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二人熱談(1 / 2)

上一回說道欽差大人孫承宗答應袁崇煥的請求,決定要親自考察寧遠一線。袁崇煥自己有他的打算,袁崇煥早就把寧遠以及周邊的環境摸的是一清二楚,心裏對日後重修寧遠城,以及如何去把寧遠作為抵禦後金的橋頭堡盤算的非常詳細。隻是自己還做不了這個主,這回好了。朝廷派來欽差要做個詳細調查。等孫承宗這樣實地一考察,再加上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定能打動孫承宗的心,從而放棄王在晉的方案,轉投自己的計劃當中來。

吃罷飯,袁崇煥等人陪同孫承宗前往寧遠城。

前屯至寧遠的距離不足五十裏,騎馬片刻功夫就可到達。

大家夥到了寧遠城外,孫承宗提馬來到一處山坡上居高臨下觀看寧遠。但見寧遠城北麵背靠大山,南麵是大海,就在正中央幾公裏的平川上拔地而起,那真可以說是雁過拔毛,耗子打這裏想溜過去也得付出代價,其軍事用途不可估量,孫承宗臉上流露出歡喜之色。袁崇煥在一旁偷眼觀看,也是暗自歡喜,看來欽差大人對寧遠的地理位置還是很滿意的。

想到這裏袁崇煥說道:“欽差大人,咱們應當近距離觀看一番。”

“恩,僉事說的對,那就頭前帶路,我正要仔細觀看。”孫承宗滿意的答應下來。

眾人催馬來到寧遠城下,可離近了一看孫承宗有些不滿,怎麼不滿呢?隻見寧遠城早已破爛不堪,四個城門洞是空的,連個完整的城門都沒有,城上的垛口殘缺不存,城牆上的城磚掉下來不少,堆在城根兒底下如同小山包相似。一行人等從西門進入城內,裏麵比外麵強不多少,一眼望去,十字街心空無一人。房屋坍塌、損毀的居多。

孫承宗歎息道:“可惜、可惜啊!好端端的一座城池會落到如此境地,這得浪費國家多少財政啊!這座城池倘若如此下去,跟不存在沒什麼區別。”

說完又在周圍轉了那麼幾圈,看了看教軍場和帥府以及屯糧之所,而後扭項回頭對袁崇煥言道:“袁僉事,看來你的主張絕對合情合理。本欽差實地考察了一下,發現寧遠城不僅城高牆厚,配套設施非常完善,這樣是投入一定的經費加以完善和修整,其顯現的作用難以估量啊!本欽差決定了,批準你的意見,駁回經略王在晉八裏鋪築城的方案。”

話音未落,眾人無不拍手稱善:“欽差大人英明,欽差大人英明。。。”

袁崇煥更是喜出望外,撩衣襟就給孫承宗跪下,開言道:“欽差大人,下官要的就是這句話,沒想到您老人家不負眾望,審時度勢,令我等佩服的五體投地。”

孫承宗連忙相攙:“袁僉事嚴重了,你我都為朝廷效力,何談佩服二字,隻要大家同心同德,我想日後收複遼東指日可待。”

眾人在寧遠又小待片刻,而後打馬回奔前屯。

孫承宗此番前往寧遠收獲頗多,心裏有了打算,批準了袁崇煥的主張。不過,袁崇煥麵帶愁容被孫承宗發現就問道:“看袁僉事的臉色好像有何心事?”袁崇煥先是一愣,緩過神來便說:“下官忽然想起一樁事來,想想有些擔憂。”

“不知何時令你擔憂啊?”“欽差大人決定放棄八裏鋪築城,恐怕會得罪經略,下官到不怕,怕隻怕日後找欽差大人的麻煩。”

“哈哈哈,沒看出來你還挺操心的啊!不怕、不怕,老夫我在官場數十年,區區一個經略不在話下,更何況有內閣和皇上為老夫撐腰,量他王在晉也不敢。”孫承宗很有信心的說道。

袁崇煥這才把心放下,那可是好上加好啊!孫承宗繼續說道:“老夫在此也不多呆了,明日就回轉山海關,先好言勸說王在晉,如果他一意孤行,執意要在八裏鋪築城,那麼老夫對他可就不客氣了。”

一日無話,到了日次,孫承宗離開前屯回轉山海關。

咱們在表山海關的王在晉,經略王在晉送走欽差孫承宗之後,一個人在屋子瞎琢磨。對這位欽差大人實在是摸不著底細,也不知道他是站在哪一立場。要論交情和出身,我們倒也近乎,畢竟那袁崇煥是外官,入京才幾天啊。私下裏自己和孫承宗關係一般,談不上有多麼深的交情。不過,孫承宗的為人秉性十分了解,真要是給他行賄,肯定行不通,那老爺子剛正不阿,兩袖清風,不是金錢能打動的,反倒會被他恥笑。老哥一個想了半天也沒有好主意,最後想了個笨招,反正我王在晉就是認準一門兒了,就要在八裏鋪築城,即便你孫承宗反對,不同意我的主張,那我也要堅持到底。我就是,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動搖,不然日後我這個經略還幹不幹了,手下這把子人誰還聽我的。自己越想越在理,臉色由陰轉多雲,由多雲轉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