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的朋友(三)
友情無價
帶著一顆破碎,孤獨的心蹋上了一座陌生的城市裏。 討厭了和親人在一起的感覺,隻想一個人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好好把自己藏起來,好好過一回自己的生活。
剛到那座城市的時候,剛好有個已經好幾年沒聯係的小學同學雁在那裏,她幫我介
紹到她那裏工作。我每天一個人上班一個人下班,下班後就一個人躲在我自己的小天地裏,折紙鶴、看書。我被別人看成是一個有自閉症的人。但我無所謂,依然我行我豎。在別人麵前我把自己保護的很好,我不會主動去和別人說話,也不苟言笑。 雁和她妹妹也經常去找我玩,但大多數的時候我還是把自己關起來,我的心裏也從未對她們說過。直到有一天我們在天台,她把她們家的故事都說給我聽之後,我才在她們麵前卸掉那虛偽的麵具。 她說她們家本來挺好的,但是她爸爸卻在外麵跟別的女人亂混,她媽媽曾為了這事自殺過,說著說著我們都哭了。從那以後每當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我都會找她們姐妹兩個聊天,在她們麵前我可以無所顧慮的哭,她們兩個也對我特別特別的好,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我們三個在一起。別人都感到奇怪,我們三個的性格完全不同怎麼會走到一起的。的確我憂鬱,雁平和,利(雁的妹妹)開郎。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的奇怪? “從你走後心憔醉,白色油桐風中紛飛,落花隨人幽情,這個季節,河畔的風放肆拚命的吹,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有次我心情不好,突然聽到上麵在放這首歌,當我看向利的時候她在衝我笑,她說“我知道你最喜歡這首歌了,看你今天心情不好我也不知道該怎樣勸你,隻有放你最喜歡的歌了,怎麼樣,心情有沒有好點。”我也笑著點了點頭。當我轉過頭的瞬間眼淚已不自覺的流下。 朋友是什麼,不就是在你寂寞的時候來陪你。在你傷心的時候聽你訴苦陪你流淚的人嗎? 人生路上因為有了她們的關心我不再感覺孤單和寂寞。 0
我的朋友
霞和波是我內心深處最好的朋友,我們有將近20年的交情,在這20年裏,我們一起瘋,一起笑,一起經曆著我們這個年齡所該經曆的一切。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無所不談,無論談什麼,我們也無所顧及。如今,我們也都各自成家,而且也兵分三路,但我們依舊關係密切,感情深厚! 平時我們在各自的地盤分別忙碌著,可一有了事,我們便呼之既來,(當然是在網上)向對方痛快淋漓的訴說著心中的喜怒哀樂,對方每每也於積極的態度參與,而且會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每次談完遇事人也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不然,有時真是身在其中而不知其味。 前段時間我和老公鬧矛盾,原因是我們過年回老家,老公和他 以前要好的一女同學聯係上,而且瞞著我兩人不斷的發短信,打電話。這事是我無意間看老公手機才發現的。我當時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說他和那同學十幾年沒見了,偶爾得知號碼,聯係上後又知道她由於老公有外遇,過的不太如意,所以就多了幾份關心,無形中也就多打了幾個電話,多發了幾個短信。這事聽起來雖然能理解,但我還是醋意大發,跟老公大吵大鬧,而且揪住一些小節不放,非讓他說出個所以然不可。不過,我也是真的難過,同時也很委屈。這時候我的倆死黨便派上了用場,我一一的向她們哭訴,結果是她倆的話讓我清醒了許多,而且在她倆人的安撫下,我的心情一天天好了起來。 和老公鬧騰的那兩天,心裏難受,無意間發現了“好心情美文站”這個網站,看了幾篇文章,覺得真的很美,這裏的文章不僅語言美,而且啟迪性很強,大多也都是身邊事,讀了真的有很多感悟。於是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寫在裏麵,隻是抱試試看的態度,沒想到還真發表了,當時的喜悅之情真是溢與言表,能跟我共同分享的當然少不了我這倆個好朋友。我第一時間告訴了她們,她們在向我表示祝賀的同時,也都迫不及待的要躍躍欲試呢。
說實話,我真慶幸有這樣的朋友陪伴我,有時她們對於我的作用真的是親人都無法取代
的。無論在我高興還是在難過的時候,想起她們,心裏都是暖意盈懷。 謝謝你們!我的朋友!
友誼是一種財富
友誼是用時間的線串起的珍珠項鏈,友誼是人生的四季適時綻放的鮮豔的花朵,友誼是一杯曆久釀製的芬芳的美酒。很難想象沒有友誼的人生如何能夠多彩多姿、快樂幸福? 寒假了大年初二的下午,我接到一個電話,同學要在初三到我家裏看我。這個電話,讓我激動不已,浮想聯翩。她是我初中同學同桌,我們已有二十年沒有見麵了,也有二十年沒有聽到她的聲音。 記憶把我帶到二十多年前:一所重點中學裏,紅瓦的騎脊房是我們的教室,教室前是一排合抱的大楊樹,幾排教室後麵是我們的操場..我和她並肩坐在教室裏聽課、寫作業,一起在大楊樹下跳皮筋,一起在操場打排球,一起在跑道上散步談天。我們倆是最好的朋友,可以說三年時光,我與她形影不離。 那時,還有兩位複習生常與我倆一起玩,她倆是同桌,就坐在我倆前桌。而這兩個朋友與我一樣,後來也當了老師,也在縣城安了家。何不也把她倆邀到我家,四位好友一敘青少年時代的快樂時光? 我熱情地邀請了我的朋友並她們的愛人,客人們如約而至,一人不少。男主人熱情地招待男客人,我們姐妹四個則暢談著我們快樂的往事。一位同學居然大聲背誦了我當年一篇作文的整個段落,並且還清楚地記得老師給我打的九十四分的“四”如何打了個鉤,還學老師讀我作文時的腔調,而這些,我卻印象全無。我們還共同回憶我的同桌,她有股子鑽勁兒,越是難題越不肯放過,有時下課了,我們叫她玩去,她說“不去,不去,我非把這道題解出來不可。”我們前桌的兩個呢,因為是複習生,壓力大,學習特別踏實,勤學好問,成績優異。 其中一個說話特大人氣,又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同桌和我私下叫她“馬列老太”..我們還記起了,二十來年前的正月十二吃的一頓大餐。我們三人相約去我同桌家,在那受到了極其熱情的款待:先吃餃子,再吃炒菜、喝飲料,待二頓,這是中國傳統上最隆重的待親戚的禮節呀,而待得卻是三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啊!那滿滿一大桌子的菜,那我同桌的哥哥從天津帶回的一道菜,那味道,那芳香,至今想起還溢滿我的齒頰.. 沉浸在同學聚會的幸福裏,我醉了好些天,忍不住又組織了一次朋友聚會。我邀請了剛上班時一起工作的四個好朋友及她們的愛人和孩子,四人中有一個是我高中時的同桌,現在我女兒的班主任。客人們全數如約而至。這又是一個幸福的聚會。暢談當年,我們四個充滿活力朝氣的單身女子,滿懷對工作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諸多往事,幾多感慨,歡聲笑語,酒杯叮當。望著孩子們,每個大人的眼神裏,滿是慈愛,滿是祝福,滿是期待。 一位朋友的愛人說,“某某,你組織的這個聚會太好了,“五一”吧,我組織,我們四家人再聚會!”“好啊,下次,我組織”,“我吧!”大家爭先地呼應著。 初中同學會,見證了青少年時代的美好時光;高中同學會,見證了青年時代的美好時光;而不同圈子的聚會聯起來,會見證人生不同時空的幸福與美好。 如此想來,友誼真的是一筆巨大財富呢,它能有效地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
鞋的故事
我患腳氣有一段時間了,用了幾種藥,總不見斷根,三番五次地複發。母親知道了,說:“你成天穿皮鞋,悶的。皮鞋不養腳呢。現在我眼睛不好,納不了鞋底,要不然再給你做一雙布鞋。”母親說完歎了口氣,似乎有些歉疚。聽了母親的話,我心窩裏情不自禁地湧出一股暖流,緩緩地淌著,將記憶中那些無法抹去的影像一一翻騰出來。 母親是個瘦小而精力充沛的女人。其實她身體一直不太好,血壓偏低,有心髒病,但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為了我們姐弟四人上學讀書,每一天,母親的勞動都排得滿滿的。母親白天的勞動,給我的印象不深,盡管我知道她很辛苦;惟獨母親夜夜在燈下納鞋底的場景照片一樣烙在我的心壁,至今仍記得十分清楚。 那時家中點的是十五支光的電燈,昏黃的光夢一樣朦朧。停電了,就點煤油燈,屋子裏更加朦朧。母親將碎布片用漿糊粘在一起,一層層地疊起來納千層鞋。母親坐在矮凳上,手拿著鞋底,右手捏著長長的鋼針。母親用戴在中指上的頂針將鋼針用力穿透厚厚的鞋底,一針一針細心地納著。每納幾下,母親就習慣性地將針尖在頭皮上蹭蹭,讓針尖變得更滑。母親的動作柔和優雅,像在編織優美的舞蹈。 屋角裏的紡織娘在叫,門前泡桐花在夜色中綻開。這樣溫馨的夜晚,我常常趴在母親的腳邊睡著。母親便放下手中的活,抱我上床;替我掖好被子,母親又坐回矮凳上。風從窗戶裏鑽進來,燈光的晃動中,母親勞作的影子在牆上被拉得老長。 不知要花多少個夜晚,母親才能納好一雙鞋底。每納好一雙,母親就會伸伸酸痛的腰,用手指在鞋底上撫摸。成千上萬根麻線將鞋底繃得結結實實。有時候,母親還會將納好的鞋底給隔壁左右的大嬸欣賞。大嬸們稱讚鞋底納得針腳密,針線齊,說你們家的孩子可真有福氣,穿上這樣厚實的鞋,那腳才叫享受呢。這時,母親滿是皺紋的黝黑的臉上就露出舒心的笑。 一雙雙鞋底在我的睡夢中完工了,母親卻不得停歇,又忙著做鞋幫,將鞋幫用麻線牢牢地上在鞋底上。往往等第二天早上我睜開眼,一雙嶄新的透著母親體溫的新鞋就擺在床頭了。 母親做的布鞋,穿在腳上很舒服。可是那時候我還不懂母親做鞋的辛苦,常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瘋耍,爬樹,鑽溝,走路時比賽著踢石子,看誰能一腳將石子踢得最遠,看誰能將一顆石子從家門口一路踢到學校。常常一雙新鞋穿不了兩三個月就磨破了。母親總是一邊幫我補鞋一邊埋怨,“你這雙腳呀,怎麼穿鞋的!” 這麼多年,母親不知為我做了多少雙鞋。在母親看來,惟有她做的鞋,穿在兒子腳上,才是最好看最舒服的。但少年的我卻並不這樣想。初二那年,運動鞋已經在鄉村中學流行起來,很多學生腳上都蹬著一雙運動鞋,神氣又漂亮。我很是羨慕,回家讓母親給我買。但那時候家裏很窮,買油鹽醬醋的錢都指望著幾個雞蛋,哪裏有錢買運動鞋呢。恰好城裏的一個親戚來做客,知道了這件事,帶我上街買了雙運動鞋。母親很是感激,為了答謝,特地為親戚家的孩子做了兩雙結結實實的布鞋。那兩雙布鞋做得很精致,花了母親不少工夫。
考上大學後,我是穿著皮涼鞋去學校的。臨行前,母親將一雙嶄新布鞋塞進皮箱。我說不用帶了。母親說:“帶上吧,晚上洗腳後看書踏一踏吧。”母親那時候已經接受了我和哥姐們不大穿布鞋的事實,但改不了習慣,空閑下來,總是將不能穿的舊衣拆了做鞋。孩子們都穿皮鞋了。一雙雙布鞋做好了就收藏在家中的老木箱裏。母親心裏卻時時惦記著,天好的日子就翻出來曬一曬,等待著有一天能再穿在孩子們的腳上,哪怕是過年時隻穿一回也行。大學裏幾乎沒人穿布鞋,母親塞給我的那雙布鞋擺在床底,很少拿出來穿。日子一長,竟幾乎淡忘了。後來有一次寢室裏大掃除,從床底角落裏翻出了那雙鞋,上麵布滿了灰塵,因為
受潮,已經發黴了。雖然不穿,我還是很心痛,將它洗幹淨後曬幹,重新收在箱子中。 大學二年級的那年冬天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雪積得很厚,天很冷。晚上上晚自習時坐在教室裏看書,穿著皮鞋的腳凍得冰涼。這時候我忍不住懷念起小時候母親做的又厚又暖和的棉鞋來。正在懷念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張家裏寄來的包裹單。去郵局一拿,正是我夢寐中又厚又暖和的棉鞋。原來,母親從電視新聞中看到我讀書的城市下了大雪,翻出老木箱中收藏的早就做好的棉鞋,給我寄來了。捧著母親千針萬線做的棉鞋,回學校的路上,寒風瑟瑟,我心裏酸酸的。 晚上穿著母親做的棉鞋看書,腳暖乎乎的。從那以後,我不再覺得母親做的布鞋比皮鞋難看。每年春節回家,返校時都要帶一雙母親做的布鞋,像母親說的那樣,晚上洗腳後看書時穿。 今年春節回家,母親說晚上總是感到雙腳冰冷,怎麼也暖和不了。我第二天立即到鎮上給母親買了一雙棉皮鞋。動身前母親攔著不讓我去,說她有鞋呢。我還是去了。鞋買回來後,母親責怪我買貴了。我卻有些心酸,母親啊母親,你給我做了一輩子鞋,那是用錢能衡量的嗎? 吃年夜飯的時候,我特地留意了母親的手。母親為我們 搛 菜的手上布滿一道道裂口。 我知道,那是長年累月,母親納鞋底時被麻線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