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琪來到小北家之後,先查看了他的摘抄本,看到上麵已經有了一頁的摘抄段落,滿意的點頭。
“今天先給你講個學習方法,然後繼續講議論文的寫作技巧,這些大概半個小時,另外半個小時我們一起做英語閱讀,你們留了不少作業吧。”
胡曉北一臉無奈,指了指書桌上一摞厚厚的卷子:“我已經按照這幾天學習計劃的順序把這些卷子排好了。”
張佩琪拿起他長長的計劃列表,又看到了他的“物競突破計劃”,感慨的歎了口氣:“如果我當年有你這樣的狀態,說不定就能上清北了。”
胡曉北:“姐姐……你還可以考研。”
張佩琪溫婉的一笑:“算了,不說這個,你先用電腦搜一下學習金字塔。”
胡曉北一怔:“學習金字塔?一種學習方法?”
張佩琪點點頭,捋了一下秀發:“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至少在我看來,它的重要性不次於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都是對人類大腦學習規律的科學總結,沒錯,就是它,點進去,你先看兩分鍾。”
學習金字塔最早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首先發現並提出,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對它進行了科學的研究和總結,將它用數字形式展示給世人。
它主要描述了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後還能記住多少內容。
學習方式一:“聽講”,兩周以後學習的內容隻能記住5%。
二,“閱讀”,兩周後可以保留10%。
三,“視聽”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
四,“演示”,比如動畫和電影,記住30%。
五,“討論”,記住50%!
六,“實踐”,達到75%!!
最後是“教別人”:90%!!!
“教別人?!”胡曉北一怔,“給人講題算不算?”
他突然想起,幾位學霸中,林學霸最熱心幫助他人,雖然他沒問過林學霸問題,但隻要有同學問他,他都不厭其煩的解答。
“講題?”張佩琪想了想,“講課一定是教別人的一種方式,我不確定講題算不算,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給別人講題也是一種學習和強化記憶的方式,是一種主動學習,你看後麵給你總結了,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叮!
係統有動靜!
胡曉北內心振奮,不用看,一個領悟點來了。
“那麼……我平時應該盡量用主動學習的方式?”他感覺自己似乎找到了一種金手指。
“當然可以,不過也不能為了主動而生硬的主動,我們很多時間都在聽課,這是難免的,平時也需要做課後作業,這是必須有的步驟,你能做的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盡量用更積極、更主動的方式去學。”
“比如做作業的時候,你不要把它當作業,而是當成一次測試,給自己打分,給自己反饋,比如英語和語文的很多東西,你可以大聲朗讀或背誦,你可以想象成你是站在講台上給其他人講課,還有你擅長的學科,可以幫別人解答問題……”
小姐姐還是更了解文科,所以更多的用英語和語文舉例。
胡曉北聽了一會兒就明白了,這也許是金手指,但也不是隨時可用,它有很多限製。至少,你自己沒弄懂的東西,肯定講不出來,也沒法跟別人討論,更別說教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