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倉親去隴西傳旨,此事實乃大材小用,偏劉恒又命竇廣國親去賜賞,朝野久傳劉恒和李廣有著金蘭之誼。此番,劉恒封李廣為隴西都尉,代牧中都,雖未懲治原中都太守,卻將之變相閑置了。見風使舵,本是官吏本能,張倉走後,不少朝臣,紛紛向隴西李氏示好。
李廣領郡丞和都尉,徐平也是得了實權,在李府地位,僅次嚴術。徐平做事向來謹慎,先是命高雄悉數探看了各地鐵礦鹽池,一一標注仔細,注明產量,礦石種類,同時將各地冶鐵工匠分別依據所長,分類登記在冊。三茅平日裏無事可做,一心鑽研道法,李廣將各地鐵礦齊齊交給三茅,讓三茅試煉精鐵柔鋼,每次冶煉定要記錄好火候配藥。
在隴西,最為清閑的反倒成了劉恒委以重任的李廣。其實李廣並非真的清閑,李廣心中正在盤算,先如何建立起一支能工巧匠的隊伍。要想然大漢軍隊戰力提升,李廣首先想到的是單兵戰力的提高,這便需要一支完全能完成李廣設計的技術隊伍。
鍛造和澆注,是當時的主要鐵器製作方式,澆注適合大批量的生產,鍛造主要用在精巧物件的製作上,很難提高產量。李廣這幾日正是為此事犯愁,後世的機床,李廣並不曾見過,但機床作用,李廣倒是清楚。但鐵器在當時屬於最硬的金屬,機床鑽頭用何物替代,李廣還一時難以想出。
高雄按照徐平的布置,耗時三月,終於趕在初夏,將各地情況摸了個透徹,高雄回來時帶來了一位年歲較大的工匠,名叫申屠冶,申屠一家世代冶鐵鍛造,能打造鐵質機簧,精巧銅器。
申屠冶來時,給李廣帶來一柄精巧的鐵骨輕弩。巴掌大小,箭弩長約兩寸,無弩翼,弩身中斷,查一柔鋼機簧,扳機後拉,便鎖住機簧,讓機簧蓄勁,輕抬扳機,機簧便可彈射出一支小弩箭。箭盒設置如同彈夾,底部柔鋼機簧,安在弩身底部,前後推動可開關夾口,小弩箭便依次填入弩槽。
李廣看過後,這精鋼小弩完全是後世槍械的鼻祖,試射一支弩箭,彈力十足,隻是準頭強差人意。申屠冶對自己設計的精鋼小弩極為自豪,自認無人能及,但在李廣眼裏,此弩依然大有改進的地方。
“申屠冶,你造此弩,須多少時日?”
“都尉,草民造此精鋼小弩,耗時三月方成。”
“若要讓你大量打造此物,你可有此信心?”
“回都尉,此弩非浸淫數十年的工匠方能打造。諸多部件需要鍛造打製,唯獨弩身可澆注成型。”
“若同時讓你教數百普通工匠,分別專一打造不同部件,在你的指點下,多少時日,可令你滿意?”
“三月足矣,但此係我申屠家家傳技藝,不敢外傳。”
李廣本來信心滿滿的要申屠冶傳授普通工匠鍛造之法,將精鋼重弩分開由諸工匠分別打造,但不料申屠冶以家傳技藝,不能外傳拒絕,這倒難住了李廣,申屠冶若情願帶徒,精鋼重弩量產,便無困難。無奈申屠一家,賴此技藝糊口,一時難以說服。
申屠冶被徐平在隴西城安頓好後,便被李廣喚來商議說服申屠冶之事。自古精巧技藝,向來便是傳內不傳外,要讓申屠冶心甘情願傳授鍛造技藝,徐平也是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