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裏, 大概沒有誰能比馬大叔更了解泠鎮的了。
馬大叔的驢車就經常在碼頭附近接幫人拉貨的活, 想了解來往船隻的事情, 自然問馬大叔是最合適的。
當偶然遇到馬大叔時, 程木秀便抓緊機會向他打聽了一下。
程木秀雖然去過不少次泠鎮, 還帶著程木勤和程木芸在碼頭看過船, 但沒注意過這些都是什麼船, 來往是不是有固定的時間,中途可不可以搭乘其他的人和東西。
總之,程木秀不懂得的事情太多, 所以想了解一下,好決定到時候該怎麼做。
總之有備無患。
馬大叔很耐心,猜想到她大概有上潁州城賣東西的打算, 就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一告訴了她聽, 末了,還關心的提醒說:“都說東西拿到潁州城去賣能賺好多錢, 但是算這路上的開銷, 還有住宿的時間, 交的進城的錢, 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 真說不好能不能賺到錢。”
程木秀沒有告訴他自己實際的想法, 隻是說:“我就想,要是有機會,也想進城去見識一下。”
馬大叔聽罷, 這才點頭說:“要是這樣, 也是順便,能賣點東西掙點路費也是可以的。”
“謝謝您告訴我這些。”程木秀客氣的說。
馬大叔擺手,說:“不用客氣,要是還有什麼想知道的,盡管問就是,我不清楚的話,等明天到鎮上我就幫你打聽打聽。”
“好咧。”程木秀答應道。
“那我先回家去吃飯了。”馬大叔扯著毛驢衝她揮了揮手,慢慢錯過身走去。
“您走好。”程木秀說。
程木秀目送馬大叔離開,然後帶著若有所思的的神情朝李二秀家裏走去。昨天李二秀的媳婦帶著他家三歲大的女兒到程木秀家裏串門,把一隻鞋子弄丟了,當時沒找著,又趕著回家做飯。
今天程木秀才發現鞋子掉在了柴禾堆旁,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懶趁大家不注意時叼走的。
程木秀洗洗幹淨,就幫送過來,然後在村裏正巧就遇到了今天從鎮上回來得比較早的馬大叔。
雖然馬大叔很耐心,也回答了很多,但是,畢竟他也是無事坐著等活時跟人聊天聊來的消息,其中也有些他不大確定的轉述的內容。關於這個,他也很實打實的跟程木秀說了。
程木秀詢問他這些,隻是為了心裏先有個底,真正要落實了,還是得親自到碼頭上去找人問問。
轉眼到了六月底,稻穀沉甸甸的長勢喜人,逐漸呈現出來了金黃的色彩。
離完全成熟,可以收割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而這個時候,成年的黃鱔也開始產卵了。
程木峰幾乎每天都守在田邊,仔細觀察水底的狀況,就連程木勤和程木芸都非常好奇,隻要一放學,就跟著在田邊幫忙。
在一片田地中間的那約一畝大的池塘在稻田裏的水逐漸放幹後,成了留下來的黃鱔以及幼鱔的棲身之所。
不過,那裏主要用來容留幼鱔以及部分成年的黃鱔,其他的則被捕撈起來拿來賣掉。
劉景田的地裏跟程木秀的情況差不多,不過他的地沒有那麼多,當初放進去的黃鱔數量也少一點,在逐漸放出稻田裏的水的時候,同時也在陸陸續續的賣掉黃鱔,這時候剩下黃鱔數量的倒不是很多。
即使是這樣,賣黃鱔獲得的收入也已經讓他感到喜不自禁。
劉景田得知程木秀想把黃鱔拿到潁州城去賣,倒是很理解。他的數量沒那麼多,在泠鎮就可以都賣完了,就說,如果以後能有更多的數量,他也會象程木秀一樣。
畢竟潁州城大,人也多,想必價錢也賣得好。
當然,這也是要在有數量多的情況下,畢竟路上的費用這些還是要考慮的。
自黃鱔開始作為大受歡迎的菜譜進入的人們的生活,今年到了可以捕捉黃鱔的時候,野外抓黃鱔的人也多了起來。
賣黃鱔的人多了起來以後,價格就受到了影響,起初程木秀還能賣到去年一樣的價格,現在也隻能逐漸降低。
這也是她想另外開拓銷路的原因。
等到稻田裏的水全部放完以後,剩餘的黃鱔就得全部捕撈上來,她估了一下,大概能有幾百斤。就算分幾次賣,每次也有上百斤。
夏紫蘇已經幫她打聽到了潁州城的價格,並且告訴了她,果然比在泠鎮的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