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北在這兒激動夠嗆,緊接著就發現直播間裏反應平平。
我靠!有沒有搞錯?!就兩個人刷了兩個小禮物,這可是學霸秘籍呀!
不過胡曉北轉而就釋然了,老林說的這些都是純理論,聽上去就像是說教,網友們對這種純理論的東西向來敬謝不敏。
可是,有些精辟的理念,就隱藏在這些枯燥的內容中啊!
胡曉北想了想,在自己的直播主頁上寫了一段話:老林大才,總結了努力的三個層次,一,簡單的努力,二,有方法的努力,三,靈活而變通的努力。
周六下午,胡曉北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就是把這五天刷的題再重新梳理一遍。
這五天衝的太猛,需要緩一緩,更需要回過頭來把當時畫了標記的題目整理一下。
這時候,胡曉北對那兩句聖人言體會的更加深刻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胡曉北也想起之前讀過的一些文章,當時隻是覺得耳目一新,現在卻更覺得振聾發聵。
胡曉北記得剛開始學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時候,覺得孔聖人說得實在太矯情,說得好像是學習是多麼愉快的事情,您老人家喜歡學習,別人都會和你一樣愛學習?!
而現在,胡曉北覺得,真正單純說學習的,隻有“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應該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它是指學到了學問、道理,“習”就更有意思了,說它是“複習”完全就是反人類,除非為了考試,誰沒事複習這麼多沒用的知識,把“習”翻譯成實踐,貌似更符合聖人之意。
學會了東西,沒事複習一下,刷刷題,你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
認識到某些規律,學到了某些學問,知道了某些道理,再經常實踐,證明它,更新它,甚至推翻它,才是讓人愉悅的事。
胡曉北慚愧的發現,自己現在正在做的,能被聖人稱之為“學”的事,恐怕隻有對於學習方法的一些淺顯的總結和感悟。最近幾天,他“學”到的,大概就是老林口中關於“努力的三個層次”的理論。
想到這裏,胡曉北便把林子博這段五分鍾演講,在視頻記錄裏頂置了。
活動室建成以後,胡曉北還沒有正式的打幾場羽毛球,正好周日,趁著放假的時間,跟小夥伴們玩了一會兒。
連續猛學5天的後果,不僅是消耗精力,體力也下降的厲害。
胡曉北很快就虛了,大汗淋漓的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啃著蘋果,看著周圍的布置。
隨後,打電話跟老胡說:“頭頂上有個燈太礙事,打羽毛球好幾次都碰到,給我弄一排貼牆的燈。”
店鋪一樓的舉架雖然不低,但是和羽毛球館的室內空間沒法比,即便是壓著打,也經常碰到上麵吊著的大燈。
老胡滿口答應,這都是小事。
胡曉北說完,就聽到手機裏嘈雜的聲音,竟然還有幾個女生的動靜,似乎還有音樂,頓時警惕起來:“老胡同誌,請彙報你的位置。”
“車展啊,怎麼著?你想來啊?”老胡隨後答道。
胡曉北剛想說一會兒還要自習,結果係統界麵突然在眼前蹦了出來,直接跳轉到上一次任務的任務完成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