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門市業績管理 1
門市業績構成的相關要素
(一)賣場有規則為顧客心動的基本原因
要讓顧客對於陳列於門市的商品有興趣購買,需先要引起顧客注意;由注意到認同到購買,需從商品的規劃上下功夫。要讓顧客在門市所看到、摸到、聽到的,均覺得很舒服,符合家庭的需要,也就是從視覺、聽覺、觸覺上滿足顧客所需,自然就引發顧客的購買動機。
商品在陳列上可分為商品展示與商品販賣陳列兩種。商品展示是針對商品性質、流行、品質、顏色等配合整體美感之需要,作主題性或介紹性展示,讓顧客由展示(不說話的語言)得知此類商品的優點及性能。而商品陳列是將商品分類整理並陳列於門市賣場,準備讓顧客挑選購買。
商品陳列有一個重點必須加以注意,就是要注意展示的商品即陳列的商品,隨時要保持清潔。若商品沾滿灰塵,無疑是告知顧客它們已陳列很久,賣不出去。
商品展示大部分會在賣場最搶眼的地方,這樣,效果最佳。因為顧客第一感覺若好,就已達到商品的廣告與推銷效果。
(二)遵守商品陳列規則
陳列的高度與人體的視線有直接關係,以一般人的身材、體格而言,顧客感覺最舒服的高度約在80~130公分之間,可依商品再增減20公分作彈性調整,這就是最佳的視覺空間,即所謂的“黃金空間”。在賣場,通常會將暢銷品或主力商品陳列於黃金空間,可提高業績。
對於一家門市而言,商品陳列就宛如妝扮之於女孩子一樣。妝扮得體,人見人愛;妝扮不宜,貽笑大方。也就是說,陳列並非是一項刻板的工作,而是必須靠你用心去“愛”、去感受的一門藝術。如何使商品“出聲”向消費者進行自我推銷,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問題,請用心參與討論吧!
(三)陳列的目的
商品陳列的終極目的,簡而言之:商品陳列就是促進商品銷售的一種手段(見圖4—4)。
所有的陳列原則,任何的陳列技巧,都應先考慮到是否能促進商品的銷售,應在這第一優先要素的基礎上,再來評價門市作業便利性與整體美感。記住!陳列的最終目的如果與銷售無任何關聯的話,那麼此項陳列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四)陳列的原則
如何陳列無統一模式。好的陳列不是用專家的眼光來規劃的;好的陳列應該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規劃,使消費者感到最舒適、最方便,最願意掏錢買東西。
那麼,怎樣才是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陳列呢?那就是:
·易找
·易看
·易選
·易拿
這“四易”陳列原則,說破了不值錢,但要落實卻不容易。因為大家常犯自我意識過強的毛病,如何以“異位思考”模式來落實“四易”陳列原則,應是陳列學入門時的必修課程。
(五)陳列的三大領域
1.分類
要使消費者容易尋找商品的首要工作,就是必須做好商品族群分類工作,避免消費者有海底撈針之感。
分類標準有下列7種方式:
·族群別
·包裝別
·廠商別
·規格別
·價格別
·用途別
·對象別
分類標準並非是完全排他性的,而要視商品的種類、特性、廠商送貨情況等因素而混合采用。
2.排列
經過適當分類後的商品族群,在考慮下列因素後,方決定其在貨架上的位置。
(1)商品大小;
(2)商品顏色;
(3)商品的生命周期;
(4)商品親和力;
(5)購買特性:
(6)季節特性。
3.創利
商品陳列目的在於促進銷售,而其實質目的在於創造最大利潤,亦即以毛利貢獻度來評斷之。
下麵有三種陳列思考方式:
(1)黃金位置陳列高回轉商品;
(2)黃金位置陳列高毛利商品;
(3)冷門位置陳列高知名度商品。
(六)賣場貨架定位
(1)磁力點考慮:
(2)關聯性陳列:
(3)吸引力強的商品與計劃性商品陳列;
(4)從安全的角度考慮。
(七)反映經營情況的賣場陳列
盤點的規則
(1)掌握門市庫存存貨的金額數量,進而對存貨做有效的管理與支配(諸如訂購、門市銷售、安全庫存等),以避免資金積壓及人為的浪費、盜竊與不當的訂購等。
(2)發現門市店營運問題(盤盈、盤損),改善問題,減少本店利潤的損失。
存貨差異
存貨差異是門市賬麵存貨與實際盤點之間的不吻合。差異現象有盤損與盤盈兩種:
·盤損:實際盤點金額<賬麵存貨
·盤盈:實際盤點金額>賬麵存貨
經營者的重要責任之一,就是將存貨差異控製到最小的程度。一家門市長期或嚴重的“盤損”,將會導致門市的利潤嚴重減少,而使經營陷入困難的狀態。
“盤盈”通常是由於門市賬務處理錯誤所致,它是不被接受的。盤盈使門市的偷竊問題無法立即顯現,並造成門市在財務上看不到的損失。
盤點流程
1.盤點前告知方式
(1)通知門市何時進行盤點。
(2)在進行門市盤點前,經營者必須帶領稽核人員了解門市賣場、後場、櫃台等區域的商品陳列情況(尤其是有關報廢品、退庫品、退貨品、換貨品與未入賬商品的存放狀況),並告知稽核人員放置於門市死角的商品,以避免商品漏盤。
2.盤點期間
(1)“賣場”區分為貨架、地上物、櫃台區、冰品等區域。
(2)“後場”區分為通道、地上物、貨架、貨架上層、退貨區等區域。每一區域盤點完畢後,稽核人員要將計算機打印的紙卷掛於該區域上。門市負責人核對紙卷時,若發覺盤點金額不符合則先行作記錄,待盤點告一段落後,會同稽核人員共同核對更正。
3.盤點結束
(1)盤點結束後,稽核人員不立即告知實際盤點金額,待門市本身“賬麵存貨調節表”和“未入賬清單”做賬完畢及核對“盤點紙卷”無誤,確定無遺漏的商品及賬務後,方才公布盤點結果比較差異,以避免造成糾紛。
(2)計算機所打出的紙卷是稽核人員在盤點時所需憑證,門市負責人應於公布盤點結果前先行將紙卷核對完畢,待公布盤點結果後由稽核人員攜帶紙卷回總公司。
盤點時賬務上應注意的事項
1.賣場盤點
賣場盤點前:
(1)盤點期間收銀機限製隻可用一台,目的是使盤點前後所讀的報表正確、簡化。
(2)盤點開始前先讀一次報表。
(3)登記盤點前將作廢發票號碼、金額填入“作廢發票登記表”前段。
(4)“未入賬清單”與“櫃台區飲料商品盤點明細表”的填寫。
賣場盤點後:
(1)盤點後讀第二次報表。
(2)登記盤點期間將作廢發票號碼、金額填入“作廢發票登記表”後段。
2.未入賬清單填寫
未入賬清單項目包括:廠商、現金進貨與退貨、變價盈餘或損失、門市調撥(調入、調出)、報廢、門市自用、產品轉換。
填寫未入賬清單時注意下列事項:
(1)簽賬卡以零售價總額入賬,勿以折扣價總額入賬。
(2)填寫廠商、現金進貨等項,須填寫單據號碼、日期、零售價總金額。
(3)變價盈餘或損失須填寫變價日期,變價盈、損之總金額。變價損失請以“()”區別作為減項,便於查核。
(4)門市調撥應填寫調撥單,無調撥單的賬務將不予承認。
(5)報廢:請填寫商品盤損清單的總金額,請以“()”區別作為減項,便於查核。
(6)退貨:填寫退貨清單商品的總金額,請以“()”區別作為減項,便於查核。
(7)門市自用:填寫門市自用請領單商品的總金額,請以“()”區別作為減項。
(8)轉換:填寫產品轉換單上轉換差價的總金額,負數時請以“()”區別作為減項,便於查核。
3.櫃台區飲料商品
各項杯子的數量×售價=總售價
盤點時存貨上應注意的事項
1.盤點前注意事項
(1)門市的商品陳列方式務必依“商品定位小組”所規定的方式陳列。
(2)不同價格或不同種類商品避免陳列於同一列或裝箱,應將商品歸類分放。
(3)上次盤點所清查出的公司進貨商品,請依規定處理(停售商品處理辦法)。
(4)賣場:門市須先將賣場貨架補滿。
(5)倉庫:門市須先將倉庫貨品按類堆放,陳列整齊。
(6)死角:賣場倉庫的角落不可有掉落商品或存放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