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機械製造(1 / 3)

當夜漸漸深去,眾人議事之後,皆是散去,我想找幾個人談談,將督察院左督禦史劉大慶以及新黨代表人物內黨務監察大臣何慶生叫到本宮府內。

要說何慶生此人,乃是崇禎元年進士,之前在湖光鬥縣令任上,因為進行一係列革新,卻是由朝廷巡檢組大臣監察部左侍郎傅冠慧眼識英才,舉薦給了崇禎皇帝,我也很器重何慶生這樣人才,直接從縣令任上調至京師,充任新黨黨務監察大臣兼新黨黨務督察大臣。

其實要說這新黨黨務監察大臣雖是天子近臣,但卻是僅僅隻有正四品,在這高官雲集的京師,一個四品官卻真是算不了什麼,但是去這般做法,自是有他的道理。

因為我明白位卑權重之人,方能更好的在監察部這個任上呆著,因為也隻有這樣的人,方才敢舉起反腐的屠刀!

大明朝之中,不單單是新黨內務監察部如此,帝國監察部同樣這般,監察部內除了尚書、侍郎之外,其餘的禦史都隻有正二品官,而就是這些正二品官,每每下到地方為巡查組大臣,與巡撫官職一樣大,就是一方巡撫,那也受其監督!不可謂權不重!

“默承,情況如何?”

此刻我麵色有些凝重,畢竟明日春闈便要開始,留給他朱建的時間不多了。

“回駙馬下,小臣已然將一切查實,左督侍郎周延儒科場貪腐之事,卻是證據確鑿!”

此時此刻,對於劉大慶而言,肩上的這擔子那也同樣的沉重,科舉一事,畢竟關乎國運。

“駙馬爺,這些都是周延儒此次科舉舞弊案的罪責,還請陛下過目!”

說罷,劉大慶卻是將早已整理好的奏章遞了上前。

接過劉大慶遞過來的折子,朱建並未急於打開,卻是沉聲道。

“周延儒此人現在何處?”

“回駙馬,今日鎖院,周延儒已然入了貢院之中,不知陛下是否是要派人將其緝拿。”

聞聽劉大慶所言,我思忖片刻之後,卻是道。

“此事暫且不交由安監部以及大理院處理,權且由你監察部以及政務局負責,另外涉案人等將由錦衣衛暫且暗自收押,以待此間春闈結束!”

“臣領旨!”

我之所以不將此事先行交由大理院審理以及巡警部羈押犯案人等,卻是也有其原由的。

一來,大明國考在即,此間若是處理此事難免會是影響士子考試;二來,科舉舞弊乃是大案,可以說是頂風作案,我不相信此間就他周延儒一個人膽敢做此等事,那麼其背後必然是存在大量的顯貴,我此事暫且壓下去,為的就是避免打草驚蛇!

“對了,何慶生,此間國考一過,你需為新黨內務監察部親自選些了正直的年輕人,用以健全如今的新黨內務監察工作!”

打發了他們兩人之後,我連夜進宮,將國運改革新計劃交於了崇禎帝,還須崇禎認可。崇禎對我真夠意思,一百個準奏。隻要不反對大明朱家姓氏,怎麼STE都可以。

我又找了幾個人談談,頭一個就是宋獻策,此人大才,河南魏縣人,一生奔走改革當中。

“宋先生,一切可還習慣乎?”

對於宋獻策的到來,我噓寒問暖道。

“在下謝過千歲的關心,楊大人卻是對臣安排的極是周到!”

此時的宋獻策卻是已然換了一身紅色朝服,不過相比之前的一身道袍,

卻是俗氣了許多。

“宋先生,可知此間深夜我傳旨喚先生前來,是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