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把天使雕琢出來吧!他會帶著你飛向理想的彼岸,帶你渡過黑暗的森林。我們的
心中都有一個美麗的小天使,請拿起你手中的真善美的小刀,為你的小天使琢去塵埃,琢去貪念、追名逐利與紙醉金迷的泥土,讓小天使重現於我們心中。 小天使潔白的翅膀開始扇動,沒有了貪念與邪惡的阻礙,小天使將帶著我們飛得更遠,更高,達到夢想的天堂。
正確地估量自己
生活有時像個迷宮,我們在向著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時,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迷失自我。於是我們開始迷惘,無法正確地估量自己。而令我們迷失的原因,許多時候都是一點點細小而瑣碎的事。而許多人,都是在自己的貪戀和物欲中迷失。 當一個人有能力的時候,他會依據能力而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我們的舉動也應該以自己的能力為基底。因此,我們應當學著如何正確地估量自己。 正確地估量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的能力。如果一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很弱時,他就不應該強迫自己去做演說家;如果一個人字寫得非常難看時,他也不應該強迫自己去做書法家。每個人都有在某方麵能力較弱的時候,如果拿自己的弱處去與別人的長處比,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即使再怎樣努力,都隻會事倍功半,最終說不定不僅沒成功,還會給自己帶來災難。而有些人,能正確地估量自己,看到自己在哪方麵能力不足時,他就不會去挑戰自己那僅有的一點點能力,而是在有把握的地方下工夫。 不過,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正確地估量自己。因為當我們看到別人在某方麵小有成就、小有作為時,難免會發生羨慕的想法;當我們看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時,難免會有那種想要立刻得到的欲望。這種思想和欲望,總是會掩蓋我們的眼睛。而在此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性的心態和心理去坦然麵對,我們應該好好地考慮一下自己的能力現在有多少,離這個目標是否很遙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它或是得到它;如果不能,我們要通過哪些步驟才會成功。通過理性地看待自己,再決定自己下一步該如何做。這樣的步驟,有助於我們正確地評估自己。所以當我們深陷於自己貪戀、欲望的迷宮時,要善於做理性的思考。 也許人人都會走入一個迷宮,當我們走入迷宮時,請用理性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用正確的尺度來衡量自己,為自己找到一條走出迷宮的路。
讀一張“城市名片”
每個城市都有很多符號,它甚至成了城市的一張張名片,就像談到圓明園、四合院、王府井、中關村還有老舍的作品等,你就會明白那是北京。在北京五光十色的符號中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雄偉的建築,而是天安門廣場上晨曦中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那種震
撼與巨大的凝聚力讓我終生難忘。 我曾經曆過很多次升旗儀式。從小學到中學,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全校師生都要參加。一個滑輪,一根繩子,一麵國旗。伴隨著國歌47秒的旋律五星紅旗總不能恰到好處地升到頂端,有時國歌還沒奏完旗子“到站了”,有時國歌奏完了旗子離頂端還有一大段,隻好“跑步前進”,常常引來大家的善意的笑聲。我對旗手的判斷力很不滿,還好我們是輪流當升旗手的。但是,那麼多人沒誰能絲毫不差很完美地完成任務,我也不例外。很多年來,這一直是我心中一個小小的遺憾。記得小學的一年暑假,我第一次去天安門看升旗。早晨4點多,我和爸爸就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上已經站了很多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外國人,沒有人說笑,大街上汽車安靜地飛馳而過。大約5點多,一隊旗手捧著紅旗英姿颯爽地向我們走來,整齊的步伐、利落的手勢立刻讓我心潮澎湃。當國歌奏響,旗手瀟灑地把國旗輕輕拋向空中,我身邊幾個年輕人都認真地敬起了禮,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激動地跟著唱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剛開始兩個人唱,後來大家都在唱,紅旗緩緩上升,太陽灑下一片金色的光芒。那倆老外不停地按動快門把鏡頭對準我們,還不停地伸出大拇指。絲毫不差,國歌唱完的時候鮮豔的紅旗在旗杆頂端獵獵飛揚。當我和爸爸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發現很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 今年在報紙上看到長春一個身患絕症雙目失明的小女孩,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去天安門看看升旗儀式,幾千人為小女孩導演了一場虛擬的“天安門之旅”。看著照片中孩子甜美的笑容和那些素不相識的叔叔阿姨的“傾情演出”,我忍不住落淚了。在小女孩的心中沒有什麼比天安門上空飄揚的五星紅旗更美的風景,在我的眼裏那些熱心的叔叔阿姨給社會上演了一場美麗的童話。北京的每個符號就像身上的勳章或者傷疤,凝固了一段曆史,沉澱了一個故事,或喜或悲。這些符號有的已經隨風而去,有的依然熠熠生輝,有符號的城市如同有故事的人生,波瀾壯闊,曆久彌新。後來爸爸又帶我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很多印象模糊了,隻有那升起的五星紅旗還在我腦海中隨風飄揚,那個“虛擬天安門升旗”的故事讓我震撼,感動良久。
書與網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找一個恬靜的樹林,煮上一杯香飄四溢的清茶,邊品茗邊沉醉於書海中去遨遊、去探索、去追尋古色古香的文化。網絡卻讓我們“不出自家門,便知天下事”,用鼠標輕輕一點擊,想要的文章,想了解的內容,不到一分鍾,便可檢索出來,掌握在手,這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為人們節約了很多時間,讓人們可以幹一些其他的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隨著文化的出現,它逐漸地發揮著巨大作用,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它有著一種無法估量的潛力,在整個社會發展中也功不可沒,人類的進程中離不開它,因此,我說,書不可丟棄。
自從原始社會至今日,農具從石器到鐵器,變化巨大,難道我們能用收割機、播種機
完全取代它們嗎?沒有,隻有大麵積地推廣,而非絕對的取代。 網絡也自有千秋,以存儲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們所喜愛,但其容易被人誤刪,且在閱讀過程中,無法找到愉悅的閱讀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納,小學生坐在電腦旁,卻無法抵擋遊戲的誘惑,網上閱讀成了一個空頭支票。 圖書與網絡在我們身邊都很平常,但隨著網絡文化的日益繁衍,使閱讀圖書的人數逐漸下降,而網絡卻直線上升。這讓我們又歡樂又憂愁,歡樂的是科技的進步帶來了求知渠道的快捷,憂愁的是把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逐漸丟棄。 書中苦樂參半,網中形象真實,兩者好像是敵手,其實是友人,網中吸收的是書的精華,借助別人而使自己發光,這不就是月亮嗎?但月亮也為夜行人灑下一片皎潔,照亮前行之路,書離不開網,網也離不開書。 書用網更好地去傳播自己,宣揚自己,網借書更好地展現和發展自己,讓自己日臻完善。隻有兩者有機結合,處理好相互的關係,才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書和網快樂地交融在一起,用各自的優點發展成共同的原動力,取長補短,以各自的不足去吸收對方的優點,共同開啟屬於“書網”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