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北給自己一個總結,這次梳理物理,給他最大的收獲,不是什麼知識點,也不是知識體係,更不是什麼學習方法,而是這種梳理知識體係時的體驗以及隨之而來的自信。
這是前所未有的感覺。
學到這種程度,胡曉北才終於在學習本身中找到到了一點樂趣和成就感,而不是成績或者係統獎勵。
勸學係統要求他5天內完成5萬字,他秉著先易後難的順序,在兩天內完成了物理的2萬字。
帶著這份經驗和自信,他在第2天開始了化學的知識點梳理以及習題總結。
化學給他帶來的感受和物理完全不同,那真是相當的“充實”。物理基本上不需要再背什麼,需要記憶的就那些東西,更多的是理解和思路。化學卻完全不同,有些本來記住的東西再一看,好像記憶有點模糊,總忍不住要在筆記或者稿紙上再寫一遍。
記筆記的時候,他也不再自信的隻用幾個字和簡圖表示一個概念,而是一句一句的把東西抄下來。
利用自習時間去做這些,讓他重新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幸好遇到了周末。周日,也就是任務的第四天中午,他完成化學的梳理和總結,發現筆記上其實隻寫了1萬多字,卻已經累得腦殼生疼。
這種體驗可沒有物理給他感覺的那麼痛快。
學習有樂趣?
去tm的,學好了才有那麼一點,學不好全是痛苦!
生物的感覺也是類似。
最後一天半的時間,滿滿當當的,磕磕絆絆的完成了1萬多字。知識點重新梳理一遍,知識體係清晰起來,腦殼疼的也快爆炸了。
數學和語文的真題也做了一些真題,但是畢竟沒有做全,而且語文這東西他實在不知道怎麼梳理體係。
不過,過一段時間,確實有也有必要照著物理的辦法梳理一遍數學。
而且……對不起數學老頭,我的數學基本是物理老師教的。
在任務的最後一天,胡曉北也基本沒有熬夜,到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收筆。
三個不薄不厚的筆記本,都寫了小半本,總計大概有6~7萬字。
刨除被他自己劃掉的和標記的字數,超過5萬字的任務也綽綽有餘。
任務基本完成!
做完這些,胡曉北收起三個筆記本,心滿意足。
但隨後,腦子裏莫名的冒出那句“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媽蛋!
感覺被洗腦了!
粉筆精真是坑,偏偏現在還有點離不開它了……
胡曉北想著“全之盡之,然後學者”這句話,沉吟了片刻,起身又把三本筆記翻了出來。
打開屋子裏的大燈,小燈,台燈,手機開閃光。
哢嚓哢嚓……
把這些筆記都拍了下來,簡單的做了一下整理,做成圖片集,傳到了直播主頁上。
“好了!這下應該不少了!”
胡曉北鬆了口氣,洗洗睡。
次日,自習室的小夥伴看到圖片之後紛紛索要原版筆記。
當然,隻有物理,他的化學和生物沒人理會。
就連林子博也把他的物理筆記借過去,看了小半天才還回來:“小北大才,不過我看完後,更感興趣的是你劃掉的話,哈哈!”
網友們對此也有同感:
“精辟啊!摩擦離不開運動,吸引才會進入!”
“電壓不夠找美女,噗!”
“這麼理解力和運動沒毛病,牛頓的棺材板壓不住了。”
胡曉北看到這些評論,也忍不住疑惑:原來我有這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