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菲爾比
投身諜海
1929年,年輕的菲爾比進入了著名的劍橋三一學院。當時,社會主義運動風起雲湧,菲爾比加入了劍橋社會主義者學會。在最初兩年裏,菲爾比按時參加這個英國工黨領導的學會。但是在1931年的大選中,英國工黨的慘敗使菲爾比對議會民主製產生了懷疑,思想上發生了重大轉折,開始接受共產黨的主張。在1933年夏天,也就是菲爾比在劍橋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他耳聞目睹了希特勒對猶太人慘絕人寰的暴行以及納粹分子對共產黨人的瘋狂迫害。他決定:為了人類的美好未來,必須犧牲一切,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1934年,菲爾比懷著滿腔熱情奔赴維也納,參加奧地利社會主義宥同政府的鬥爭。在此期間,他與一名堅定的女共產黨員,年輕的猶太姑娘莉茨·弗裏德曼結為伉儷。同時,他被蘇聯情報機關吸收為情報員,開始了長達30年的間諜生涯。
婚後不久,菲爾比偕妻子返回倫敦。為從事間諜工作,開始極力掩飾其共產主義傾向。菲爾比突然避而不見劍橋同學中的馬克思主義者,並在幾周內和原來所有政治上的朋友斷絕了往來。相反,曾經激烈反對過法西斯主義的菲爾比開始頻繁出入德國駐英國大使館,並於1936年和老同學蓋伊·伯吉斯一道加入了英德聯誼會。另外,菲爾比和伯吉斯還試圖用納粹的經費創辦一家以促進英德關係為宗旨的商業刊物。雖然沒有成功,但在商談過程中,菲爾比多次去柏林找納粹宣傳部和德國外交部情報處,獲得了一些最初的情報工作經驗。1937年,菲爾比和莉茨離婚,從而割斷了他同共產黨保持的僅有的公開關係。
漸漸地,菲爾比作為一名共產主義分子的印象在人們的大腦中逐漸消失了。
西班牙戰爭爆發後,德、意法西斯開始了武裝幹涉。菲爾比接到任務,要求他前往西班牙法西斯占領區,在盡可能接近要害的地方潛伏下來,菲爾比憑著和納粹宣傳部的關係,輕而易舉地成為《泰晤士報》駐佛朗哥軍隊的隨軍記者,並以這個身份經曆了這場悲慘戰爭的全過程,這一經曆更加堅定了菲爾比的共產主義信念。
菲爾比似乎在各方麵都是天才,他以《泰晤士報》記者的身份,被佛朗哥親自授予勳章。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一發炮彈正好落在菲爾比乘坐的敞篷吉普車上,車上的人都被炸死,但有一個人毛發無損,那就是菲爾比。“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菲爾比的所作所為,自然遭到以前的朋友們的誤解,甚至咒罵。菲爾比為此十分痛苦,但也隻有默默地承受這一切。當然,他也有忍不住的時候。一次,一名曾向菲爾比表示惋惜的老朋友,在幾個月後突然接到莉茨的一個電話,轉達了菲爾比的口信。口信說:“不要被表麵現象所迷惑,我完全是原來的我。”這個話裏有話的口信隻是在追溯往事時才得以披露。
漂到中流
在西班牙期間,菲爾比一直在等待時機,以便打入英國特務機關,他甚至產生了這種預感。但令他失望的是什麼也沒有發生。
“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一個化名唐·朱略的德國情報官員馮·奧斯頓少校對他產生了興趣。他和菲爾比經常出沒設在布爾戈斯市一個修道院內的德國軍事情報局總部,並對他講解屋裏牆上那布滿普通彩色圖釘的巨大地圖。這樣就便許多情報源源不斷地流入克勃格的檔案庫。
有一年左右,奧斯頓少校似乎一直毫無目的地邀請菲爾比一起吃飯、喝酒。過了一段時間,少校終於透震了他的真實興趣:他希望菲爾比將他引薦給一位女士。菲爾比滿足了少校的意願,孰料他向這位女士提出摘間諜活動和無恥的性要求。這位女士十分憤怒,拒絕了他兩方麵的要求。於是,少校與菲爾比的關係迅速冷淡下來。
雖然菲爾比未能迅速打入西方情報機關,但他的工作成績無疑是出色的,並因此受到嘉獎。菲爾比清楚地知道,他的實習階段結束了。經過西班牙戰爭的洗禮,菲爾比已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蘇聯情報人員。
由於嚴格的新聞檢查和采訪限製,菲爾比發現弄到情報很難,於是離開了《泰晤士報》。在一位朋友的安排下,他與曾任教於劍橋大學的弗蘭克·伯奇先生進行了一次充滿希望的談話。弗蘭克當時負責皇家密碼研究所,專門破譯各國密碼。但這位固執的老先生認為密碼研究所缺乏高薪職位,而以低薪聘請菲爾比這樣的劍橋高材生是不適宜的。所以無論菲爾比怎樣請求,他還是拒絕了。
可是沒過幾天,在國防部一名上尉的安排下,菲爾比與瑪喬麗·麥克瑟小姐進行了一次“談話”。談話是在一家飯店進行的。雖然菲爾比一直未能弄清她的身份,但她的言談舉止有著一種明顯的權威性,這預示著她可以給菲爾比一個“有意思”的職位。菲爾比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令麥克瑟小姐大為讚賞。在他們分手時,麥克瑟小姐要求菲爾比幾天之後在同一地點同她再次會麵。
第二次會麵,麥克瑟是同菲爾比的老友蓋伊·伯吉斯一起來的。伯吉斯也是蘇聯間諜,已於1939年1月打入英國秘密情報局(M16)由於伯吉斯在場,菲爾比增強了信心,又極力表演了一番。後來伯吉斯告訴菲爾比,這一切都是浪費時間,因為英國情報局機關早已決定錄用他。
菲爾比偽裝得如此巧妙,以致他跨人秘密情報局大門的時候,竟沒有一個人擔心他的思想傾向。後來得知,對他的曆史進行的唯一的調查,隻是例行公事地詢問了一下負責反諜情報工作的軍事情報五處(M15),對方查了一下檔案後告稱:“沒有問題”。菲爾比巧妙偽裝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連菲爾比自己都對如此輕易被錄用而感到驚訝,以致於在剛開始的幾周裏,他有肘覺得自己根本未達到那個“真正的內層”。好像在某個陰暗的角落,還隱藏著一個真正秘密的有權力的機構。
嶄露鋒芒
秘密情報局是負責收集情報和進行海外活動的機構。菲爾比最初在D科(破壞行動科)工作。D科因英文中“破壞”一詞以字母D開頭而得名,不久,菲爾比因工作出色,調到第五科任伊比利亞組組長,主管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英國情報工作。
1942年初,菲爾比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華,在他的領導之下,英國情報機關成功地識破了德國軍事情報局密碼機的秘密,截獲的德國軍事情報局的電報數量與日俱增。這種全麵偵聽的做法使英國情報人員得以津津有味地窺視德國情報官員的私生活。
在全麵掌握德國軍事情報局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活動情況後,菲爾比開始為如何利用這些情報而苦思冥想。僅僅抓幾個間諜是不夠的,菲爾比決定利用這些情報去搞一個富於想象力的行動。他認為完全有可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情報,對敵人在西班牙的基地進行破壞和幹擾。
當菲爾比獲悉德國人要在直布羅陀海峽安裝一套偵察夜間通航情況的設備時,他決定采取行動。後來,他又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外交途徑,他要看一看德國軍事情報局駐西班牙工作站得知他們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時的那種震驚的情形。
果然,在英國駐西班牙大使向佛朗哥提出抗議之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於佛朗哥當時偽裝中立,不便偏袒德國,因而在那兩三天之內,馬德裏和柏林之間一直在驚慌失措地互拍電報,采取各種各樣的應急措施,甚至還有一份報告說德國駐馬德裏使館的一些煙囪在反常地冒煙,他們可能在焚燒與此有關的文件,最後,柏林下達最高指示——行動必須完全停止。
菲爾比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博得各方的信任,青雲之路已經鋪在他的腳下,隻待時機罷了。
鑽入核心
菲爾比在辛勤工作,在反對共產主義的最大敵人法西斯主義時,並沒有忘記他的真實目的——為蘇聯搜集一切情報。
由於第五科科長考吉爾的無拘無束,第五科的人員經常互相開玩笑,人們非常容易知道別的同事在做些什麼,這為菲爾比提供了廣泛的活動餘地。他自告奮勇每個月在秘密情報局百老彙大樓值一兩次夜班,這是一項很有用的工作,因為每個晚上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報。更重要的是,百老彙值勤官員有一個對他來說特別重要的文件夾,裏麵有國防部通過秘密情報局拍給英國駐莫斯科軍事代表團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