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木勤在捕捉黃鱔的時候, 已經經過細選, 所以被抓到放進盆裏黃鱔都幾乎都接近在一尺半左右。

看到長長的、鮮活的黃鱔, 劉老板很滿意。

他自己準備了幾個大的木桶, 並且在桶的底部墊上濕的布, 等放進黃鱔後再加上一點水, 這樣可以避免黃鱔在途中因為道路崎嶇碰撞而受傷。

在稱好了三十斤黃鱔後, 劉景田和劉老板的人一起把木桶搬到車上去,劉老板就和程木秀回到屋子裏算一算賬。水田邊留下程木峰他們繼續收拾。

水田裏還有剩餘的黃鱔,程木峰指點程木勤挖開溝重新灌進新的水。程木芸在溝裏用水清洗沾滿了汙泥的捕魚的簍子。

那邊, 劉老板已經跟程木秀算好了賬,扣掉已經預付的定金,劉老板爽快的付完了剩餘下的錢款。此外, 還約好如有需要, 還會再次過來要。

程木秀拿到了一千七百文錢,心裏也踏實起來。

雖然劉老板那話意味著應該還會有後續, 但送走了劉老板後, 程木秀並不是那麼樂觀,

由於各種原因, 前期他們沒有那麼充分的準備, 雖然孵出來了不少小黃鱔, 但前期的喂養不足。這一次他們賣出去的都是稍微大一點的,等到這一塊水田裏的賣完了,其他的個頭都還太小, 便就不好賣了。

程木秀一時沒法估計剩下的黃鱔中, 還有多少是可以長到足夠大可以上市的,這個得回頭問問程木峰才行。

這些還是程木峰最了解。

程木秀收好了錢,走出去鎖上門。她現在想太多也沒用,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劉景田想通了,已經決定加快挖渠的速度。能夠盡快把擁擠的黃鱔分散到各塊田裏去是最好的了,至少泥土被浸潤後,汙泥裏會產生一些微生物,也可以補充一下黃鱔的食物來源。

更主要的是,有利於黃鱔生長的空間,能使它們長得更塊。

劉老板這邊裝車時,有看見車子經過的人便忍不住走過來看熱鬧。他們看到劉景田正在幫忙把木桶搬上車,也看見了裏麵的黃鱔,便不禁好奇的詢問。

劉景田就說自己是過來幫程木秀的忙,而這個時候程木秀正在自家的屋裏跟劉老板結著賬。

程木秀鎖好門出來後,就又跟著到了車邊,和劉老板客氣的說了幾句話,這才告別,看著滿載著黃鱔的車子慢慢走遠,消失在路的那一頭。

旁邊還站著幾個好奇觀望的人,大家都是鄉裏鄉親,雖說平時來往少,但都不是麵生的。

出於客套,程木秀自然就跟大家打了個招呼。

聽著大家的詢問,程木秀坦然的說自己養了些黃鱔,正好酒樓有需要,所以就賣掉了。

她自己這裏養黃鱔,也沒打算把這當成秘密,原本無人知曉隻是因為這個地方位置偏僻,誰都沒注意到。

聽到程木秀這麼說,這些人看向她的目光便不禁有奇妙起來,沒想到她還有這樣的眼光。難怪最近幾個月看到的,他們的日子過得已經不象起初那麼拮據。再想想開地的事,這才若有所悟。

遠處的水田邊,程木勤和程木芸一邊做著事情一邊嬉笑,一副非常歡快的勞動畫麵。一隻幼犬趴在田埂上,不時伸長脖子發出兩聲吠叫。

程木峰雖然撐著拐杖,但看起來整個人穩健了許多,跟程木秀聊起來,大家這才得知程木峰的腿原來已經得到過救治,眼下正在慢慢痊愈,等過段時間就和正常時一樣了。

程木秀姐弟幾個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生活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程木秀賣黃鱔的事,給村裏人的茶餘飯後添了不少話題,不過,家家眼下秋收正忙,倒也沒多少功夫聊閑話,大家也就知道這麼回事。

黃鱔這東西本不是什麼很值錢的,想來也是程木秀家裏地少,剛剛開了新地,一下子又種不上東西,於是挑了可以養的東西放到田裏來養,那地閑著也是閑著,算是用來添補家裏的進項。

酒樓需要是湊巧。

過了幾天,程木秀家的麥田終於可以收割了。

程木秀家的麥田不多,其實不需要劉景田幫忙,她自己花個一天兩天的,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完的。再加上還有程木勤和程木芸也會一起幹。

劉景田說趁著天氣正好的時候趕緊收割,還要晾曬等等,快點幹省得耽誤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