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說話要有分寸,以免造成誤會 2
聽不清楚與講不清楚
小史的身體一向不太好,有點瘦弱,也常精神不振,自然地,也就影響他的性生活。為了改 善自己的健康,小史就去找醫生。
“我看你也沒有什麼大毛病,隻是缺少運動罷了!”醫生檢查完後,告訴小史,“這樣子好 了,你每天練習跑步,每天跑十公裏,我相信你的身體就會變得像‘一尾活龍’一樣壯,也 能促進性愛生活!”
“真的哦?!”小史有點不敢相信。
過了兩個星期,小史打電話告訴醫生說,他每天都遵照指示,跑步十公裏。
“怎麼樣?有效嗎?身體變好了嗎?”醫生問。
“不知道!”小史回答說,“我現在已經快跑到台中了,離開家已經一百六七十公裏了。”
有一位旅客,晚上住在火車站附近的旅館裏。
一早醒來,發現睡得太遲了,趕快整理行李,趕搭火車。可是在一樓大廳歸還鑰匙時,突然 想起:吹風機、刮胡刀和手表,可能都還放在房間浴室內,忘了拿!
於是,他立刻告訴男服務生:“快,你幫我跑到五○八房間,看看我的吹風機、刮胡刀和手 表,是不是都還放在浴室裏。快,離火車發車時間隻剩下五分鍾了!”
男服務生一聽,來不及等電梯了,馬上從樓梯衝上五樓。過了三分鍾後,男服務生氣喘如狗 地空手跑回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先生,你說對了,吹風機、刮胡刀和手表,都還放在浴室裏,沒錯!”
有些人太憨直了,不知臨事變通,而缺少應變力和判斷力,隻是守本分地一個命令、一 個動作,叫人聽了哭笑不得。
“應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指出,人在麵對新的事物、環境、資訊或溝通對象時, 必須擁有應變能力,並具備較高的伸縮性和適應力,才能獲致有效的溝通。
如果應變能力差,不懂得看人臉色、不懂他人的話中話,或是不清楚別人真正的訊息涵意, 就可能造成“含混不清的溝通”(equivocal communication)。
一般來說,大人的思維係統比較複雜,也需要較強的應變能力;而小孩子的想法與思維卻很 簡單,有時候更是憨直得可愛、有趣。
有一個父親帶小兒子去吃披薩,但現做披薩總是要等十多分鍾。等到熱騰騰的披薩端出來後 ,女店員問小兒子:
“小弟弟,你的披薩要切成四片還是八片?”
小兒子想了想,一副聰明模樣地說:“我想切成四片好了,我吃不下八片那多麼!”
談到這裏,就讓我想起,以前聽老師說過一個故事:
一個醫學院的老教授,帶著一群醫學院的新生,在實驗室裏做實驗。老教授左手拿出一個透 明杯子,裏麵裝著八分滿的淺黃色液體。
“大家看清楚哦,這是一杯尿液!我們要當醫生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膽大心細,不能粗 心大意,也不能心存害怕!”老教授麵對所有學生說,“現在大家要跟著我的動作做, 也就是用手指伸入尿液杯子裏,然後再把手指放在嘴巴裏舔一舔!”
同學們被老教授的要求嚇住了,都互相看來看去,不知怎麼辦。怎麼第一次上課,就碰上這 種怪裏怪氣的教授?
此時,隻見老教授以身作則,將右手手指伸進尿液杯子裏,還特別攪一攪,然後拿出來,再 伸進嘴巴裏舔了一下!
同學們睜著大眼,看著老教授都已經親自“舔了尿液”,那學生還有什麼話講?於是,每個 同學也都按照老教授的話,用手指伸入尿液,再用舌頭舔一下。
全部同學都確實做完後,老教授笑著說:
“你們這些笨學生,我叫大家要‘膽大心細’,怎麼大家都沒有細心觀察?難道你們沒看到 ,我用右手的食指伸入尿液中,但是用中指伸進嘴巴舔一下,而不是真的舔‘食指’呀!”
是的,人必須“細心觀察”、“懂得變通”,不能人家怎麼說,就一成不變地盲目服從。所 以,必須聽清楚別人的話中話,看清楚別人的動作,再了解自己做的是否合宜。因此有人說 :
“悲觀的人,一直埋怨風向;
樂觀的人,一直期待風向;
隻有細心、積極的人,不斷地調整風帆!”
別讓負麵印象嚇跑對方
在麵對自己喜歡或重要的人物時,我們會借助穿著、打扮、說話語調、態度……做“印象整 飾”,以獲得別人的好評與肯定。但若不喜歡對方,也可能以“負麵印象整飾”策略,來嚇 退對方。
我們再以日立公司董事長許明傳遭歹徒綁架為例。當時許明傳被綁,雙眼被蒙住,手腳也被 絲襪捆綁,每天隻吃兩片麵包,所以三天後,當他被警方救出,出現於“午間電視新聞”時 ,蓬頭散發、胡子未刮、滿臉憔悴,並有恍如隔世的激動。
但是,許明傳在返家休息、梳整打扮後,西裝筆挺、神采奕奕地於“晚間新聞”中重新出現 。在養樂多董事長陳重光的陪伴下,許明傳麵帶微笑地接受記者訪問,表示人間親情的可貴 不是金錢可以換取的。
許明傳身著西裝領帶,滿麵笑容地談話,乃是一種“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 ,用來改變觀眾對他原先未整亂發、憔悴無力的印象。在人際交往中,“印象整飾”不時地 在你我的言行中出現,因我們經常選擇最利己的言辭、表情、動作或服裝,以導引他人對我 們有良好的印象。例如,為使初次見麵的朋友有好感,出門前特別梳妝打扮,並在談話中, 表現出十分淑女或紳士的模樣。有人為了獲得上司欣賞,談吐中不斷逢迎恭維、順服謙虛。 或是大大地自我展現一番,這些都是“印象整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