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平頭老百姓心裏頭想的啊,永遠不會是什麼國家大事,也不可能是何等雄心壯誌,討論的最多的,永遠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
王樂雖然才剛剛滿18周歲,他還很年輕,但他曾經所擁有的夢想,在這幾年的家庭變故中,已經被磨去了棱角。
他不再像同齡人那般,天天最嘴裏高呼自己的偉大抱負,他選擇了腳踏實地,先在這個紛雜的社會上有了立足之地再談其他。
既然說了要去賣菜煎餅,那咱說幹就幹。
三輪車是現成的,車廂稍微改裝了一下,劉大叔又跑到胡同口的小賣部,借了一把夏天他們用來遮蔭賣雪糕的大太陽傘,然後把鍋碗瓢盆塞進車廂,又把家裏那個老式煤氣灶給抬上來,齊活!
把這些折騰完,時間就差不多11點了。
得,馬上就到飯點了,得趕緊找個地方出攤。
“叔,咱還到車站附近去吧?”王樂提議道。
劉大叔在那地方幹了許多年了,人頭熟,可讓王樂沒想到的是,劉大叔居然拒絕了。
“不行,那地方白天車多人多的,當官的不讓咱在那出攤,影響市容,咱換個地方。”
劉大叔是出攤老手了,按後世的說法整個就是一出攤達人,他說不能去,那就肯定不能去。
爺倆兒騎著三輪,也沒走遠,走了大概有個五六分鍾,直接就在不遠處某網吧附近停下了。
這地方除了網吧之外,附近還有一家超市,另外還有一所高中,客流量應該會很大。
當然,王樂與劉大叔來的時候,這裏已經有很多小攤主了,全都騎著三輪車,賣啥的都有。
比如,煎餅果子,炸饅頭幹,油餅,小籠包,當然也有賣菜煎餅的。
王樂爺倆兒初次出攤,又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未免招惹是非,沒去搶好位置,隻是在最邊緣的位置停下車,開始炒菜、炸肉串。
這些必須都得提前弄好,不然等到了吃飯的時間,客人一窩蜂的擠過來,根本忙不過來。
就在王樂爺倆兒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三輪車突然被人給踹了一腳。
“嘭!”
王樂直起腰來,冒出頭去,看到是一中年漢子,便笑著問道:“要吃點啥?隨便挑!這是我們今天第一單生意,保證給您……”
可是他話兒還沒說完,那中年漢子就是眉頭一挑,沒好氣的罵道:“吃?吃個屁啊吃!新來的?你們占著我的地方了,知道不?”
語氣很是不善,表情很是欠抽。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這大馬路似乎是國家的,啥時候成他的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各行有各行的規矩,擺小攤的的確是各自有各自的“地盤”。
既然入了行,那就得守規矩。
比如晚上劉大叔出夜市燒烤炒菜那攤位,就從來都沒人去跟他搶,因為他在那幹了許多年了,這都是大家夥兒默認的地盤劃分了。
王樂不想惹事,劉大叔更是不願意招惹是非,他給那中年漢子道了歉,然後把三輪往有邊緣又挪出了好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