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合理膳食與養生
藥療不如食養
古語說:“民以食為天”,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俗話也說:“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不言而喻,沒有食物充饑,人就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就不能維持生命,就不能生長發育,更談不上延年益壽。食物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可以說婦孺皆知。
民以食為天,重視飲食文化,以飲食來補養身體,保持健康,或用飲食補養法使病人盡快康複,這在世界傳統醫學中都是具有共同性的。祖國傳統醫學裏就有“藥療不如食養”的提法。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是人體運行、吸收營養的重要器官,食物是供給人體營養的來源。所以,人的日常保健要著重照顧脾胃,調攝飲食。
根據季節氣候來安排飲食
天有四季,日有黑白,地分東西南北。氣候、季節的變化人們各方麵的關係都十分密切。根據季節安排飲食,這就是天人相應的原則。
一般來說春季宜升補,夏季宜清補,秋季宜平補,冬季宜滋補。中醫傳統主張認為,秋冬需養陰,春夏需養陽。
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人們冬天多無事,需靜養;養陰可降低新陳代謝,使儲存大於消耗,對夏天的損失進行調整修補,儲備能量等春夏消耗。而且陰能轉陽,陰足才能持久抗寒。春夏季機體新陳代謝加快,飲食中生冷食物較多,陽氣外溢,較易損傷,所以要養陽。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與古代農業社會不一樣,冬天不是靜養休息,而是一年四季不停地忙於工作,參與競爭。
所以,現代人喜歡秋冬補陽,抗寒、增強活力,而夏天多補陰,清熱、降火。
具體地說,人受到春夏秋冬四季氣候、東南西北地理變化,以及生存條件狀況、飲食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這在飲食宜忌方麵,同樣也要綜合考慮,因時因地製宜。比如,炎夏之季,適宜服食清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的食物,忌吃溫熱上火、辛辣肥膩、香燥損陰食品。到了寒冷的冬季,又宜多吃溫補助陽之物,忌吃生冷大寒之品。北方天寒,宜吃溫暖,南方多火,宜吃清淡。
一般情況下中老年人還是冬天以靜養為主,適當補陰,夏天注意適當補陽為好,這符合生物鍾規律。因為老年人生活自由度大,自己易掌握,而年輕人社會競爭激烈,不能自主。民間常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冬天人活動少,消化功能差,易內熱鬱積,蘿卜微涼,可健胃消食,清熱解毒。夏日生冷食物多,易損脾胃,生薑微溫,有暖胃腸、解毒等作用。但要注意,補陰補陽還是要以機體狀況為依據,季節是考慮的其次因素。
整體原則看飲食
所謂整體原則觀念,是指人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其各個組織器官之間在結構以上是緊密聯係的,在功能活動上是密切協調的,在病理變化上,是相互影響的。絕不可隻看局部,不看整體。
比如,在生理上,肝開竅開目,瞳仁屬腎,肝腎同源,腎水能滋肝木。在功能上,肝藏血,腎藏精,目得血而能視。在病理上,肝腎不足,容易形成目暗夜盲。
所以,雖然是夜盲暗目,視物昏花的眼睛局部病症,在飲食宜忌上則宜吃具有補益肝腎,養肝明目作用的豬肝、雞肝、桑葚、枸杞子、首烏粉、黑芝麻等食品,而忌吃辛辣香燥,助火傷陰的刺激性食物。
飲食宜人有選擇
我國古代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蔬為充”。其內含說明了以下兩點:第一,每種食物都各有作用,不能互相代替,飲食要多樣化,食不厭雜。第二,多種糧食作物和多種蔬菜是生存的基本食物或主食,而肉類和水果是補益於健康、強壯的輔助食物。
既要了解食物的性味歸經及功用,又要考慮到自己身體素質、性別年齡、疾病屬性而有針對性地選擇飲食的宜忌。這就是因人因病、辨證擇食,這就叫飲食宜忌的辨證觀。舉例來說,凡屬陰虛體質者,宜吃具有滋陰生津作用的清補食物,忌吃香燥溫熱的上火溫補食品。而陽虛體質適宜吃溫熱補火的溫補食物,忌吃大寒生冷的損陽食品。健康女性在月經期間切忌服食寒性涼性食物和各種冷飲,男性陽痿之人又適宜吃些溫補壯陽之品。最常見的感冒患者,若屬風寒感冒,則適宜吃些辛溫散寒的生薑、蔥白、紅糖、紫蘇等食物,屬風熱感冒時適宜吃些綠豆、薄荷、菊花腦、荷葉、金銀花等涼性食品。
了解食性,科學搭配
所謂的食性指的是四氣、五味、升降浮沉、食物歸經和配伍禁忌等。四氣又稱四性,指食物的寒熱溫涼四種屬性。其中,涼與寒類同而次於寒,溫與熱類同而次於熱。另一種性質平和者稱平性食物。一般來說,寒涼食物如苦瓜、西洋菜、西瓜、雪梨、綠豆、豆腐、莧菜、白菜、青瓜、蓮藕、柿餅、兔肉、田雞、甲魚等,多具清熱、瀉火、解毒作用。溫熱食物如酒曲、生薑、大蔥、韭菜、、胡蘿卜、荔枝、紅棗、飴糖、砂糖、狗肉、牛肉、鹿肉、雞鴨肉、鯽魚、海蝦等,多具有溫陽散寒作用。平性食物如粳米、糯米、黑豆、豇豆、黃豆、山藥、南瓜、花生、豬肉、銀魚等對熱症和寒症都可配用,尤其對那些虛不受補、實不敢瀉的病人更為適宜。
根據身體情況安排飲食
傳統醫學用陰陽來將人體劃分,熱為陽、冷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快為陽,慢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火為陽,水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等等。陰陽對立,陰陽依存,陰陽消長,陰陽轉化,陰陽衍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平衡。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就會導致疾病。食物也有陰陽,食物可以調節人體陰陽。例如,當機體心率快、血壓高、新陳代謝強、興奮性高,自己難以控製時,可以認為陽大於陰,陰陽平衡失調,需要食用一些補陰食品。如果心率慢、血壓低、新陳代謝弱、興奮性低、精神不振,可以認為陰大於陽,陰陽平衡失調,需食用一些補陽食品。但有時也要看具體人,有人虛不受補,要陰陽雙補,細細調養;有人則因實瀉之,才能保證陰陽平衡。
五髒平衡腎為本
傳統醫學認為,人體有心、肺、脾、肝、腎五髒,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其心與小腸相表裏,肝與膽相表裏,脾與胃相表裏,腎與膀胱相表裏,肺與大腸相表裏。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本(火克金生土,金克木生水,水克火生木,木克土生火,土克水生金)。傳統醫學還找出了食物與人體髒腑的對應關係,根據不同髒腑功能情況,調整飲食。如肝陽上亢,可以吃蛇、甲魚、蟹等清熱去火入肝的食物。
再如,老年婦女多有腎陰不足,用枸杞則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老年男性往往腎陽虛,則可用黃鱔、動物鞭補腎陽。髒腑功能多采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緩和一點即“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根據上述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關係)。平常多采取“強腎健脾”的進補原則,因為腎為人之本,脾主吸收運化。
以髒補髒
中醫以及民間習慣運用動物的內髒來調理補養人體內髒虛弱之證,如以肺補肺,以心補心,以腎補腎、以腦補腦等,已經有了相當悠久的曆史。唐代醫學家兼養生學家孫思邈發現動物的內髒和人體的內髒無論在組織形態還是在生理功能上都十分相似,他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食養食療經驗,創立了“以髒補髒”和“以髒治髒”的理論。
采用“以髒補髒”的辦法,可達到增加營養、又補充受損髒器的物質和功能的作用。動物腦富含腦磷脂,常吃魚頭、雞頭之類對增加腦細胞功能頗為有益。再如,生薑主入肺、胃之經,核桃主入肺、腎之經,蛇入肝經等,他們對這些髒器功能有調節作用。
五味有講究
五味指食物的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另一種其味不偏不倚的食物稱淡味。《內經》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牌,是謂五入”。酸味食物如青梅、石榴、山楂等,有收斂固澀、澀腸止瀉作用。苦味食物能燥濕、清熱、瀉實。甘味食物能補養身體、繆和痙攣、調和食物性味。辛味食物有發散、行氣止痛作用。鹹味食物能軟堅散結、滋潤潛降。淡味食品能滲利小便等。實踐證明,飲食療法中有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腎病忌鹹味、脾胃病忌甘酸;孕婦老幼宜淡味、熱性疾病宜苦味、清瀉宜淡味、滋補宜甜味之說。
鍛煉與飲食相結合的原則
傳統體育鍛煉也是重要的古代養生文化。體育不單純是一招一式,還解決心理問題,重要的還包含保健飲食文化內容。如靜功要求吃素食和行氣寧神的食品等。動功中的擊打對決等,都需要吃有助於體例恢複,肌肉發達的食物。
中醫飲食養生的傳統禁忌
食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學說,是中華傳統飲食宜忌的重要理論依據。中醫認為飲食物的養生調理作用,絕非專指珍奇美味,也不隻是講“營養素”有無多寡,而是根據病證、病位、病性和病人年齡性別、身體素質類型及四季天時、地理因素,結合食物的性味歸經的理論,來分析並選擇食物的宜與忌。這種豐富多彩、辨證科學的飲食宜忌觀,在近代營養學和西醫理論中是沒有的。
但是,飲食養生中,也有應禁忌的注意事項。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注意飲食禁忌,在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經驗。漢代以前有《神農食忌》、《黃帝雜飲食忌》;東漢時期,張仲景《金匱要略》有“禽獸魚蟲禁忌並治”和“果實菜穀禁忌並治”,提出了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後世進行了廣泛的實踐,逐步有所發展。如果饑飽失常、飲食不節,就會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內經》認為,人能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飲食有節”。“節”就是節度與控製,要求吃飯時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過饑過飽,不過冷過熱,不暴飲暴食,食物的種類要調攝合理,不偏食,不零食等。如不知節製飲食,就會生病。《靈樞》中說:“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素問》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說的是食無定時無定量,經常饑一頓飽一頓的害處。《內經》還認為,過食肥甘厚味,容易產生內熱,甚至會引致癰疽瘡毒;過冷過熱,不僅傷害脾胃,還能傷肺;偏食偏嗜,不僅會引起多種疾病,甚至會影響壽命。
《素問》提醒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並且告誡人們要“飲食有節”,“謹和五味”。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經常保持人體“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如果饑飽失常、飲食不節,就會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內經》認為,人能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飲食有節”。“節”就是節度與控製,要求吃飯時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過饑過飽,不過冷過熱,不暴飲暴食,食物的種類要調攝合理,不偏食,不零食等。
如不知節製飲食,就會生病。《靈樞》中說:“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素問》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說的是食無定時無定量,經常饑一頓飽一頓的害處。《內經》還認為,過食肥甘厚味,容易產生內熱,甚至會引致癰疽瘡毒;過冷過熱,不僅傷害脾胃,還能傷肺;偏食偏嗜,不僅會引起多種疾病,甚至會影響壽命。《素問》提醒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 精神乃殃”;並且告誡人們要“飲食有節”,“謹和五味”。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經常保持人體“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中醫傳統飲食宜忌的四大理論
發物的種類與治病原因
中醫所謂“發物”,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誘發舊病,加重新病。在祖國醫學中,認為“發物”是能引起人體陰陽平衡失調,誘發和加重某些疾病之物。凡食性與病性相同者,皆為發物,就是說寒性食物誘發和加重寒證,熱性食物能誘發和加重熱證,所以皆可認為是發物。在現代社會,“發物”的範圍較廣,有的甚至擴大化了。
發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動氣之物:如比目魚、春芥等多食動氣,凡氣滯諸證忌之。
(2)動血之物:如慈姑、胡椒等多食動血,凡失血諸病忌之。
(3)積寒之物:如蚌、螺、西瓜、鮮柿等,多食寒中,凡脾胃虛寒者當忌之。
(4)發風之物:如春芥、蝦、蟹、鵝等,多食發風疾,凡外感未清,瘡瘍痧痘,咽疼目赤者忌之。
(5)發熱之物:如薑、薤、韭、羊肉、香菇、川椒、胡椒、辣椒等,多食發熱,凡陰虛內熱,痰火內盛,津液耗傷者忌之。
(6)助濕之物:如海鮮、羊脂等,多食助濕生痰,凡脾虛泄瀉者忌之。
發物的種類多,範圍廣,但從發病機理來看,可分為以下幾種致病危害。
(1)激素誘發:如豬頭肉、公雞、羊肉、老鵝等中含有大量動物激素,即令在煮熟之後,其合成激素的基本物質仍然存在,進食之後,道人體的內分泌,或血管、神經係統有激發或興奮作用。一些與上述係統有關的疾病則容易被誘發。
(2)致敏引發:許多蛋白質食物,如畜禽、魚類、海鮮、蛋、奶和某些蔬菜、水果均含有較多的生物活性物質,進入人體,往往作為過敏原,而引發變態反應性疾病,這些食物,實際上也是發物。
(3)刺激促發: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蔥、薑、韭、蒜、胡椒等,性味辛辣,對腸胃和機體有刺激性,對熱性病,出血性疾病,各種炎症如瘡、癤、癰、腫有加重病勢,促發炎症的作用。一些飲料如濃茶、咖啡、酒類,能興奮神經,對神經係統疾病往往有誘發作用。
根據民間習俗和《隨息居飲食譜》等一些文獻資料歸納起來,常見的發物有豬頭肉、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雞肉、雞蛋、鵝肉、鵝蛋、鴨蛋、野雞肉等肉類;有鯉魚、鰱魚、鱒魚、鱭魚、鮑魚、白魚、黃魚、烏賊魚、鯧魚、鰣魚、鱸魚、鱘魚、鯇魚、章魚、比目魚、黃鱔、蚌肉、蜆肉、鰷魚、帶魚、鱅魚、蝦子、蟹等水產類;有香椿頭、芸薹、芫荽、芥菜、菠菜、豆芽、萵苣、茄子、茭白、韭菜、竹筍、南瓜、慈姑、香蕈、蘑菇等蔬菜;有桃子、銀杏、芒果、杏子、李子、楊梅、櫻桃、荔枝、甜瓜等瓜果;有蔥、椒、薑、蒜之類辛辣刺激性調味食品;還有菜油、黃大豆、豆腐、豆腐乳、糟、酒釀、白酒、豌豆、蠶蛹等;有時還將葷腥羶臊之類食品一概視為發物,特別是在患有瘡瘍腫毒,或慢性濕疹皮炎之類皮膚病人以及過敏性疾患者,發物忌口更顯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