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戰記,東方五大家族族長:高陽族長戰死;金天族長戰死;伏羲族長戰死;神農族長戰死。軒轅族長失去行蹤,生死不明。四神獸,青龍戰死,白虎戰死,玄武戰死,朱雀欲火涅槃。五十萬守護軍全軍覆滅,是真正的全軍覆滅,沒有一個人後退,自然也沒有一個人幸存。到此,東方大陸淪陷,屬於五大守護家族的時代終結。
按結果來看是西方神界獲得了勝利,但實際上這是一場沒有勝者的戰爭。西方神界,一千五百多人的天使軍,四十萬聖騎士軍團,在力量的對比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神王隕落,聖戰天使隕落,一千五百名天使幾近全滅。四十萬聖騎士軍也打得連一個完整的編製都不存在,戰後重建編製後剩下兩萬完整的戰力。如此慘痛的代價換來的勝利,根本生不起一點喜悅之情。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神界天使銷聲匿跡,而兩萬聖騎士軍卻沒有撤走。開始了對東方整片大陸的侵占。烽煙四起,戰火迅速蔓延。東方大陸的人民自發組織起來,浪跡的武者被號召起來,年輕有力的農民丟下手中的鋤頭,*起大刀奔赴戰場。商賈們捐錢捐物,為前方的軍隊提供物質的支援。身為一個東方人,保護自己生活的這一片土地,這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是,由農民,武者臨時編製的軍隊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甚至連*練都沒有進行過幾次。戰爭的謀略,戰局的掌控,彼此間的攻防配合,他們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學會。因此,盡管他們同樣不畏生死,奮勇抵抗,但麵對兩萬聖騎士軍團的鐵騎仍被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鐵騎馳騁,隻花了兩個月,聖騎士軍就占領了東方大陸大半的土地。但終究,兩萬的聖騎士軍人數實在是太少,攻城掠地對他們來說很簡單。但攻下來之後呐?他們很本分不出人馬來駐守,也就形成了這樣的情況:今天攻下一座城,第二天他們開拔離開,那座城裏的百姓又歸附東方大陸的軍隊,繼續抵抗他們。
無奈之下,聖騎士軍不得不收縮兵力,固守以金天城為中心的十五座城池。之後十年,他們對東方的人民采取懷柔政策,宣傳他們的教義,還將西方的一些先進技術教給東方的人民。其實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由誰來統治他們都無所謂,能吃飽能穿暖,幼有所育,老有所養,這就足夠了。之前他們起來反抗就是害怕這些入侵的外族會將他們屠殺.橫豎都是一死,與其坐著等死還不如拿起武器反抗說不定還有一條生路,這就是所想的。不過後來的情況並不是如他們所想,聖騎士軍並沒有對普通的老百姓揮動屠刀。而且如果是因為戰爭殃及使百姓流離失所,隻要百姓不抵抗,他們甚至還會為那些可憐的百姓提供住所與食物。
不得不說,采取懷柔政策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而且時間是最好的創傷藥。十年,東方的人民對他們侵略土地的仇恨已經淡忘,有的甚至投入神的懷抱成為一名虔誠的教徒。過上這種沒有壓迫的和平生活,已經沒有人再想起來反抗了。看到時機成熟,聖騎士軍團的高層決定將金天城更名為龍崎城,為聖都。以周圍的十四座城池為基礎,劃入一大片城池周圍的村莊,建立龍崎帝國,編年東曆元年。
另一方麵,龍崎帝國的成立。反抗軍的高層也通過決議推舉全軍最高統領宇天為帝國第一代皇帝,在大陸的東部建國,國號神月,編年月曆元年。由此,兩大帝國占據大陸東西形成對峙的局勢。
之後的兩百年,兩大帝國間摩擦不斷,局部的小規模戰爭此起彼伏,但終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軍團戰。因為兩大帝國都忙著開疆拓土來擴大自己帝國的版圖。當時那些占據一兩座城池的領主,有的歸附於某一個帝國,但大多數都不願臣服,一時間公國如同雨後春筍般在兩大帝國的周圍建立起來。帝國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政治上的施壓,甚至軍事上派出軍隊進行威懾。不過那些公國知道憑他們其中任何一國的力量根本無法麵對帝國的強大實力,於是他們組成了一個公國聯盟,而且異常團結。沒想到公國雖小,但數量眾多,組成聯盟的實力竟與帝國不相上下。因此,兩大帝國都不敢輕舉妄動。一代代地傳承,這一局勢始終沒有被打破。
之後再兩百年,經過四百年的修養發展,兩大帝國的國力都變得強盛,且東方大陸的局勢進一步穩定下來,兩國邊境的一些小摩擦都很少再發生。邊境巡邏的兩國軍隊若是不巧遇上,他們也會自覺地避開,以免發生什麼衝突。這樣的做法在兩國的戍邊軍隊裏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老兵傳新兵,新兵變成老兵再傳給之後的新兵。在這兩百年間最重大的事情便是,大量西方大陸的人民竟然渡過無盡的海域來到了東方大陸,成為龍崎帝國的國民。又或者不加入任何一個國家,像一些奇異的種族,如精靈族,矮人族等。他們生活在山原林海之內,幾乎不怎麼與人族打交道。而東方大陸那連綿的山脈,廣闊的森林也確實非常適合他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