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北本來就沒把楊俊凱對他吃醋的事放在心上,不過係統任務要求他下次月考超過楊俊凱,他也隻好花費一些精力研究一下對方的學習情況。
楊俊凱上次考試班級排名13,而胡曉北考了17名。13名到17名跨越了二十分左右的分數,胡曉北已經不是學渣,在這個分數段很難短時間內提高二十分,正常情況下,他根本無法完成這個任務。
但是,楊俊凱參加了化學競賽,這個月底要進行一次省級初試,下個月底是省級複試。
既然對方也參加了學科競賽,而且馬上就要進行初試,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準備競賽上。
在班級第10名到20名之間,胡曉北已經看過,隻有他們兩個人參加學科競賽。
楊俊凱七月份的月考總分,很可能會有所下降!
這個情況和胡曉北相似,不過物理競賽集中在九月,胡曉北還不需要在七月份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備考競賽上。
他現在要做的是按部就班的學習,繼續循序漸進,保證自己的成績穩中有進,不需要提高太多分數,就有很大的機會超過楊俊凱。
那麼他完成任務的關鍵,就是保證正常學科的學習時間。
不過,這對他來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尤其是最近物競刷題陷入瓶頸後,這個任務,可以看成一項突破瓶頸期的挑戰了。
他仔細反思過,自己在刷完力學篇後,再做力學題就有一種爽感:以前一無所知的半波損失,現在知道要考慮,以前都沒聽過小量近似,現在也明白怎麼用,以前……
總之就是能感覺到自己在進步,但是,到了電磁部分,以及更難更綜合的力學題,就總是力不從心。
尤其是“高妙”,有時候他覺得那完全是反人類的東西,禍害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花朵,應該列為禁書,根本不該存於世!
最近做了很多真題,都不會,看完答案似懂非懂,可是回頭再看看題,就知道如果競賽的時候再出這種題,肯定還是要栽。
所以他現在做一道題,至少要花一個小時才能徹底消化。
就這樣,他在物理競賽上陷入困境,連續數天,每天晚上都隻能解出一道競賽題。
他曾大致計算過,現在每天花在物競上的時間,大致是三節課左右。如果他給自己加一節課的時間,肯定可以更快的突破困境、渡過瓶頸期。
但這種選擇必然會擠占正常學科的時間,進而影響到這一次係統任務,絕非他所願!
胡曉北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維持原有的時間安排不變,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效率。
物理競賽這個東西很難找到合適的家庭教師,購買的網課他已經看了兩遍,再多看也不會有太大效果。
冥思苦想無果,胡曉北打開電腦,向搜索引擎提問,用網絡尋找答案。
很多答案都不太靠譜。
但是,當他看了一些參加競賽的前輩寫的攻略和心得後,還是有不少收獲。
至少,他再次確認了一條突破瓶頸期的定律,也可以說是金科玉律:夯實基礎,鑽研例題。
很多物競前輩紛紛表示:
“在這種瓶頸期,做太多題也是白費力氣。”
“與其浪費精力去看更多的新題,不如把時間花在整理舊題上。”
“沒有那種天賦,就趕快放棄吧。”
呃……這句就當沒看到吧。
胡曉北搖了搖頭,網上什麼話都有,還真要自己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