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可愛的初春天(三)(2 / 3)

"哼!來吧!!!今天我要讓你死在我腳下!" 話剛說完,小仙女就飛了過去:"讓我幫你報仇吧!"黑豹也奔了過去。小仙女被它撲倒在地。"小蓮!!!"獅子馬上向豹撲了過去!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天十夜! 這時,他們都以是筋疲力盡。獅子又被豹打倒在地。它慢慢地翻起身,飛了起來。小蓮死了,他仿佛也變成了她。"小蓮。"他默默地念著。然後用盡全身得力氣向豹撲了過去。他們一起掉進了山崖。 就在那一刻,他們的眼神還是瞪著對方。忽然又和緩了。 如果那時婦人給了錢,如果男孩不去報仇。。。那。結局又會是怎樣呢???

我心目中的李白

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星光璀璨的詩人——李白。 兒時的李白很貪玩,不努力學習,一天,他看見一位老婆婆在把一根很粗的鐵杵磨成針時,很是驚奇,老婆婆說:“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從此以後,李白便發奮圖強,最終成為一代名人。這個故事伴隨著我成長,使我幼小的心靈裏就充滿了對李白深深的崇拜,發誓一定要向李白一樣努力讀書。 李白“長大了”,我也長大了。我對李白的敬佩不僅僅是“鐵杵磨成針”了。李白的才華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麵對宮廷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他的氣質沒有被扭曲,不與奸惡之人為伍,依然保持著那分瀟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離開長安,駕著馬,行於山川之中,大唱著:“我本楚狂人,清歌笑孔丘”。行於朝霞,歸於黃昏,永遠都是那樣自在,沒有憂愁和煩惱。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他當之無愧;“詩仙”與他再相配不過的了。我總在李白那醉人的詩中漫遊,漸漸地,也被李白的瀟灑所感染。事事不再想得那樣狹窄,不會再為一點小事而與他人斤斤計較。在成績不盡人意時,我不再自卑,不再氣餒,而是像李白那樣,保有一顆寬闊的心,自信縈繞著我,相信成功也會伴隨而來。 感謝你,李白。你也使我學會交友之道。 “李白乘舟江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們倆深厚的感情,使我感到你交友的真誠,否則也不會“深千尺”。而與杜甫的友情,不但說明李白廣交朋友,還善於交益友。給我打開了一條光明的交友之路。 李白,你是我永恒的偶像,我將追隨你的品質,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讀書之樂

讀書是知識的源泉,當我初認識書時,那時還是嬰兒,不懂得書實在太有趣了。 古人讀書有“三味”之說,“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我無法感悟到如此精深,但也癡書切切,非同尋常。

讀幼兒園時,每逢活動課,我會走進圖書館,獨自一人在看書,獨自一人在品嚐語言的樂趣,天真幼稚的我認為:書是一個疲憊的孩子,我是她的母親。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已是初一的學生了,但對書的狂熱沒有絲毫的降溫,但生活的突變使我從幼兒園推入一個默默無聞的境地。 書給了我很多的東西;提高我的寫作水平,增長了我的知識,在我煩悶的時候能給我帶來樂趣。 書就如一根細細的線,不經意間,將我與未來與生活緊密相連。 現在,我仍離不開書,當我寂寞時,常常讓書來充實自己;將心中的苦、樂、悲、喜融入書中。在我艱辛,曲折人生裏,我與書結下了不解情緣。書陪我走過無助的孤獨,迎來奮鬥的歡樂;書教我勤奮刻苦,努力拚搏,做生活的強者。 我願做一條魚,在書海中暢遊;我願做一條春蠶,去咀嚼大片大片芳香的書葉;我願做一隻小鳥,有數不盡的溫暖書頁,構築起心靈的小巢。讓我的一生,都與書結下不解之緣。

清明

又是一個清明節,前一夜,又恍惚聽到故去英雄們的呼喚,他們又在想念我們了?目視著一塊塊的石碑,也目視著其間一些無碑的墳頭------英雄們的事跡是不能用碑來表達的,更何況一座土墳。似乎是想使烈士們知道自己的功績之大,之重,不錯,他們的功績無限大,碑墳也許是象征。 我們去懷念英雄,一定要懷念,他們的血和我們的光明永遠成正比,沒有前者即沒有後者,我們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偉大,對不起,英雄! 眼淚模糊中望著那些當之無愧永垂青史的名字。昔日的拚殺,呐喊覺得又浮在眼前,血一直在流,流到墳裏。黑土下的壯士們,你們還在擔心戰鬥勝利嗎?你們還在擔心侵略者嗎?你們還在手握鋼槍怒視敵人嗎?不必了,不必了,壯士們,你們好好安息、放心安息吧。世間已經安定,太平。我想,每個英雄的嘴角都一定泛起微笑。為了和平,為了尊嚴,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我們何以報答?何以補償?! 明媚的陽光映照著他們幾許成熟又幾分稚嫩的臉龐,他們永遠偉大!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祖國的盛世火焰永不停熄,偉大造就偉大這句話決不會出錯,世界東方將永遠閃耀著紅星。

錯過

驀然回首,多少美麗的人和事、物和情已在不經意間和我擦身而過。 錯過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但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因為錯過才顯得美麗,遺憾的美麗。錯過,使我們懊悔,使我們傷心,讓我們流出最真誠的淚,不僅在臉上,還在心裏。

有些時候,我們注定要錯過,因為我們不可能擁有世界上的一切。錯過的理應舍棄,否

則,我們還會再錯過。況且,我們今日的得到,或許就是昨日錯過的結果,生活從來不會盡善盡美。因此,麵對錯過,我們不必太悲哀。 一生下來,父母就給予愛,幾乎為了兒女可以把生命犧牲。難道你沒有察覺嗎?那或許真驗證了這麼一句話,隻有失去了才覺得可貴,才去珍惜。可你用什麼去珍惜?當你的父母駕鶴西去時,才想起,自己還忘記了那麼多應該為父母做的,還未盡兒女的“孝”道。“孝”這一個字對於父母來說太重了,因為它像金子一樣重,同時也一樣的難得。把握住為父母盡孝的機會吧!也許隻是一杯茶,一聲問候,或許是富者的錢,貧者的心。不然,時間如水,錯過了,別再想抓住。 終有一天,我們將學會把握,學會珍惜,那是因為我們曾經錯過。此前的錯過已經給自己留下了足夠多的財富和經驗,使自己長大了,變得成熟了,擁有了平靜的心態和無畏而敏銳的感覺,下一次一定不會錯過了。

心理極限

在生活中,一些事可能會讓你舉棋不定,你是否毅然決定去做呢?大多數的人可能不會,因為這需要很好的心理品質。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在二戰期間的故事: 有一個德國士兵,隨著降落傘落到了敵軍的區域,而且又和部隊失去了聯絡。他遠望而去,看見有一間屋子,便不假思索的飛奔而去。這個士兵整理一下裝束,看到屋子沒上鎖,便推開門,輕聲問:“有人嗎?”一對老夫妻走了出來,“能讓我在這裏躲上一段時間嗎?”婦人說:“當然可以。”便把士兵藏到衣櫃裏。敵軍看到降落傘,就在附近搜查,不一會兒便查到老人的家。他們一腳把門踢開,終於在衣櫃裏發現了那位士兵。敵人把士兵帶走,並把老頭殘酷的殺掉了! 士兵被關進監獄,知道自己的結果會是什麼樣。便開始想辦法逃出去,他向四周看了看,周圍隻有一個鐵窗。經過長時間的磨打,,鐵窗終於開了,士兵匆忙的逃出去。他心裏明白:敵人隻要發現他不在,一定會來找他。他決定再去那個老婦人的家。於是他又來到老婦人的家,問:“能再藏我一次嗎?”那個眼睛哭腫的老婦人,又看了看那個德國士兵說:“好的,跟我來。” 被那個士兵猜中了,敵人此刻正四處搜尋他,但是敵人怎麼也沒想到,他竟然又到了那個婦人家,敵軍估計他沒那個膽量,就算有,那個老婦人也會把他殺掉。最終他們沒有找到。後來,德國連勝,收複了許多失地。在老婦人的幫助下,找到部隊,解救了他。後來他又立了許多戰功。最後終於成為一名將軍。 士兵和老婦人的勇氣使人佩服。第一次士兵去的時候心理要經過挑戰。第二次去的時候,心理又是更大的挑戰。那個老婦人兩次都接受了,是因為她懂得他的信仰是什麼。這個德國士兵有良好的品質,正確的認識和堅強的意誌。終於,他勝利了,他接受了挑戰,並且戰勝了它。也證實了,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險,是危險的地方最安全。

在生活中,挑戰無處不在,你接受了挑戰,才能體會勝利的喜悅,才能品嚐到一顆顆碩

果的美味。 還有一個故事,我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一次麵試中,一個青年在長隊中等待。他看見考生一個個從考試的房間走出來還捂著嘴,不時地說:“好痛呀,好痛呀。”終於,他走進了考場,坐在椅子上等待三位考官發問。一位考官問:“你的誌向是什麼?”當一名總經理。“我這裏招的是員工。”“我想在這裏學習經驗,爭取當上總經理。”考官的問題,他都流利的答上來了!最後考官說:“你過來,往前走兩步。”他走了過去,一位考官站起來,重重的打了他一個耳光,問:“這是什麼滋味?”“就是這個滋味。”“啪”的一聲,他的手重重的打了考官一耳光。他在走進考場時,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打的好。”考官說:“你可以出去了。” 他走了出去,過了幾天被錄取了。有些人來問他:“當你被打時,你是怎麼說的?”“沒什麼,我隻是還了一下手。”其他人很驚訝,然後說:“幹的好。”好像幫他們出了氣一樣。然而,他們還是不知道考官為什麼那樣做。 大多數人在應試時,不會想到回答這道題的方法竟是還手。這正是考官在測試關鍵時刻,考生如何應對。他們是否會勇敢的接受挑戰,並且去克服戰勝它。那個年輕人接受了,最終,他成了勝利者。我們不能說他幸運,隻能說他就是比我們厲害。 在暑假裏,大家可能都看了一部影片——《亮劍》。這個影片講的是一個軍人所要具有的品質:一個劍客和另一名劍客要打時,忽然發現對手竟是全國第一劍客,就算是這樣,也要勇敢的亮出自己的劍,與敵人挑戰。這就是一個劍客、一個軍人所要有的品質,一個不可缺少的品質。就像李雲龍講的那樣。 “愛拚才會贏”。一個不變的哲理名言。 隻有接受挑戰,才能有機會勝利。 希望你去勇敢拚搏。 同學們,接受挑戰吧!隻有這樣,才會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