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神棍
看到旁邊好幾個算命的老頭,卓非心中一動自己為什麼不做這個!算命隻需要動動嘴皮子,這簡直是最不花力氣卻又高收入的職業了。想到這裏卓非不禁大喜,連忙走向一個正在幫人算命的老頭攤位前。
這老頭年約六十,正裝模做樣的幫一個年輕人算命。卓非觀察了好一會,又換了兩位相師,不禁笑了起來。
這些算命的人除了不是用以前老套的周易學說的說給人算命之外,其餘的東西基本上和以前的算命師都差不多,靠的無非是察言觀色。
先摸準不同年齡層的心理特點,然後就是想方設法讓求算者多講話,聽出他的心思,又用模棱兩可的話去套對方的實情。最後當然是就是編造一些觸犯神靈的鬼話嚇唬對方花錢消災。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隻要沒有嚴重漏洞,一般相信算命的人不中招的還真沒幾個。
這些算命的騙術以前在網絡媒體上曝光的多了,卓非自然也有所聞。而他學過的商業談判技巧的課程中,亦有以算命為案例的課文。
了解這些後,卓非頓時自信滿滿。衛國流傳最廣的真微道主要經典《道典》自己也看過,熟記當然不可能,但胡侃一些術語倒不是什麼難事。而他大學輔修的經濟學課程中,消費心理學、商業談判技巧、推銷技巧這類課程,足以讓自己對付那些善男信女遊刃有餘!
最主要的是會來算命的人,通常都是缺乏自信的。對待這些看似神秘的東西多半抱著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即便亂騙一通,也很容易讓人相信!
大喜下,卓非匆匆離開為這些東西策劃起來。第一,當然是要有一套那些算命先生的行頭,最少也要看起來像個高人。第二是要化妝一番,否則以自己年輕的外表,讓人也難以信服啊!第三就是比較困難的了,要熟悉真微道相術。
可自己除了看過一本《道典》勉強記得一些術語,那裏懂這個?想了想,卓非幹脆決定“自創”一個新相術流派就好了。既然是自創,什麼不是由自己說了算?隻要不太違背真微道的教義,就可以自稱“上古真微道旁枝秘術”了!如此一來即使和別的算命師有不同的地方露出馬腳,也可以輕易圓慌。第四嘛,就是隨時準備好腳底抹油……
很快,卓非就買來一件長袍,又吩咐裁縫按照以前見過的道袍改了幾處地方。這一穿上,倒還真有幾分道教法師的模樣。雖然和真微道道袍不同,卻更顯示出“上古真微道旁枝”的秘感和與眾不同!
興衝衝的回到客棧,穿上道袍擺了幾個POSS,卓非洋洋自意:“有那麼點味道了。不過……手上似乎少了點什麼。拂塵?太難做了……對了,羅盤!”
羅盤是什麼樣子卓非沒有什麼印象了,隻在網絡電視的古裝劇中看見過,不過無所謂,亂做一個好了。他興奮的在外麵揀了一塊破木頭,用綁著的兩根筷子畫了個圓,然後用從千年前帶來的菜刀把木頭削成圓型。
菜刀其實非常鋒利,遠遠比他賣出的那把劍更鋒利許多,畢竟這可是鈦合金製品。在卓非那個時代也許隻能稱為切肉的菜刀,可在這時代,它的鋒利程度卻不亞於任何寶劍寶刀!還好因為賣劍時嫌價格低,就沒拿出來賣掉。
畫好圓形木頭後,卓非又簡略的在上麵刻了八卦的圖案。這樣還簡陋了一些,有刻了幾個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圖形。反正一眼看上去讓人覺得神秘就好。最後挖空圓盤中心,把指南針鑲嵌上去。
看著這個粗糙無比的羅盤,卓非臉上一紅。不過沒關係,單是羅盤中間那個讓這時代人覺得神秘無比的指南針,就足以讓人信服了。這時代也許有指南針,但卓非相信絕對不會有那麼精致的指南針。這時代科技太落後,指南針可能還是像古代大勺樣子的司南呢。
隨後就是招牌了。沒有招牌廣告,別人誰知道他是幹嗎的?這玩意簡單,竹竿撐起一個布條就好了。不過廣告詞倒是要花些心思。既要充滿神秘感引人注意,又要讓人明白是什麼意思。想了好一會,卓非決定取名叫“古真微玄學旁枝三卦張,每日隻算三卦”。
古真微玄學旁枝三卦張。“好名字!哈哈哈哈……”卓非又是一陣得意,廣告詞用足了消費心理學的竅門。用“古真微道玄學”的名頭來取得消費者的好奇和信任。而三卦張的意思是,每日隻算三卦的張大師。數量少才會讓人覺得好奇,並讓人覺得有實力,否則那敢誇這海口。
一切都搞定,卓非滿意的到來客棧大廳吃飯。這時天色已經很暗,可街道外麵卻人潮擁擠。
卓非拉住店夥計問道:“外麵幹嗎那麼熱鬧?”那夥計倒還算熱情好客,連忙解釋道:“這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咱們永寧的情人節可熱鬧了,晚一點就會有遊園。到時很多平常不能出門的姑娘們都可以上街尋找如意郎君了。客官的家鄉沒有這種習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