀人之間最好是含蓄地表達愛。

有些青年喜歡用狂熱的語言、露骨的方式白熱化地向戀人表達自己的愛情,它缺乏一種寧靜的含蓄之美,結果往往是引起對方的反感,弄得事與願違,戀人和他分手了。

生活中曾有這樣一位姑娘:長相不錯,在選擇對象時總是以“高倉健”為參照係。青春幾何,一晃姑娘就是30開外的“大齡人”了,這年,姑娘終於和一個高個頭,風度翩翩的小夥子相識了,姑娘很是高興,唯恐失去自己的“意中人”,便很急於表達出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之情:我們結婚吧!我愛你。”

結局是可以想象得出的,小夥子認定姑娘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私,小心翼翼地和她分了手。如果含蓄的表達,插柳而不讓春知,既文雅而知禮,也是讓人們易於接受的。

大家知道,陳毅同誌和張茜是一對情愛甚篤的革命情侶,早在30年代戎馬生涯中,陳毅對張茜就產生了一種超常的感情,為了使這種感情能順利發展下去,結成沉甸甸的愛情之果,陳毅同誌苦心“經營”了一首《讚春蘭》送給了張茜(那時她的名字叫“春蘭”)。詩中這樣寫道:“小箭含胎初出崗,似是欲綻蕊露黃。嬌豔高雅世難覓,萬紫千紅妒幽香”。張茜從這首詩中領悟到了陳毅的深情,從此兩個人確定了戀愛關係,那首《讚春蘭》也就成了他們之間的“定情”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