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譜係(1 / 2)

祁王祺, 昭宗七子。乾寧四年始王, 與景王同封。亡薨年。

——《新唐書 卷八十二列傳第七》

史載, 大唐天複四年(公元904年), 昭宗遇害, 逆臣朱全忠立皇九子為帝, 是為哀帝。朱全忠命令蔣玄暉誘殺李氏諸王, 蔣玄暉於是在西內宮中的九曲池設宴,名曰祭祀地神,並邀諸王赴宴。宴飲正酣, 忽有刺客湧出,德王李裕及其以下的親王共六人,皆遭殺害, 諸王屍首被蔣玄暉拋進九曲池中。

幸而祈王善水, 為宮人所救,隻身逃至江南, 匿於民間落戶為農。

大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 周世宗郭榮大病未死, 言其誌曰:“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 十年養百姓, 十年致太平”。

顯德二十六年(公元979年)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麵, 完成統一,大周國祚延續百年。

同年,郭榮病重, 宋國公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欲取而代之。

事敗,族誅。

然世宗念其昔年功績,免趙德芳之遺腹子趙惟憲死刑,許其妻攜仆役定居江南,耕讀傳家,百年內不得出仕。代國公潘美感念多年同袍情誼,前往送行,將照膽寶劍贈予趙惟憲。

百年時光倏忽逝,滄海桑田,人間浮沉幾度。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周末年,朝政日非、天下大亂。末帝宣和九年(公元1079年),兩浙路、江南東路一帶,有一李姓青年揭竿而起。

溯往事慨談身世、述前朝細敘源流,竟為李唐後裔。

祈太、祖李茂攜一謀臣(阮伶)、三武將(竇嬰、楊義成、趙世剡),征戰七年始定天下。周曆宣和十五年(公元1085年)稱帝,年號建武。

建武二年,太、祖崩,傳位妻弟吳昪,改號建元。

我們的故事便是始於建元四十九年冬。

——————————————————————————————

潘氏

代國公潘美(公元925-991年),字仲詢,乃大周開國名將,與趙匡胤素厚。有玄孫:潘鉞、潘铖。

潘鉞,別號玉麵將軍、玉郎,鎮守霸州。後為奸細所出賣,戰死於陣前。

妻王氏,乃周世宗謀主王樸之玄孫女,隱忍善謀有大義。被俘時身懷六甲,自毀容貌,隱於遼國為奴。生女玉奴。玉奴生子耶律寧。

齊正,乃潘鉞將軍麾下副將。當年與遼軍惡戰方畢,聽聞皇城被破、江山易主,齊將軍率殘軍避入忘歸山。後為蔡、袁二人所害。

有女齊氏,昭昭、昭衍之母。

義子薛簡,前朝薛相後人。

潘铖,定國侯府嫡幼子。大周國破、江山易主,潘铖時任殿前司親軍都指揮使,護送前朝太子下至江南。而後詐死,攜美歸隱,暗中探尋長嫂下落。

妻鍾氏,前朝梨妃,有國色。

有一子,娶妻齊氏。生一女一子,即昭昭、昭衍。

——————————————————————————————

金甲紅衣竇家軍

竇嬰,顯國公,文武雙全。昔年隨太、祖戰天下,於兵馬倥傯之際亦能夠在帳中點燈讀書。其文韜僅稍遜阮伶,武略則遠勝趙、楊,因而備受猜忌。

建元初年,太宗登基後欲立蓋世功業以顯皇威,是以對遼強硬進攻,不意接連慘敗。

建元六年,太宗禦駕親征。初不敵,欲行避寇之策,然竇嬰力阻之。彼時北遼兵勢方張,太宗恐懼殊甚,而竇嬰則飲謔自如,一兵不損、寸土不失,保天子之南歸。然弄臣讒言,太宗深惡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