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劉鋌被詐(五)(1 / 2)

劉鋌以及義子劉招孫陣亡在山崗之內。

而東路軍裏還帶來不少南方的軍兵,咱們前文講過,有浙江的、雲南、四川等地。

別的先不表,咱們單表三千浙江兵。

東路軍除了朝鮮部未有進入阿布達裏崗,剩下的全部鑽進敵人設下的口袋,結果發現中了埋伏,而主帥劉鋌也不知去向,當兵就有些六神無主,各自逃命,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也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往山崗上衝啊!”

還真別說,大約有那麼千八百浙江兵聽到了,認為是個逃生的好去處,於是紛紛往左麵的山崗上衝。也是一股子猛勁,這千八百浙江兵占領了一個山包。

與此同時,後金兵發現有不少明軍衝上一個山坡,很快也追趕過來,雙方在山崗之上展開搏鬥。

當後金兵看到這些明軍手中的武器時有些好笑,這哪是什麼武器啊,這不就是竹竿嗎!而且還是沒卡差收拾好的竹子做成的。

說道這裏咱們交代一筆,其實後金兵還是見識短,這叫竹筅,是戚繼光抗倭時期發明的。不過浙閩一帶產竹子,竹子基本沒有成本,所以武器都是拿竹子做成。這次出征遼東,不知道是羅鍋上山--錢緊啊,還是臨時裹腳布,拿著竹筅就上了戰場了。不過這武器有一個特點就是長,足能有四五米長,後金兵還真就近了身,被明軍拍傷不少。後金馬隊也衝上山崗,經過幾個衝鋒將這千人浙兵全部斬殺。

咱們再表代善和皇太極等那人,見東路軍主帥劉鋌已亡甚是歡喜,帶領餘部人馬開始追殺其餘明軍。經過一陣的廝殺,有不少明軍逃出阿布達裏崗,開始四散奔逃,有往東的,也有往西的,全是南方軍卒。可是不要忘記,明軍一水都是步兵,全憑借兩條腿跑,這裏全是山路道路崎嶇,而且還覆蓋了厚厚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的極難行走。南方軍卒穿的還少,有的還耍單兒呢。不過這樣一來還挺好,使勁這麼一跑渾身是汗,來的時候凍的跟三孫子似的,現在也不知道冷,腦瓜頂上呼呼直冒熱氣。但是,人家後金全是騎兵,深知此處的地形。

後金騎兵有意的將明軍殘餘勢力往一邊追趕,等候那的將是後金早已設下的埋伏。這些明軍士卒恨不得飛離這龍潭虎穴,很爹媽少生兩條腿,也不聽什麼指揮,現在就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了。

副將江萬化本想找到劉鋌之後重新整隊,可現在不知大帥的去向,自己也就跟著人流衝出阿布達裏崗。這時也有幾名遊擊、參將也殺出崗外。江萬化、喬一琦他們在此集合了部分人馬,準備找到後麵的朝鮮軍,殺他個回馬槍。

可是後金騎兵比他們還要快,在後麵就追了上來,雙方在曠野荒郊又一次廝殺。江萬化催開青鬃馬揮動的大鐵矛與追來的後金騎兵打鬥在一起,大鐵矛一紮就是溢流胡同,一劃拉就倒下一片,江萬化約戰越勇,而且還不停的指揮其他明軍弟兄加入戰鬥,有一線希望也堅決不退縮,萬一大帥劉鋌在敵人的後方出現,那麼敵人就會腹背受敵,一戰可成矣。

在他身邊還有明軍兩位千總,一位是周文,;另一位是周武。

他們二人跟在大部隊後麵,隨時督促朝鮮部隊。前麵發生的戰鬥他們二人一點也不知道,可後來就聽得前方有喊殺聲,知道不好肯定前方部隊中了埋伏。二人便把自己本部人馬提前留在阿布達裏崗作為接應。後來看到大量明軍敗退便知道大事不妙,我軍恐怕要吃大虧。

二人商量一下前去接應大帥,正好與江萬化打了個碰頭。

周文就問江萬化:“將軍,前方可是中了敵人的奸計?”江萬化打了個哎聲:“別提了,我軍中了敵人的埋伏,現在大帥生死未卜,我等隻好先撤出來,集合人馬去營救大帥。”

“那好,將軍且後休息,把前方酋奴交於我們二人。”說完話,周文、周武各輪兵器迎戰後金。

他們二人以為自己不含糊有兩下子,可與追來的代善、皇太極這麼一交手,也就幾個回合便被斬於馬下。

江萬化看的是一清二楚,氣的他是哇哇爆叫:“好。。哇!韃子今天老子跟你們拚了。”

說罷,江萬化催開青鬃馬晃鐵矛直取代善。二人馬打對頭,刀矛並舉戰在一處。皇太極怕兄長有失,在一旁對準江萬化就是一支冷箭,正中江萬化肩頭。

江萬化一哆嗦,鐵矛落地,代善趁此機會上前一刀,砍翻江萬化,隨後補上一刀,江萬化身首異處,死於非命。剩下的明軍明將看到主將已死,幹脆還是逃命要緊。往哪逃哇,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啊!本來明軍體力消耗大半,能逃出去已經很不容易了。人家後金軍是以逸待勞,騎兵占多數,很快逃出這幾千人就被後金軍全部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