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二次進京(1 / 2)

這樣,圓圓就落於田弘遇家,為他歌舞,供其玩樂。為結交吳三桂,他又讓圓圓出麵,輕歌曼舞,陪三桂飲酒,極力讓他高興。他已注意到三桂對圓圓目不轉睛,心中已明白了幾分。在談話間,三桂已流露出鍾情於圓圓的意思。田弘遇自思自己已年邁,不如贈三桂,以盡其拉攏之意。想到這,田弘遇即以圓圓慷慨相贈。三桂喜不自勝,得一美女,絕代佳人,是他人生一願。他為實現此願,禁不住喜形於色。不過,三桂也不想白要,他從崇禎所賞銀兩中拿出千金付給了田弘遇。至於圓圓,不用問,心裏也很願意。因為跟一個年邁的老人怎比得上同一個年輕有為的將軍在一起生活更合心意呢!雖然三桂已娶妻遼東人張氏。

吳三桂辭別了眾人回奔寧遠,當與陳圓圓分手之時兩人都痛哭流相見恨晚。什麼叫情人眼裏出西施,王八瞅綠豆。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吳三桂得意的回到寧遠,準備整頓軍隊收複錦州大淩河一帶恢複往日的關寧錦防線。可事事不尤人,本以為大清皇帝年幼輔政王不和可以乘機收複失地,中原禍端再起。那闖王李自成揮軍奪過大同已經兵臨居庸關,合圍北京城就在眼前。

那麼是怎麼一回事呢?

李自成稱帝西安後,遍發檄文,進逼北京。明崇禎聞訊大驚,遂命李建泰督師出征;李國楨嚴守京畿;杜勳、杜之享分別巡防宣府、居庸關。

咱們單說

提督諸監局太監褚憲章長歎道“既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

有小太監稟告:“王公公到!”

褚憲章答一請字。

王則堯小跑著進來。

褚憲章一見是老哥們:“公公到此,必有所為?”

王則堯並未隱瞞把一封書信拿出來叫他觀看。

褚憲章便問:“這是何物?”

王則堯說道:“現有大順王公文一封,你我偷偷放在龍書案上,看萬歲怎樣施行。”

褚憲章點點頭道:“咱家依計而行。後麵擺酒,與公公同飲。”

王則堯道謝:“公公請用。”

他們二人飲酒不提,再說襲襄城伯李國楨。

李國楨自任兵部統領之後很是發愁,經常自歎道:“天下荒荒鬼神愁,內憂外患何時休?襄成方今天下刀兵四起,關外大亂,為此朝房議事。”

命令家將帶過馬屁進朝方與其他大臣議事,如何對付那賊人李自成。

這時的朝方已經有範景文、鞏永固、周奎、李建泰、曹化淳、杜之享、杜勳、陳演等久候多時,正在議論此事。

陳演歎道:“朝臣待漏五更寒,鐵甲將軍夜渡關。列為大人你說咱們大明這是怎麼滴了,為何總是傷痕累累破事一堆。”

範景文道:“方今天下荒荒,內憂外患,叛亂四起,烽火連天,不知誰能與國分憂!”

杜勳歎道:“老相國不必憂慮。自古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我為大臣者,但求應天順民也就是了。”

範景文言道:“杜公公此言差矣!想你我為大臣者,不能與國家分憂,反而出此不臣之言,豈不自愧?”

杜勳:“這個麼?咳!”

這時李國楨進入朝方,見這多大員在此客氣道:“列位大人請了!”

杜勳一見是他,譏笑道:“襄成伯為何起身甚早呐?”

“國家多事之秋,為臣子者,焉能安枕?”

杜之享又道:“你真沉不住氣!這麼點兒小事兒,你連覺都睡不著啦?真是大驚小怪。”

李國楨回道:“方今天下大亂,你們這些大臣,不思報國,反在此饒舌,真真豈有此理!”

杜勳:“公公何必與他爭論?咱們走!”

杜勳、杜之享二人與李國楨向來不和,二人不肯與他合謀離開朝方。

李國楨看到如此情景歎息道:“嘿嘿!國家休矣!閹宦專權誤國政,斷送萬裏錦乾坤!

結果也沒商量出個頭緒一個個都離開朝方。

第二天一大早,褚憲章、王則堯同時溜上,趁著金鑾殿無人之際將李自成發來的檄文放到了龍書案上,二人偷偷摸摸的溜走了。

崇禎帝朱由檢天天來到金鑾到勤政,今天稍微來晚點,可能是連續各地出現異常情況睡眠欠佳起來晚了。

其實崇禎挺倒黴的,未登基山河以勉精神圖勵治挽回難能,十六年流寇起愧對百姓,還活的什麼勁啊!

坐在龍椅上一看,啊?龍書案上哪裏來的公文?宣黃門官進殿。

值日太監大聲喊話:“黃門官上殿呐!”嗓子真好,多老遠聽的真真的,不用麥克。

黃門官在外麵答應一聲:臣領旨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