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自言道:“屍位素餐文武官,閉門不納忘宗親。折轉南宮太廟進,愧對祖先不肖孫!
一個人來到了太廟,麵對著祖先的排位,自愧的落下傷心的眼淚。祖先呐,祖先!可歎你掙下這錦繡江山,一旦喪在你兒孫之手!崇禎呐,崇禎,這江山喪在你手也!大明江山喪崇禎,隻為寵用奸佞臣。上行下效成習慣,不顧廉恥顧金銀。太平年吃太平俸,事到臨頭變了心。大臣執政皆如此,遍地狼煙國不存。文官要錢武惜命,斷送孤王錦乾坤。哎呀且住!我想李闖殺進宮來,必要焚燒太廟。孤王死後,後何麵目見先王於地下。看那廂現有筆硯,我不免曉諭李闖便了!
孤自登基國政亂,實無麵目見先人。出離太廟往前奔!一琢磨我得提首詩留作紀念吧!
“崇禎遺筆,曉諭自成:朕與你留殿宮,你與朕留太廟,莫殺我民!”提完詩後一個人往後麵溜達去也。
再說大太監王承恩不見聖駕哪廂存,急急忙忙往前奔!
霎時間隻覺得天昏地暗,社稷傾宮闕破好不慘然!披發遮麵往前趲,又隻見王承恩站在麵前。
王承恩一見是崇禎,說道:“萬歲保重!”
崇禎問道:“王承恩,外麵怎麼樣了?”
王承恩:“流寇進攻皇城,襄成伯眾寡不敵,戰死棋盤街啦!”
“哎呀!聽說是李國楨盡忠血染!點點珠淚灑胸前。襄成伯一死,國家休矣!你不去逃生,前來做甚?”
王承恩道:“奴婢特來保駕,隻要有奴婢三寸氣在定保萬歲無憂亦。”
“朕已成了孤家寡人,你還保的什麼“駕”?快快逃命去吧!”
“萬歲說的哪裏話來?奴婢身受國恩,豈能一人逃命?你我君臣,要死也死在一處!”
“苦之極矣!前麵什麼所在?”
王承恩看了看道:“乃是煤山的便是。”
崇禎:“速速帶路。這時候顧得淚流滿麵,海宇崩國家亂何處平安?王承恩帶路往前趲!不覺到壽皇亭一帶煤山。”
王承恩歎道:“來此已是煤山。請萬歲休息片時。待奴婢想一良策,保護萬歲逃出皇城,再圖後舉。”
崇禎歎道:“哎呀且住!難得王承恩如此忠心。隻是國家已破,海內分崩,我焉能一人逃走?也罷!看那旁有一槐樹,孤就在此歸天吧!王承恩,快去打探李闖兵勢如何,速速報與朕知。”
王承恩說道:“萬歲可要想開啊,別放在心上,待逃出以後在做主張,奴婢去去就回。”
崇禎:“你去呀”!
王承恩:“奴婢就去。”
崇禎:“你快些去呀!”
王承恩:“奴婢去也!”
王崇恩就覺得崇禎有些反常,不知吉凶禍福啊!
崇禎見王承恩要走,自語道:“看此情形,大勢去矣。想我也是一朝人王帝主,難道說我還落在闖賊之手麼?我不免咬破指尖,修下血詔,曉諭闖賊,保護孤的好子民,也就是了。含悲淚將衣襟急忙扯斷,咬牙關破中指鮮血不幹。”
崇禎提的血書大意如下:
“德薄承天命,登基十七年。朕非亡國主,誤國有讒奸。
去冠發覆麵,縊死在煤山。屍體任碎滅,百姓要垂憐!”
洪武爺創天下傳留已遍,
傳流了三百年錦繡江山。
都隻為先王爺寵信太監,
魏忠賢與王振朋比為奸。
閉言路塞賢門朝政不管,
傳到了我崇禎承繼江山。
朱由檢未登基國政已亂,
勉精神圖勵治一十七年。
初登基滅卻了掌宮太監,
(二黃三眼)並非是我朝中無有能賢。
恨隻恨那李闖山西造反,
滿朝中文武官屍位素餐。
邊報來文班臣心驚膽戰,
武班中一個個袖手旁觀。
最可歎周遇吉盡忠殉難,
最可歎李國楨戰死棋盤。
鞏永固空有那忠心肝膽,
怎奈他赤手空拳難擎天。
曹化淳獻彰儀九城混亂,
賜白綾皇後貴妃一個個命染黃泉。
怕的是兒女們白璧有玷,
因此上將公主劍劈階前。
並非是孤心忍搜宮殺院,
自古道破巢下複卵已見,國亡君死份所當然。
為國政並未曾失於勤勉,
隻落得口無言默對蒼天。
破皇城神鬼哭天昏地暗,
也是孤氣數終披發跌足獨一人來在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