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留戀的歲月1
引言:大家對這種魚都很好奇。德國人問:“您能告訴我這魚的名稱嗎?它在生物學上是什麼類別,有什麼習性?”日本人問:“請問這種魚我們國家能不能引進,在日本有氣候、水溫、水質條件下,這種錢能不能生長?”美國人問:“你的魚是不是從美國弄來的?因為隻有美國才有可能有這種奇特的魚。”法國人問:“你能不能把魚賣給我,我想在我的臥室裏養一缸魚,我的女朋友一定會興奮不已。”
不可忽視精神營養
中醫《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誌閑而少歇,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又說:“怒傷肝,喜傷心,恐傷腎,思傷脾,憂傷肺。” 這說明祖國醫學對精神營養早有認識。情誌的異常變化,傷用內髒,主要是影響內髒的機理、氣血功能。事實已證明,良好的環境能使人處於良好的精神狀態之中,而美好的自然風光能使人心曠神怡。當緊張的腦力勞動或繁重的體力勞動後,聽聽音樂會很快消除疲勞。
歌德讓路
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有一次在魏瑪公園散步,碰巧走在一條僅能容一個人通過的小路上,碰見一位曾把他所有作品貶得一文不值的批評家。 兩人麵對麵地站著,那位批評家傲慢地說:“對於一個傻子,我絕不讓路。” “我卻正好相反。”歌德邊說邊微笑著站到了一邊。
給和拿
1907年,高爾基在意大利的卡普裏島治療,他的兒子馬克西姆也在那裏住了一些日子,並在院子裏栽了一些花。後來,馬克西姆先回國了,高爾基給兒子寫了這麼一封信: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卻留了下來,在生長著。我望著它們,心裏愉快地想,我的好兒子走後在卡普裏島留下了某種美好的東西——鮮花。要是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給人們的都隻是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是輕鬆和愉快的。那時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會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真正的高度
還記得10年前那個冬天,一個陽光普照的早晨,父親帶我和弟弟去城裏姑姑家做客。在車站,父親走近售票窗口問道:“我們三個到合肥要多少錢?” 年輕的售票小姐說:“大人4元,高於1米20的小孩和大人一樣,他們兩個有多高?” 父親答道:“這個小的1米15,那個大的1米22,我來付8塊錢。” 那位售票小姐笑道:“嗨,先生,你是剛撿了錢還是發了財?你隻要告訴我較大的男孩1米20,你就可以省4元錢。我的眼睛不是尺子,我又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父親回答:“你說的沒錯,但是孩子們知道他自己有我高!”
一缸魚
在一列國際列車上,各有一位德國人、日本人、美國人和法國人在一起旅行。途中上來一位端著魚缸的客人,缸中魚種甚為罕見。
大家對這種魚都很好奇。德國人問:“您能告訴我這魚的名稱嗎?它在生物學上是什麼類別,有什麼習性?”日本人問:“請問這種魚我們國家能不能引進,在日本有氣候、水溫、水質條件下,這種錢能不能生長?”美國人問:“你的魚是不是從美國弄來的?因為隻有美
國才有可能有這種奇特的魚。”法國人問:“你能不能把魚賣給我,我想在我的臥室裏養一缸魚,我的女朋友一定會興奮不已。” 數年後,德國人出版了關於這種魚的經典菱著作,並建立了一整套相關學科,開發了這種魚的轉基因品種。日本人已經建成了大規模的養殖基地,並占領了高份額的全球市場。美國人呢,因為最先注冊了相關的專利和商標,並製定了一係列的行業標準,在這個方麵獲利不菲不說,還經常以違背了有關規定為由製裁別的國家。法國人則利用這個魚種發展出了獨特的藝術,以此吸引全世界大量的遊客。
駱駝的命運
原本駱駝的生活環境並不惡劣,與其他動物一樣生活在花草茂盛、水源充足的地方。一次,它們的首領獅王召開民主生活會,要動物們對自己的領導方法提一些意見。有的動物批評獅王過於仁愛,使一些動物目無領導;有的動物批評獅王過於勤政,不注意維護權威。輪到駱駝發言了,它指責獅王不該濫用職權,以強淩弱。獅王對駱駝的直言大加讚揚,要求全場動物以駱駝為榜樣,並當場宣布把最大的一塊領地賜予駱駝享用。於是,駱駝來到了受封的領地——茫茫的戈壁沙漠。
誰坐頭等艙
在一架由紐約起飛的班機上,一名中年白人婦女被安排坐在一名黑人的旁邊。她以身邊的黑人怒目而視,黑人則用微笑回應了她的不友善。於是白人婦女氣勢洶洶地把空服員叫來。 “請問有什麼問題嗎?” “你們把我安排坐在這裏,我受不了坐在這種令人倒黴的人旁邊,再給我找個位置!” 幾分鍾後,空服員回來了。 她說:“女士,很抱歉,經濟艙已經客滿了,不過在頭等艙還有一個空位。”不等白人婦女說話,空服員接著說:“在這種情況下將乘客提升到頭等艙,的確是我們從未遇到的情況,但是我已經獲得機長的特別許可。”空服員繼續說,“機長考慮到這個特殊的情況,他認為要一名乘客和這麼令人討厭的人同坐,真是太不合情理了。”空服員轉向那位黑人,“因此,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們已經準備好頭等艙的位子了,請您移過去。” 周圍的乘客這時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那名黑人乘客在一片掌聲中揮著手走進頭等艙。
為了豬的快樂
最近因為歐盟和英國政府的兩項規定,英國有農夫們真是傷透了腦筋。 歐盟的新規定要求豬農們必須在豬圈裏放進可操作的物品,為豬解悶、尋開心,讓豬們娛樂娛樂。物品的種類嘛,稻草或其它天然物品都可以。這樣的規定到了英國卻變得複雜起來,英國政府正在考慮要求農夫用玩具替代歐盟規定的天然物品,並變本加厲地要求向豬發放“有意思的玩具”。豬農們如有違反,將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不同數額的罰款。 這一罰,立即掀起了政府和豬農們關於“豬玩具”的口水大戰。 什麼玩具才算“有意思的玩具”?難道讓小豬們輪流擲骰子,來上一場“大富翁”遊戲?還是讓它們踩踩自行車,快意地禦駕乘風? 看來,為了豬們的快樂,英國政府和豬農們還要吵上一陣子。
欣賞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獵時,無意在鬆林中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之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兩歲喪母,七歲喪父,是由姑母一手扶養照顧長大的,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濘,作者剛跨出學校門便去高加索部隊當兵。屠格涅夫更是傾注了極大的同情和關注,幾經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和肯定。姑母很快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瓦列裏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的寂寞,並無當作家的妄念。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的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戰爭和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複活》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殺豬教子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強調做人要誠實。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上待,可是不兒子拉著她的衣襟,哭鬧著也要去。曾參的妻子被鬧得沒有辦法了,就對孩子說:“你留在家裏,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 曾參的妻子從待上回家,隻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拴豬,旁邊還放著雪亮的刀,正準備殺豬呢!妻子趕忙製止說:“我剛才是和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參說:“孩子的不能欺騙的。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講假話。再說,母親騙了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 結果,曾參說服了妻子,把豬殺了。
武大郎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