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內閣首相(1 / 2)

現在擺在李維翰麵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麵對後金咄咄逼人之勢,現在撫順、清河兩城已失,那麼酋奴下一個目標是遼陽還是沈陽,這誰也不好說。

急的李維翰跟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連續召開多次會議想解決遼東遇到的問題。

有人就說,實在不行咱們集結所有遼東部隊,趁後金羽翼未滿再來一次大圍剿,隻要指揮得當軍士們敢於犧牲,我想打敗賊奴應當是易如反掌。

李維翰完全不同意這種辦法,單憑現有的實力恐怕很難在集結數萬大軍前去清敵,這個不妥。

有人提議,倒不如幹脆奏報朝廷,要想剪草除根必須朝庭發天兵前來方可搞定,這樣可以展示咱們大明帝國的軍事實力。

李維翰真心不想這麼做,這樣一來恐怕自己會受到處分,你堂堂一個遼東巡撫連一幫流寇都擺不平,幹什麼吃的。

但是,這也不妥,那也不妥,你李維翰到底想怎麼著?

左思右想,最後李維翰說道:“不如我們由老天來決定,我寫兩張紙條,一張寫出動遼東兵征繳後金;另一張紙寫上由中央出兵,扔到空中,我拾到哪張紙條就是我們最後所選擇的,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眾人聽完一片掌聲,這個辦法最科學、最理論、最具人性化。

李維翰拿起紙筆寫了兩個紙簽,把紙簽揉成紙團攢在手裏,抬頭眼望半空,使勁往空中一扔,兩個紙團騰空而起,隨後受地球吸引力自由下落,並轉體1800度,騰空翻轉N周半,最後落在地上。

李維瀚低頭看著兩個紙團思前想後,尋思了半天最後眼睛一閉隨便那麼一模,在地上撿起一張紙團,等展開一看,上麵寫著‘朝廷發兵’四個黑字。

李維翰隻得硬著腦瓜皮寫了幾道本章,懇求朝庭發大兵前來爭討後金,派專人騎快馬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奔赴京城。

那麼遼東打的這麼熱鬧,而北京現在又是如何?

公元1618年,世界氣候正值小冰河期,天氣變化無常,冷是真冷,熱是真熱啊!冷的話能冷到什麼程度,吐口痰能把耗子砸死。熱的話能熱到什麼程度,正當午時沒人敢出門,怕太陽把頭發曬禿了。

咱們單說大明的心髒北京城,狂風席卷著烏雲掠過北京城的上空,讓京城裏的人們感到無比的惶恐和壓抑。

紫金城裏值日大臣和太監們忙的腳打腦後勺,尤其是在內閣,各地的戰報文書跟雪片相似一章章飛往京師,全部堆積在內閣辦公室的辦公桌上,使得內閣這些官員頭疼不已。

時任內閣首相的正是大學士方從哲,老方看著一章章邊關各地告急的文書心頭無比沉重,一會坐下,一會在屋子裏來回轉圈。

當看到遼東巡撫李維翰發來的戰報氣就不打一處來,不由得破口大罵道:“這可真是按下葫蘆瓢又起呀,怎麼這麼不叫人省點心那!你們遼東這些官員都是幹嘛吃的,每年哭著喊著工資低、待遇少,哪一年不得給你們多發津貼補助,別的咱們都不說,單說一年的救濟糧照別的地方要多出許多。

現在出現叛亂不但沒能剿滅,反倒是落得個傷兵損將,他奶奶的,都是飯桶加三級啊!現在各地方官員緊缺,而且連年災害,內部這堆爛攤子剛剛撲騰完了,遼東又起戰火,看來啊,我這個首輔也幹到頭了,等完事了,我呀,回老家抱孫子得嘞,真是當官不自在,自在不當官那!”

但是前方戰報催的緊,火燒眉毛還是先顧眼前吧。不過方從哲不敢獨斷專行,老方心想:“遼東起了賊寇這可是大事,我必須急早如實向皇上稟報。”

可是擺在老方麵前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想當麵把事情稟報給萬曆皇帝決非易事。萬曆皇帝幾十年不臨朝政,傳達旨意多有太監遞交,萬曆根本不露麵,我要是求見萬歲,恐怕會碰壁。但是轉念一想,不管怎麼說,我身為一朝首輔不能知難而退,必須首當其出,幹脆我就豁出破頭撞撞金鍾,即便粉身碎骨也要見到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