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趣味人體
司機為什麼會看見“幽靈”
在日本各地,經常可以聽司機說深夜開車遇到過“幽靈”,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麵就是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一個例子。一個夏夜,司機森重像往日一樣駕駛著卡車從倉庫林立的東京浜鬆町灣岸邊出發。森重是一名老練的卡車司機,專門行駛在東京一名古屋線上,10多年來從未出現過事故,他每周4次往返在這條公路上。這天大約剛過午夜12點30分,天上稀稀拉拉地下起雨來,一路上車輛稀少。2點20分過山北後,卡車駛入小山町川前鑿開的山路,往前左拐彎後再有六七千米就將到禦殿場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可是車剛一拐彎,突然前麵出現一個身穿白衣的少女,飛快地由左向右穿行,正在急駛的森重一看情況不好,立即跌下製動器,由於車速太快,車還是滑行了一段,猛地撞在公路旁為防止車輛墜落的護欄上。這時森重心裏十分緊張,肯定自己是壓了人。從駕駛室下來時,他兩腿打顫,邁著蹣跚的腳步折回到剛才女子出現的地方,可是那裏並不見那女子的蹤影。
東名高速公路的這個地段,曆來是事故的多發地區,而且事故都發生在淩晨2~3點,正好集中在午夜的時候。有不少司機說見到了“幽靈”,甚至在公路幹線巡邏的警察中也有人目擊到這類現象。
精神病院的精神分析醫生日向野春總認為這種事故顯然是司機的意識降低所致,他推斷是人處在發困狀態(一種腦的活動降低,臨入眠前的狀態)的緣故。他與日本公路幹線安全研究所所長加藤正明一起,曾在司機的頭上安裝電極,進行腦波調查的實驗。對12名受驗的司機,分別進行單人時駕駛4~5次,多人時駕駛10次的試驗行車。結果,確實發生撞上護欄的事故。再看那時他們的腦波正陷於發困狀態,即出東京,深夜2點左右來到離禦殿場高速公路出入口還有六七千米的拐彎處的司機,剛好腦的活動處在降低的節奏。
現在,已經清楚事故的原因是司機打瞌睡開車,但是他們看到“幽靈”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
據日向野春總的說法,有所謂“看到幽靈的條件”首先是地理的條件,連續單調的視覺刺激後,突然來到開闊的場所,則會出現“幽靈”。離開鑿開山路的拐彎地點,恰恰是那種典型。再如像古時候在露天深處的井邊或橋邊;近代,在長走廊盡頭的播音室、醫院的手術室、高層建築裏樓梯的休息平台等均符合這個條件,同時還伴隨著對空間的恐懼感。此外,還有所謂縮短視覺的下雨的氣象條件。
其次,每個人的腦的狀態也很重要。腦的功能低落時,容易出現“幻覺”。一般的腦功能降低是在肉體疲乏時,或者趕上睡意向人襲來的周期。“幽靈”深夜出現,與看到的人受睡意襲來的時間帶有很深的關係。再者,司機習慣駕駛而缺乏緊張感時也要注意。當然欲看見“幽靈”,除了那些條件外,還有外在誘發因素,例如柳枝的搖擺、燈籠之類的東西發光等外在的刺激。加之周圍不是完全一片漆黑,因此,也不能忽視心理狀況,如心裏潛在地存在著出現什麼的恐怖感。所謂恐怖,有極強的迎合性,所以,即使風吹柳枝,或寺院的鍾發出嗡嗡的響聲,也會引起幻想。
如果各項條件具備的話,你也可能會遇到“幽靈”出現。當然,這些條件涉及到地理環境、時間、氣象、人的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並非是人人都能趕上這樣的機會,所以,不像做惡夢那樣,每個人在一生中總能體驗到。
最難解釋的夢遊症
他並不覺得在深夜走出家門,可人們卻曾見他在街頭徘徊;她隻知自己躺在床上,可鄰居們清楚地見她在打水、掃地。
夢遊——睡眠中的無意識行為,是千百年來最難解釋的一種睡眠現象。
傳說法國大作家伏爾泰的一位朋友,他會夜間起床,穿好衣服,有禮貌地向根本不存在的“舞伴”鞠一躬,然後跳起舞來,舞畢又脫衣回到床上。
維也納的一位主婦會在熟睡中去大街購買東西。英國的一位農民會在熟睡中把獸醫請到家中來給牛治病。印度的潘達特·拉姆拉哈被認為是最著名的夢遊者之一,他曾經在一條崎嶇的小道上步行了16英裏,而他自己還沒意識到離開過床鋪。還有報道說,有位醫學院學生,常常深夜去解剖室啃咬屍體的鼻子,然後再回到宿舍酣睡。有一次“作案”時被人“擒獲”,才知他是個夢遊者。還有位女生,三更半夜獨自到解剖室屍體旁複習功課,可她自己卻不知此事。
據報道,北也門發生過一件真實而有趣的怪事。工人葉海亞在一次假死後於夜晚“醒來”,走出了家門。5年後,他的兒女在麥加城的旅店裏巧遇這位“死去”的父親,終於團聚。神經科醫生會診後的診斷是:葉海亞患有“假死後夢遊症”。
更離奇的是,秘魯有個“夢遊城”。此城名叫馬他尼,約有萬名居民。與眾不同的是,這裏夜深人靜,街上有許多人走來走去,有的還在表演,在跳舞。他們中的不少人是穿著睡衣的夢遊者。秘魯和許多國家的專家尚未找到“夢遊城”的秘密,隻能推測:可能與當地的地理特點有關,也可能是遺傳方麵的因素。有材料說:大約1~6%的日本人有夢遊症。
美國著名的睡眠專家、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思·克雷門聲稱:他花了35年時間,犧牲自己的睡眠,專門在夜間觀察人們的睡眠狀況,但他“觀察的睡眠者中卻沒有一個半夜起來行走的”。
然而,夢遊者確實是存在的。西班牙學者認為:許多7歲至9歲的孩子患夢遊病,這可能是孩子對家庭或學校的處境不滿而激起的一種“潛意識的反抗”。並說對這種病不必擔心,不管它也會好起來的;幾乎全部病人“一到性成熟期就痊愈了”。
夢遊者並不因為到處走動而跌倒、碰撞,最後又都能回到原先睡覺的床上。這怎麼可能呢?科學家推測:這大概是潛意識的“肌肉感覺”完成的。
夢境探秘
人都會做夢(有些動物也會做夢),都會與夢幻打交道。
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人都把夢看成是神靈的顯示,對夢解釋充滿著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直到19世紀末期,科學家弗洛伊德·弗洛卡裏等人提出,夢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和生理現象。從此以後,對夢的研究和解釋才進人了科學的殿堂。
奇異的夢境夢境內容從何來
為了研究夢的內容來源,科學家做了不少夢的實驗。
科學家有意讓受試的人員不吃飯、不喝水,在饑渴交加的情況下去睡覺,結果夢裏都出現了吃東西和喝水或喝飲料的情節,這意味著夢境內容與外來刺激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它們感到太饑餓大口渴,所以在夢境中出現了大吃大喝。
當受試人員正在做夢(用電子測試儀測出)時,科學家用冷水澆淋他們,然後用強光刺激,最後又播放一段音樂。等受試人員醒來後,隻有42%夢涉到水,幾乎沒有有關音樂的內容,更沒有強光。這個實驗顯示,做夢時外界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對夢境內容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夢中的色彩
一位專門研究夢中色彩的專家認為,夢的顏色與人的性格有關係。夢境中如果出現柔和的中間色調,他的性格通常比較穩定;如果夢中出現紅色、黑色等強色調,做夢人的性格一般容易急躁和發怒;經常夢見黃色、橙色等引人注目的色調,顯示做夢人有好出風頭的性格。
先天性盲人也會做夢是肯定的,不過他們的夢與亮眼人的夢不同,在夢中使用聽、觸、嗅三覺的映像,沒有視覺化。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各種色彩,所以不可能在夢中出現彩色的映像。
夢的內容雖然五花八門,但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好夢,或稱美夢;另一類是壞夢,或稱惡夢。在這兩類夢中,都有一些夢能給人聯想。
美國發明家伊萊亞斯曾發明過許多東西,但他有個很大的願望,想發明一種能代替手上縫紉的機器,但一直沒有成功。可是有一天夜裏,他夢見自己被原始上著人抓住,土著人命令他必須馬上發明縫紉機,否則立即處死。後來,土著人準備殺他,舉起明晃晃的長矛對他刺來,長矛的形狀很特別,每根矛尖上都有一個眼形的孔。當長矛就要紮入他的心口時,他被嚇醒了,但腦海中深深印下了帶眼孔長矛的形狀。在夢中長矛的啟迪下,他猛然醒悟到,過去一直困惑難解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那就是,縫紉機針的針眼位置應該在針尖,而不是針尾。
夢的“年齡”和“性別”
兒童、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由於生活環境、人生經曆、大腦發育等方麵,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別,他們所做的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年齡階梯”。
很多兒童在夢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東西、逛公園、或被關在一間房子裏,或夢見小鼠鎖在籠子裏,或和小貓、小狗在嬉戲。夢中這些小動物,實際上就是兒童自己的替身。那時的孩子還小,不能獨立生活,處處都需要爸爸媽媽或阿姨的照料和約束,因而在夢中會出現失去自由的內容。
除了夢中經常見到的種種小動物之外,還往往出現尿意,找廁所撒尿。筆者的一位堂兄,在幼兒時幾乎每夜出現尿床。當時聽伯母說,他夜裏常做尿急夢,總是不斷地奔跑尋找廁所。越急越難找廁所。有時找到了廁所,門卻關著。最後好不容易找到廁所撒尿,結果就撒尿在床上。
孩子上學時,受到學校生活和文化教育的影響,他們的夢境就變得開闊,常出現做作業、打球、散步、聊天等。
到了13~14歲以後,少男少女隨著身體的發育和心理的成熟,開始出現新的夢境內容。在男孩的睡夢中,出現更多攻擊性行為,經常做一些能表現自身力量的夢,如攀登高山、比賽奔跑、野外打獵、挑逗女孩、與人搏鬥;而女孩則夢見自己以母親的身份,去照料弟弟妹妹,有時夢中還流露出願意和男孩子呆在一起,進行交往。
中年以後,做夢會頻繁起來,夢境的內容與上述的年齡段也有很大差異。
夢中殺人
在惡夢中,最嚇人的是殺人。
1985年8月的一個晚上,英國凱特勒姆一家大商行的33歲推銷員科林·肯普,回家入睡後約兩個多小時,他突然夢見兩名日本武士在叢林中追殺他,一個武士手中拿著刀,另一個武士則舉著手槍。肯普拚命逃跑,武士拚命地追趕,終於在叢林邊緣追上了他,肯普絕望地掙紮,並將拿刀的武士絆倒在地,與對方扭打起來,這時,肯普見另一武士正端槍向他瞄準,肯普不知從哪兒來了股力量,掙脫持刀武士的糾纏,倏然站起,猛地向舉槍武士撲去,竭盡全力用手死死扼住那武士的頸部。另一名趴在地上的武士驚慌地從地上檢起那把掉落的手槍,隻見黑洞洞的槍口冒出神奇的硝煙,肯普被驚醒,隻覺得氣短心跳,渾身上下大汗淋漓。他急忙推躺在身邊的妻子愛倫,沒有一點兒動靜。他又拍打妻子的臉頰,也沒有反應。原來,愛倫已死了,她是被肯普在睡夢中活活扼死的。
神奇的夢遊
做夢幾乎人人皆知,而夢遊或許不少人還感到陌生。其實,古今中外都有夢遊的事實,雖然比起做夢者來說當然是少數,但眾多做夢者中,夢遊的人數也不少。這裏舉幾起近代夢遊的例子,人們就可窺見一斑了。
在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城郊區,有位農場主的一頭牛病了,但獸醫卻在遠離8千米的城中,他一時脫不開身,心中萬分焦急,可是第二天獸醫竟找上門來了,並責怪農場主為了一頭牛在前一天晚上深更半夜去敲他的門。當他弄清楚農場主是用夢遊方式來請他時,他被嚇得目瞠口呆,因為這位農場主非但能在黑暗中摸到門鈴按鈴,並且還對開門的仆人說:“對不起,半夜三更來打擾你們。”然後清清楚楚地說了來意和農場的地址後,再轉身回家。
中國也有夢遊者。浙江農村有一位村民在夜間夢遊時,將自己的一頭老黃牛牽到田裏耕翻泥土,然後又將牛牽到牛舍,自己回到床上睡覺。早上起來到田裏一看,感到十分驚訝,想是誰給我耕的田。
從上述這兩個夢遊事例來看,它們雖然所表現的夢遊行為方式不同,但是都有共同的特點:夢遊行為都條理清晰,與白天的事情相仿;夢遊者一旦醒來,可以說都對自己的夢遊行為記不起來;任何夢遊者無論在夢遊時碰到多少“波折”或“艱難曆程”,最終他們總是會回到自己的床上。
夢遊是科學事實,其原因何在呢?現在普遍認為,夢遊者在夢遊時是處於半睡眠的狀態,也就是說,這些人的頭腦中壓著重大問題,在半睡眠狀態中,頭腦失去了對機體的控製,因而機體可以不受頭腦節製而“自由行動”起來,而這些“自由行動”是一個夢遊者在白天完全清醒時,也就是說當他的頭腦能完全控製時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曾對這個問題研究了15年之久的美國心理和精神學家澤達爾·泰普利茨博士說:“有些人為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焦慮萬分,因而徹夜難慮,可是夢遊者則在夢中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他們的機體方麵是醒著的,而他們的感覺器官卻是部分睡著的。”
夢遊症能否防治
夢遊屬於一種疾病。為了防止夢遊症發作,許多夢遊者及其家屬采用了形形色色的消極辦法來進行“約束”。有的人在睡覺前將自己綁在床上;有的人鎖好房門,以防夢遊外出;有的人安裝了種種小裝置,一旦下床夢遊能弄醒自己;有的人在睡覺前把一串鈴套在脖子上,以便在夢遊行動時驚醒家裏人。令人驚奇的是,似乎夢遊症患者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幾乎都能熟練地用一種奇妙的方法來一一解開綁紮的繩子,找到開門的鑰匙,拆掉小裝置,拿去脖子上的掛鈴,所以任何防範措施都無濟於事。
美國醫學界把夢遊症分為“短期”和“長期”兩類,並且認為短期夢遊症主要是由於情緒上的波動而引起的。長期夢遊症的起因還沒有完全清楚,有的認為是先天性的,有的認為與血液有關,因此,至今還沒有特效醫治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