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新君天啟(1 / 2)

明光宗就這樣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一個月的江山社稷,離開了他姣嫩的島國美女,離開了我們這部小說。可惜、可歎、可悲、渴了,被後人戲稱為‘一月皇帝’。

如何評價這位皇帝呢?

首先來說,光宗確實想做一名好皇帝。就拿他新登基這些時日來看就比他老爹強,罷除一係列苛捐雜稅,不合理的製度叫他消亡。

其次,光宗每日堅持聽政,不管自己身體吃住吃不住,都得親自主持。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政治願望很強。那麼光宗難道沒缺點嗎?也不是,人無完人,不過他的缺點也是所以男人的缺點,就是好色。對於一國之君來說想要什麼樣的女人簡直太輕鬆了,別說古代,就現代社會隻要你有錢,找小三小六的不在話下。假如我是皇帝我也不例外,隻會比光宗更強,更猛,更舒心。

那麼泰昌死後誰還來做明朝的皇帝呢?眾大臣就擁立明光宗長子年僅一十六歲的朱由校登基,年號天啟。聽這年號多麼的響亮,天啟、天啟,天朝大國將來的命運就由這位俊俏少年重新開啟。

明熹宗朱由校天啟皇帝朱由校由於其父泰昌帝朱常洛不得祖父萬曆皇帝的寵愛,他自幼也備受冷落,直到萬曆帝臨死前才留下遺囑,冊立其為皇太孫。十六歲的朱由校自幼沒怎麼過讀過書,也沒太高的文化,這是怎麼回事啊?

按常理來講,皇帝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會有更高的文化水平,特意安排知識淵博的大臣來教太子、小王爺們的知識文化。怎麼這天啟皇帝卻是個半文盲呢?

還得從他父親朱常洛身上談起。由於朱常洛在萬曆眼裏根本不得煙兒抽,這大人都遭白眼,那你孩子就更不招待見了。還派人教你學習啊,管你奶奶個孫子,愛學不學,不學拉倒。不學就不學吧,本來這位小朋友想做一些自己心中夢想的事業,用畢生的精力去搞科研。可偏偏事以願違,老天爺卻跟這位小朋友開了個天大的玩笑。老天爺就讓你去做明朝的皇帝,國家需要你,人民需要你。

繼位後的天啟皇帝就應該珍惜這來之容易的機會,讓自己的青春活力在這個政治舞台上更好的發揮,扭轉大明王朝的頹廢局麵。無奈啊、無奈。這位少年皇帝對這個寶座不是很欣賞,不但整日不理朝政,還把這些皇帝的本職工作丟在一邊,自已一個人一門心思的專研‘高科技’。有人就問了,古代的皇帝還會高科技啊?那也太超前了啊!

那麼天啟皇帝到底會什麼樣的‘高科技’?嗬嗬!說出來都不怕大夥笑話,天啟所謂的‘高科技’就是木匠活。

明熹宗是個“木匠天才”,喜歡刀鋸斧鑿油漆的工作,史書記載:“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天啟皇帝打小就酷愛做木匠活,那真可謂是他的一生追求。也許天啟帝真就有這個天賦,不僅心靈手巧,而且極富有想象力。無論做什麼樣的樓台殿閣、桌椅板凳、門窗車輛那都是伸手得來。

不僅如此,天啟不滿足於製作這些物件,還會製作應手的工具。這手巧不如家什硬,天啟帝對這些物件必須追求完美,每一樣工具必須自己動手製作,這樣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有了好的家什做起木匠活來更加賣力氣了,每日在自己的臥室、庭院做著各種各樣的木匠活。天啟最擅長製作樓台殿閣,那手藝絕對是沒得比,栩栩如生、巧奪天工。

打個比方,如果隨便拿一件天啟做的物件拿到今天‘鑒寶’類節目裏進行鑒定,一件最少能值個百十來萬。看來天啟帝真是個世間少有的好木匠啊!寫到這我突然想起了趙本山的一句名言:“六級木匠相當於中級知識分子”,按照這樣類推,那麼天啟帝的職稱堪比教授、專家、學者,何止六級啊,都快六十級了。

每當天啟帝做出一件令自己滿意的作品時,其心情比吃了狗屎還要香上萬倍。

你天啟皇帝身為一國之君,應當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像減租減息、安撫百姓、賑濟災民、收複失地、開放搞活等等。完事之後了,再做一些個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未嚐不可。誰還每個愛好呢!可你天啟到好,整日跟锛鑿斧鋸相依為命,那麼朝政大事誰來管理。難道還讓外人管理不成!那還要你這個皇帝幹什麼。

最終國家大權落在宦官手裏(宦官就是太監,一旦國家落到他們手裏,那麼可怕的事情就會發生),這些太監又聯合一些在朝的浙黨、齊黨組成了一個新的黨羽‘閹黨’。閹黨是誰給起的名字,還很符合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