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還算不錯的?操!”一向鎮靜的趙紅兵,居然被氣得有點兒哆嗦了。
“嗯,真算不錯的。不信你聽我說。”沈公子始終笑吟吟的,倒是看得挺開。
“你說!”
“你就沒覺得,現在你們市裏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嗯……是,的確比前些年少了很多,這是因為計劃生育吧,很多人家都隻有一個孩子。”
“嗯,或許計劃生育是原因之一,但這不是最大的原因……”
“你啥時候學會賣關子了,有話快說!”
“跟你說吧,我發現了,你們這裏現在隻要有點兒本事的人,過了18歲,基本就全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地謀生去了,對不?”
“……”
“你看啊,在你們這裏,能考上大學的,18歲左右就考上了大學。考上了大學以後——甭管什麼破爛大學——你見過有幾個回來找工作的?都他媽遠走高飛了。你也甭說應試教育什麼的,人家能考上大學的孩子,總得說是精英吧。一次高考就帶走一批精英,這些孩子再也不回來了。你說這年輕人是不是少了一部分?不但少了一部分,而且少的還全是精英。”
“你話不能這麼說,考不上大學的孩子裏也有不少精英啊?”
“對,我也是這意思。但是你看啊,剩下的這些裏麵,但凡自己有點兒本事,能在外麵找到點兒營生的,也基本全出去了。會唱歌的在咱們這兒的夜總會唱一晚上50元,去南方唱可能就是200元。能說會道的在咱們這裏賣日用品,頂多就是個糊口,但是人家出去賣點兒工程機械什麼的,可能一年光提成就是幾十萬。對吧?”
“嗯……”
“所以就說啊,現在你們這裏,優秀的年輕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為什麼呢?因為在你們這兒沒用武之地啊!人家在外麵一個月賺5000塊,誰還回家來賺500塊?”
“倒也是。”
“或許還留下點兒精英吧,但那也全在政府機關裏供職,不可能來你這兒打工,對不?所以我說啊,二龍和小虎這倆孩子,在現在咱們全市剩下的這些年輕人裏,還真算不錯的,你看他們平時辦事兒不也還可以嗎?這次也就是偶爾出出格。別氣了,紅兵。”
寫到這裏,二狗又想起了個世人皆知的故事:據說,二戰過後,美國軍隊和蘇聯軍隊都開進了德國。蘇聯人那時候強橫啊,把德國人好的機器什麼的都拆了下來,拆完急匆匆就打包運回國。但是人家美國人看著蘇聯人搶機器根本不著急,根本不眼饞。人家美國人隻搶人,搶德國的科學家。
所以幾十年後,美國成了美國,蘇聯成了蘇聯。
倒是沒人用武力去東北搶人才,但是東北的人才卻全被經濟發達地區吸引走了。如此惡性循環,優秀人才永遠隻出不進,那東北的未來在哪裏呢?
假如二狗在上海想找人幫忙建個回歸分析的模型,二狗就在自己家所在的小區隨便選一棟,逐層挨個敲門,敲一晚上肯定有人會做。但要是在家鄉,恐怕二狗把手都敲折了,也找不到一個會做的。或許敲了一個星期的門,到最後還真找到一個會的,一看那大叔已經奔50歲了。咋回事兒啊?一問,是1990年以前畢業的大學生,歲數大了,折騰不動了,就在東北這兒繼續混下去了。
這樣下去的結果肯定是:幾十年後,上海會更加“上海”,東北隻能無奈地更加“東北”。
二狗一回老家看電視就看到當地政府官員招商引資的“政績”。吸引來的“資”要麼是房地產開發商,要麼是來挖礦的,就沒一種和高科技沾點兒邊兒的。除了蓋房子的就是修路的,除了修路的就是挖礦的,除了挖礦的還是蓋房子的。真不知道他們500年後是不是能把英特爾這樣的公司給吸引來。對了,就算500年後他們真吸引來了英特爾,難道還能靠二龍這樣的人去設計半導體去?還別說,二狗真沒見過家鄉的哪個政府官員在製訂人才引進戰略。可能人家真不著急吧,咱中國啥時候缺過人啊?
雖然“敲門”的事兒純屬二狗的個人臆想,但二狗的“臆想”也是有根據的。誰不信誰隨便找個東北的地級市去試試!可能還有狗友說:“那你孔二狗怎麼不回去建設東北去?”這個二狗爸爸早就給二狗定論了:“你如果回來,那你兩年肯定就得變成個混子。為什麼啊?因為你沒事兒可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