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逼反吳三桂(1 / 2)

魏藻德死了,農民軍又把他兒子抓來索銀。小魏叩頭說:“我家裏確實沒有銀子了,如果我父親活著,還可以向門生故舊借銀,現在他死了,哪裏去找銀子?”

農民軍小頭目聽他這樣說,揚手一刀,砍下小魏腦袋。

明朝的翰林、科臣這些清貧官員最倒黴,他們家中油水實在拿不出,多被刑掠而死。

劉宗敏在大門口立數十剮人柱,殺人無虛日,無論官員、富民、居民,隻要看上去家中有錢,肯定會被請至此處挨刑。

可笑的是,劉宗敏等武將府署日夜夾掠刑求,牛金星那裏大興“文治”,他出題定格,舉行大考,為新朝“求賢納士”,考題有三:《天下歸仁焉》、《蒞中國而撫四夷也》、《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一時間,順天府儒生紛紛乞考,填擁於市。有少少倒黴的,由於衣冠鮮亮,被兵士捉去拷掠求銀。

經過數天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七千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以便於運輸。

七千萬兩真不是小數。崇禎帝十多年加餉攤派,從民間得銀不過兩千萬兩,結果導致民心渙散而亡國。李自成在京城榨銀七千萬,酷烈可知,不亡才怪。而且,這筆巨大的數字,絕非僅僅從明朝官員身上榨出,也出於北京每戶細民之家。

李自成的“老營”隻得粗米馬豆當糧食,這些跟隨李自成當初一起起義的將帥,覺得“闖王”不夠意思,於是私下相率出宮淫掠,遍入民間房舍搶財奸淫。僅安福胡同一地,一夜間被輪奸致死的婦女就有三百多人。可稱的是,李自成本人不是很好色,一直不喜歡“弄那事”。他在皇宮中僅幸掌書宮女竇氏一人,衛兵們稱之為“竇妃”。

農民軍士兵自然對待“文物”也不愛惜,他們以皇宮中精美巨大的宮窯花缸做馬槽,拆精木門窗燒火為炊。看見內庫中有珍稀巧雕的犀牛角杯,士兵們把大點兒的用於搗蒜,小點兒的注入豆油當燈用,一無所惜。

見劉宗敏等諸營皆富,李自成的“老營”隻得粗米馬豆當糧食,這些老將領們怨聲載道,覺得“闖王”不夠意思,於是私下相率出宮淫掠,遍入民間房舍搶財奸淫。僅安福胡同一地,一夜間被輪奸致死的婦女就有三百多人。可稱的是,李自成本人不是很好色,一直不喜歡“弄那事”。他在皇宮中僅幸掌書宮女竇氏一人,衛兵們稱之為“竇妃”。

客觀上講,如果講李自成入京後啥正事沒幹,也是胡說八道。當時,西北、華北、山東、河南所有地區以及湖北、江蘇大部地區,皆是“大順”政權轄地。在不停選派對地方實現真正管轄的同時,李自成派出部分軍隊南下,準備徹底消滅殘明軍隊,一統天下。而且,大順軍初入城的前十天左右紀律特別嚴明,士兵犯搶劫及強奸罪的被釘死剮殺了數百人。隻是後來,隨著時日推移,農民軍軍紀日益敗壞。

李自成在向北京進軍過程中,宣布“三年免征”,兵士又無固定軍餉,皆靠沒收和抄掠明室宗親、勳戚,以及富豪、官僚的家產來維持財政開支。進京後,又繼續以追贓的辦法,抄官門之家和沒收宮中儲藏金銀來獲得財政來源。因此,士兵“皆資擄掠,其囊中多者五六百金,少者亦二三百金。”《甲申核真略》。農民軍實行這一政策,大規模追贓派餉,毫無疑問,是對官僚地主階級的沉重打擊,它表現了廣大農民對封建統治者的無比痛恨。當他們一進入北京,看到這些寄生蟲的奢侈腐化的生活,其仇恨的怒火如火山一般爆發出來,對他們實行毫不留情地打擊。從本質上說,這是農民革命性的自發的反映。

但是,李自成把這種對封建統治者的仇恨和打擊給擴大化了,不分主次,竟殃及一般富裕人家,甚至連平民也遭到搶劫,是完全錯誤的。雖然曆史記載皆出自地主官僚及其文人之手,其中不無失實甚或汙蔑之詞,但仍能透露出農民軍在北京的過火行動,觸犯了士大夫階層的根本利益,隻能使農民政權陷於孤立。而搶財物、掠美女,也是不得民心的。農民軍特別是他們的領袖們,過早地追求享樂,腐化了本身的戰鬥力,他們除了整天的追贓派餉,搜求財物,占女人,忙於登基大典的籌備,卻不知還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亟待處理。誤了時間和機會,以致招致迅速地覆亡。誠為可惜!嚴格地講,農民軍在北京所作所為,還停留在打家劫舍的低水平的鬥爭上。李自成等不像是一個創業之君,說他是一個隻圖痛快一時,而無遠謀的草莽英雄也不算過分。難怪那些降農民軍的官僚士大夫無不大失所望,後悔不該投向這個新政權,因而對農民軍這個新政權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