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堅持到底 1
堅持到底的人才會笑到最後,也是最成功的人。
1807年7月,拿破侖與俄國皇帝亞曆山大一世在提爾亞西特會晤。奧地利王後路易莎也來到提爾亞西特,想請求拿破侖把北德意誌馬格德堡歸還給奧地利。一見麵,路易莎王後先是讚賞拿破侖的頭“象愷撒的一樣”,然後她嫵媚而又大膽地向拿破侖提出歸還馬格德堡的懇求。她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拿破侖也不好當麵拒絕。但仍不能輕易答應,他沒話找話地讚美王後的服裝如何好看,想借此轉移話題。路易莎王後回敬了一句:“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要拿時裝作話題嗎?“她再次提出請求,拿破侖又用一些毫不相幹的話來應付她。路易莎王後再三央求拿破侖寬大為懷,態度謙恭而又誠懇,使拿破侖多少有些動搖。正在這時,奧地利西斯國王進來了,拿破侖的調子當場冷下來了。
在宴會結束時,拿破侖作了一個很得體的姿態,向路易莎王後奉送了一朵玫瑰花。王後靈機一動,脫口而出地說:“我可否認為這是友誼的象征,我關於馬格德堡的請求已蒙答允?”拿破侖早有所戒備,他用一句不著邊際的話把話題岔開了。路易莎王後沒有達到目的,黯然而歸。
毛病點撥: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該做出的讓步決不鬆口,同時又要做到行為得體,不失禮儀,這是一門高超的藝術,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靈活運用的,但你可以試著去用它。
獨品人生百態
沒有人可能替代你去承受去體味。這時你隻有去獨品人生百態,然而也正是在這獨品的過程中,你也被生活升華了。
我年輕的時候,曾經拜訪過一位聖人。他住在山那邊一個幽靜的林子裏。正當我們談論著什麼是美德的時候。一個上匪病著腿吃力地爬上山嶺。跪在聖人麵前說:“啊,聖人,請你解脫我的罪過,我罪孽深重。”
聖人答道;“我的罪率也同樣深重。”
上臣說;“但我是盜賊,還是個殺人犯。”
聖人說;“我也是盜賊也是個殺人犯。”
土匪說:“我犯下了無數的罪行。”
聖人回答:“我犯下的罪行也無法計算。”
土匪站了起來,他兩眼盯著聖人,露出一種奇怪的神色。然後他就離開了我們,連蹦帶跳地跑下山去。
我轉身去問聖人。“你為何給自己加上莫須有的罪名?你沒有看見此人走時已對體失去信任。”
聖人說道:“是的,他已不再信在我,但他走時畢竟如釋重負。”
正在這時,我們聽見土匪在遠處引吭高歌。
毛病點撥:所謂的聖人,就是那些能夠使你遠離錯誤的普通人。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不需他的人來援助的,就像痛苦和快樂。
直麵人生
隻有自己麵向現實的人,才會在獨立人生之路上行的更穩更快。
十年前的那個周末舞會,女孩子是繡發披肩、亭亭玉立的大二學生,她象一朵六月的新蓮在沸騰的舞池中,裙裙翩翩飛,飄逸而芬芳。
在目光的包圍和無休無止地旋轉後,她累了,坐在一起休息。
這時,一個男孩走過來向她微微鞠躬。伸出手。“我可以請你跳一舞嗎?”他彬彬有禮,像一個古代的王子,讓人不忍拒絕。
帶著一絲疲倦,她站了起來。當兩個人麵對麵地站在舞池中,靜等音樂響起的片刻,她突然發現。那個男生竟然比她似乎還接一點點。也許並不真的比鰱矮,但是女孩子覺得,如果哪個男生與她等高,那就已經是很矮了。“我比你還高哪!”女孩子輕輕悄悄地說,笑著,像小時候與小夥伴比高矮時得勝後的高興的樣子。其實是心無城府的,因為她從小便比身邊所有的朋友長得高,已習慣了在與他們的比較中驕傲地笑。但眼前的男孩子並不是自己的朋友,隻是舞會上偶爾邂逅的舞伴。女孩子立刻為自己的口無遮攔而後悔了。她的臉刷的一下紅了。
一切發生得太快了,男孩子有點不及防。稍稍愣了一下,臉上的笑還來不及褪去,新的一波笑意竟浮了上來。他不溫不惱地說:“是嗎?那我迎接挑戰。”
後麵四個字稍稍有點重。女孩子無語,歉意地笑,躲過他的目光,但卻有點緊張地捕捉來自他的信息。就見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胸,輕描淡寫的說:“把我所發表過的文章墊在我的腳底下,我就比你高了。”原來,他也有他的驕傲。
舞會後,他們成了戀人。
後來,因為陰差陽錯,他們並沒能走在一起,但是,女孩卻從來沒有忘記過他,沒有忘記當年在舞會上的那一幕情景,尤其是那兩句不卑不亢的話:“我要迎接挑戰。”“把我所發表的文章墊在我的腳底下,我就比你高了。”
毛病點撥:人要正視自己的生理缺陷,一個人心理的健康才是最大的富有。
我們不僅有腳,還有雙肩
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責任。實踐、磨練是最好不過的生動教材!
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2.5美元。在當時,12.5美元是筆不小的數目,足足可以買125隻生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男孩為難地說:“我哪有那麼多錢賠人家?”父親拿出12.5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後要還我。”從此,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掙夠了12.5美元這一“天文數字”,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羅納德·裏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毛病點撥: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來承擔,我們不僅有逃避的雙腳,我們還有承擔責任的雙肩。
人生唯一的選擇
肉體上的傷疤可以全愈,但心靈上的傷疤總會留下疤痕,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他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過了幾個星期,由於學會的控製自己的憤怒,小男孩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容易多了……最後,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雙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撥下一個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的所有釘子都撥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小男孩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婁中留下疤痕。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撥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麼兩樣。”
毛病點撥:要避免疤痕,最好的方法是先避免傷害,尤其要避免對別人心靈的傷害。
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客觀世界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不斷地前進,因此有誌者必須不斷地自強,不斷地更新自己。
正如文天祥所說“君子之所以進者,無法,天行而已矣。”
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10歲時,染上了猩紅熱,持續幾天的高燒,引起了嚴重的並發症,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聽覺,成了半聾。他默默地承受著孩子們的譏笑和無法繼續上學的痛苦。他的父親是個守林員,整天到處奔走。因此教他讀書寫字的擔子就落到媽媽身上。通過媽媽耐心細致的講解和循循善誘的輔導,他進步得很快。可是當他正在充滿信心地自學時,母親卻患病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邊r個隻有n歲的少年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這麼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頭上?他今後該怎麼辦?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L要有誌氣,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L”是啊!學校不收、孩子們在嘲弄,今後隻有靠自己了!
年幼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自學道路。他從小學課本、中學課本一直讀到大學課本,自學了物理、化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課程。這樣,一個耳聾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授指導的人,一個從未進過中學和高等學府的人,由於始終如一的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終於使自己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為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