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寧遠大戰(一)(1 / 2)

後金準備發動對大明新一輪進攻。

這一消息很快被高第派往後金的密探所得知,把高第急的是火上房。心想,這他媽不是搓火嗎,我剛剛上任不多長時間,這酋奴偏趕這時候進犯我大明,我呀。。我,我幹脆我撤吧。

高第馬上發出大令,通知寧遠城裏的袁崇煥快快率領本部撤回山海關。可去的人沒到半天的工夫就回來了,回來一報告高第,說是寧前道袁崇煥不但不撤,反而還要死守寧遠,發毒誓與寧遠共存亡。

可把高第氣的不輕,這還得了,他袁崇煥也太瞧不起人了,拿我高第當個屁了這是。那好,既然把話說到這份上,寧遠城被圍困我高第是一兵一卒也不發,看他袁崇煥有多大能耐對付後金鐵騎。

那麼讀者就問了,袁崇煥真的要死守寧遠城嗎?

實際上袁崇煥死守寧遠城心裏也沒底,但是,事情頭逼到這一步隻有三條路;第一條是撤退,第二條投降,而第三就是死守。

憑袁崇煥的個性與膽識,撤退不可能,現在已經跟高第鬧翻臉,一旦撤退反被高第治罪或是嘲笑。投降後金,那等於是罵袁崇煥的八輩祖宗,所以隻能選擇死守這條路。

那麼要死守寧遠,怎麼死守?是主動積極防禦還是被動挨打防禦,袁崇煥深知努爾哈赤的厲害和用兵之道,而且對前幾任遼東經略的戰績也頗為了解。

沈陽城怎麼丟的,那是總兵賀世賢出城與後金野戰,結果最後玩火自焚。

遼陽城怎麼丟的,那是袁應泰呆板死守,不會靈活運用,以致自焚在城頭。

廣寧怎麼丟的,那是經撫不和,有城無守,以致兵敗將亡落得個傳首九邊。

袁崇煥總結前幾次的經驗教訓,首先做到心中有數,不可頭腦發熱,要集思廣益聽取大家夥的意見,讓同誌們說說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袁崇煥把大家全部找來,開個戰前動員大會。

都有誰啊?

寧遠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副將朱梅、參將祖大壽、守備何可綱、通判金啟倧、通知程維英、捕快裴國珍等人。

本來這些將領當中有的官銜比袁崇煥要大,比如滿桂。但是這些人對袁崇煥積極防禦寧遠城的義舉表示讚同,認為袁崇煥高瞻遠矚,大義凜然,具有革命大無畏的精神,無不佩服。

大家聚在一起,袁崇煥表示,先叫大家夥說說,表示自己的態度。

祖大壽首先發言:“我說袁大人,我以前與後金多次交鋒,非常了解他們的戰術特點。後金主要是靠騎兵爭鋒馳騁荒野,屢破我軍,我軍曾多次在野外敗於後金,我看我們還是以城牆為依靠,發揮我們紅衣大炮之力,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袁崇煥很是欣賞祖大壽的意見,這正是自己想要的想法。

滿桂在一旁麵帶不悅說道:“依我看來,就是給後金王八日給貫的,多多給我派出騎兵好好與後金大殺一場,我就不信還收拾了成他了?”

他的一番話把大家都給逗樂了,這不是在搞笑嗎。

袁崇煥問滿桂:“滿總兵,你有多少軍隊可以對抗後金的八萬鐵騎啊?”

一句話把滿桂給問住了,張口結舌,自己手下滿打滿算不過五千騎兵,大都是新兵,沒有大戰經驗,很難上大的戰場。

左輔、朱梅也都同意祖大壽的想法,極力勸解滿桂,最後滿桂是心服口服,欣然接受大家的主張。

眾人皆大歡喜,全部通過袁崇煥的戰術思想。

“好,既然眾將無有疑義那麼晚就調動大令,吩咐你們各自的任務。”

說話間,袁崇煥抽出頭支令箭。

“祖大壽聽令。”

祖大壽一聽投一個叫到自己的名字,心裏高興的不得了,看來袁大人心裏有我。

“末將在……”

“我命你帶領一千軍兵到四外多多砍伐樹木,這是正值冬季枝葉枯落,正是砍伐樹木的大好時機,你務必在正月前把寧遠城方圓五裏的樹木全部砍伐,而後運回城裏做守城隻用,你可明白?”

“末將明白,這叫堅壁清野,叫那後金來了無有藏身之所。”

袁崇煥點點頭,把令箭交於祖大壽。隨後抽出第二支令箭。

“朱梅何在?”

“末將在此,不知大人何方差派。”

“我命你帶領弟兄一千,多帶炸藥雷管,到咱們寧遠城後山,把我事先命人圈好的幾個山頭給炸平,挑選各大的石塊運會寧遠用於守城,不得有誤。”

“末將得令啊!”朱梅接過大令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