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劉鋌被詐(三)(1 / 2)

這座大寨之內的三位後金主將絕非等閑之輩,每一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論力氣還是能耐在後金都是數一數二的猛將。

此時三位猛將看到明朝軍隊開始強攻自己的大寨,也做好了充分準備。

下令弓箭手不斷往下猛射,不得漏網一個敵軍。

可一見明軍開始撞擊寨門,厄黑乙命人往下多扔石塊木頭,不少明軍士兵被砸傷或是砸死。

劉招孫離大寨不遠在督戰,如有誰敢後退逃跑立即斬殺,明軍士卒隻得拚了命的撞擊寨門。

不多時,隻聽得‘嘩啦啦’一聲巨響,寨門被撞塌,明軍士卒大喜。

劉招孫在後麵見狀甚為欣喜,頭一個就衝入大寨,後麵明軍也爭先衝進大寨。

劉招孫揮舞三尖兩刃刀見人就殺,見人便砍,迎麵正遇見厄黑乙,二人也不搭話站在一處。

也就幾個回合,二馬一錯蹬劉招孫順勢一刀叫‘捎帶腳’,反背一刀正中厄黑乙的肩頭。

多大的力氣,一刀將厄黑乙斜肩鏟背截為兩段。

這時厄裏納見兄弟死的如此之慘是痛不欲生,大吼一聲直取劉招孫。

不到十幾個回合,被劉招孫一刀刺於馬下,死於非命。

不大的功夫,其他明軍也攻入大寨,雙方展開肉搏戰。

可是托保大寨隻有五百軍兵,抵擋不住明軍幾千人,頃刻間這五百人馬是無一生還,唯有額真托保得意逃脫,劉鋌隨後也進入大寨,命令人馬追殺逃跑敵軍將領,大部隊繼續前行。

一路上又攻克幾處後金險要營寨,並有所斬獲。

努爾哈赤在戰爭之初就吩咐人等去各處居民定居點通知各部民眾,盡量躲避戰火,以免傷及無辜百姓。得到消息後大,多數建州百姓都逃走了,誰不怕打仗啊!而那些殘疾的、耳聾眼瞎的、腿瘸胳膊斷的怎麼走,隻能留在原地坐以待斃聽天由命,沒辦法認倒黴唄!愛怎麼滴就怎麼滴吧。

這下可真就倒了黴了,這些留守的殘疾群眾被明軍俘獲,報予大帥劉鋌。

劉鋌連考慮都沒有,一聲令下‘砍’。

得嘞!這倒痛快,一個沒留全部斬首,所住的房屋也一並燒毀。

您說倒黴不倒黴,戰爭最倒黴的就是老百姓,可歎這些無辜的群眾就這麼白白做了刀下之鬼。

咱們長話短說,東路軍於三月初四清晨抵達董鄂路,再往前走就是阿布達裏崗,隻要順利通過阿布達裏崗,前方不遠就是赫圖阿拉城。

劉鋌經過這幾場小規模的戰鬥,自己的傲氣也逐漸上漲。其實他也惦記賞錢,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尤其是這年頭錢又不大好撈,要是能得到這一大筆賞錢,自己的後半輩子就忍了,也不爭名奪利了。

大軍正在前行,有人向劉鋌稟報,說是有西路軍杜鬆手下的親兵要求見大帥,說是有緊急軍情非當麵講述。

劉鋌命人把杜鬆親兵帶到近前問話,等這位杜鬆的親兵來到劉鋌近前,連忙跪拜失禮:“小的參見大帥。”

劉鋌仔細打量他一番,問道:“你們西路軍到什麼地方了,進展的是否順利?”

“回大帥,我部杜總兵率領人馬已經抵達赫圖阿拉城附近,不過擔心自己孤軍深入又恐中了埋伏,所以命小人前來求援。”說罷從懷裏拿出杜鬆的令箭交於劉鋌觀看。

劉鋌接過令箭仔細查看,不錯,正式杜鬆的令箭,不過劉鋌心裏極不高興,心說:“你杜鬆算個神馬東西,居然調動起我來。你可不要忘記,論官職咱們兩人都是總兵,應當平起平坐才是,無權調動對方。可你偏偏派一個親信調動於我,這分明是拿我劉鋌當你的手下使喚,真真的氣煞我也。”

氣的劉鋌破口大罵來的這位親兵:“你們主帥杜鬆算個什麼東西,不過和我一樣是位總兵罷了,如何敢調動我?你們也太瞧不起人了!XXXXXXX。。。”

這位親兵見劉鋌大怒連忙解釋道:“劉大帥且熄雷霆之怒,莫發虎狼之威。這令箭雖然是調動手下用的,但是我家杜帥對下屬傳達命令是不用令箭的,隻是口頭傳達。今日軍務緊急,杜帥派小的我拿令箭隻是作為憑證罷了,還望劉大帥諒解。”

劉鋌聽罷勃然大怒:“放屁!臨出發之前,總指揮楊鎬親自下達命令,四路人馬抵達赫圖阿拉城以三聲信炮為號,可我卻沒聽到半聲炮響,他怎麼拿令箭為號是何道理;?”

親兵先是一慌,馬上又鎮定下來,繼續說道:“赫圖阿拉離此處五十多裏,傳信炮確實費勁,要三裏傳一炮。且此處無有烽火,天降大霧火藥潮濕。所以杜帥才命令我騎快馬拿令箭傳達,信炮得要一些時間才能聽到。”

劉鋌將信將疑的想:“杜鬆真要是到了赫圖阿拉城的話,這頭功非他莫屬,那麼我劉鋌豈不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了嗎。不行,這頭功不能讓這小子一個人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