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任務失敗的預感和恐懼(1 / 2)

不停的學習和訓練,不止增加記憶,同時還在改變著我們的大腦,從不停歇,直到我們老去。這種改變也不止涉及記憶,還有大腦的其他功能區域!

孫玉蕾給胡曉北敘述了這樣的一個事例:

莫紮特這是公認的音樂天才,他七歲就舉行了大型音樂會,震驚了音樂界,更令人震驚的是,莫紮特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能分辨出任何音調,哪怕隻是像音樂的音調,比如時鍾報時的咚咚聲,甚至人打噴嚏的聲音。這種能力極為罕見,具備這種完美音高的人隻有萬分之一。他的這種能力一直被認為“天賦是與生俱來”這一觀點的最佳事例。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2014年的時候,rb一位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招募了24個2到6歲的小孩子,給他們進行一年的訓練之後,這24個小孩竟然全部具備了完美音高的能力!也就是說經過訓練,它們可以獲得天才一樣的能力!實際上,莫紮特所謂的天賦,很可能也是訓練的結果。早在莫紮特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全職來教他音樂,莫紮特每天接受的音樂訓練強度要比那24個小孩還要高……

胡曉北聽完後喃喃道:“這可不是簡單的熟能生巧啊!”

這有些顛覆他的認知了。

叮!

“宿主學習有所感悟,獲得領悟點+1。”

叮!

“任務:書中車馬多如簇!請宿主在下一次月考中總分數超過六百,並通過物競摸底測試,同時積累十個領悟點,勸學係統將為宿主安排豐厚獎勵!”

“目前累計領悟點:1。”

孫玉蕾正講在興頭上,推了胡曉北一下:“別溜號,我這兒還有一個故事呢,你聽著……”

倫敦的城市道路極其複雜,gps係統都會市時常陷入混亂,所以如果要遊覽倫敦,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出租車。可要在倫敦做一名出租車司機,他必須通過“世界上最難”的測試,如果要通過出租車司機測試,司機就必須經過大量高強度的訓練。有研究證明,這些經過高強度訓練、通過考試的司機,他們大腦中負責導航功能的海馬體部位比此前大了很多,也就是說這些訓練改變了大腦的生理……

胡曉北聽完又感歎:“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很多充滿奇幻色彩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甚至就在自己的身上,而我們卻一無所知。”

孫玉蕾看到同桌震撼的樣子,心裏很滿意:“怎麼樣?這本書可以吧?”

胡曉北啪啪啪的用力鼓掌:“可以!簡直太可以了!”

孫玉蕾想了想:“我覺得還是要準備幾天,每天寫一點稿子,這樣不會耽擱時間。”

胡曉北比了個“ok”的手勢。

他其實很想向同桌借來這本書認真讀一讀,研究一些書中介紹的“刻意練習”,看看這種方法對自己的學習是否會有所幫助。

但是這次觸發的任務讓他有種不詳的預感。

“總分數超過六百”對他來說可能並不太難,一次月考提高二、三十分還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但如果加上“通過物競摸底測試”這一條,就有些艱難了,再算算時間……

“我滴娘唉!”

周圍沒人,胡曉北毫不掩飾臉上的愁苦,仰頭長歎一口氣,感覺這次任務真是懸了。

如果我當初沒選擇物理競賽,是不是現在會輕鬆一些?

是不是係統也不會在一個任務裏搞出兩個目標?

胡曉北煩躁了,他感覺自己一直都在盡全力,可係統不聲不響的給他來了個“雙任務”,讓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