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妲撒謊撒出靈感來了,是啊,幹嘛不多打點工呢?忙是會忙一些,但現在不正需要忙碌嗎?如果成天忙得飛起來,哪裏還有時間傷心落淚?

她知道像她這樣的國際學生是不能在校外工作的,但在校內每周可以工作20小時,她現在才每周13小時,還可以多工作7小時。

但是,到哪兒去找個每周7小時的工作呢?

她到學校網站上去搜尋,看到圖書館和學校餐廳都在招工,沒什麼特別要求,是個人就能幹。但工資太低了,每小時不到十美元,她算了一下,每周工作七小時,一個月頂多能拿二百多塊錢,那也太少了吧?

她再算算李康發給她的工資,每個月有一千多美元,那不是等於每小時二十多塊了嗎?再加上免掉幾萬塊學費,那不是等於每小時百把塊了?

還是為李康打工合算!

她知道他lab(實驗室)裏那些遺傳係的研究生都是每周工作20小時的,他隻讓她工作13小時,主要是因為沒那麼多程序要寫,而不是因為他沒那麼多錢付她工資,因為他拿的是很大的grant(科研基金),絕對不差錢。

她決定給他寫個email(電郵)試試,看能不能給她加7個小時的工作,哪怕是洗瓶子都行,不一定非寫程序不可。

不管怎麼說,哪怕他不給她加時間,寫個email也很值得,增加一點接觸的機會嘛。

不試白不試!

於是,她絞盡腦汁,構思一封聲情並茂的email,要強調自己單親家庭的背景,也要表達自力更生的決心,還要把自己在國內編程獲獎的事再提一提,總之,就是要寫得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但又不讓人覺得她卑賤,在乞求同情。

她一封email寫了幾個小時,還覺得隻是個半成品,看看再耗下去也寫不出更好的版本來了,隻好下個狠心寄了出去。

李康當天就給她回了email,別的什麼都沒說,隻簡單一句話:“Consider it done!”

她簡直不敢相信這麼容易就搞定了,7個小時,那就是她現在工時的一半啊!如果說她現在每月就能拿一千多塊,那再加一半,不是快兩千了?

她都沒做什麼呢!這美國的錢也太好賺了!她對李康的感激之情,真是猶如滔滔的江水,那是滾滾地向東流啊!

雖然陶沙也給她錢,但她用得不踏實,總覺得欠下了一筆人情,一天到晚在想著還錢的事。而李康給她的錢,她用著就比較心安,因為那是她的工資,自己掙來的。雖說她也沒寫出多少程序來,但那不是她的問題,是李康沒給她下達多少任務。隻要是他下達了的任務,她可都是保質保量完成的。

這件事使她深刻認識到自己也不是個不愛錢的人,其實是很愛錢的,隻不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她愛的是自己掙來的錢,比那些專愛別人的錢的人,好那麼一丁點。

她馬上給李康回了個email,大力感謝了他一番。

結果他沒下文了。

她不由得緊張起來:是不是我把他的意思理解錯了?

她到處去查“consider it done”的意思,查來查去,也沒查個所以然出來,Google給她翻譯成“考慮做”,但這明顯是字對字的翻譯,跟那什麼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是一樣的,信不過;豆瓣說“consider it done”是一本書的書名,明顯也不對;百度上有人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包在我身上”,聽上去最合她意,但“度娘”的水平出了名的臭,她也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