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以德報怨,我本善良4(1 / 3)

第一章 以德報怨,我本善良4

心靈雞湯

童心是可貴的。沒有童心,我們就會失去純樸、自然、機敏的品性,失去對他人的信賴和對生活的坦蕩胸懷。

善良的心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個早春——這天,慘白的陽光照著剛吐綠芽的樹枝。年輕的我作為一名專門采訪治安消息的記者,正驅車駛向一處我不願看見的地方。警方廣播報告說:一名男子在家中的車道上倒車時意外地撞倒了小孫女,導致了一樁死亡事故。

我把車停在警車和電視采訪車之間,立刻看見一個身穿棉工作服的壯實的白發男子正站在一輛小型運貨車旁。幾個照相機對準著他,記者們把話筒伸到了他的麵前。這位老人看來完全處於迷惑之中,正竭力回答記者的提問。他幾乎隻是在抖動嘴唇、眨著眼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不一會兒,記者們放過了那位老人,跟隨警察擁進了一間小白屋。在我想象中仍能見到那位備受精神折磨的老人正俯首注視著車道上曾站著孩子的那塊地方。屋旁是一個剛培上土的花台,不遠處有一堆黑油油的沃土。

“我當時隻想到那兒去撒那些肥土,”老人對我說著,盡管我並沒有向他提問什麼,“我甚至不曉得她在門外。”他伸手指著花台,爾後又讓手垂回腰際,重又陷入了思慮之中。而我正如一個合格的記者那樣踱進屋去看有誰能夠提供那蹣跚學步的孩子的近照。

幾分鍾後,我速寫本上記滿了全部細節,口袋中插著一張那天真無邪的女孩在照相館拍的相片,又朝警察說的放屍體的廚房走去。

我隨身背著照相機,是那種又大又笨的“斯比·古勞”牌的。這當時就象征著新聞記者的身份。主人們、警察、記者和攝影師——所有人都已退回屋外去了。我跨進廚房來到現場。

從拉著帶縐邊窗簾的窗口透出的陽光照出,在一張塑麵桌上躺著一個包在潔白被單中的纖小的身軀。那位祖父不知怎的總想避開眾人,他正坐在桌旁的椅子上,側對著我,絲毫沒有意識到我的出現,隻是難以名狀地死死盯著裹住的屍體。

屋裏非常寧靜,時鍾在嗒嗒地走動。我看到那位老祖父慢慢向前傾下身軀,曲起雙臂猶如括號一般圍住了孩子的頭與足,然後他把頭抵在裹屍單上,久久地動也不動。

在這寂然無聲的時刻,我預感到將會產生一張有獲獎希望的新聞照片。我測定著光線,調好光圈和距離。在閃光燈上安好燈泡,舉起照相機,從取景框中構成畫麵。

畫麵中的每一組成部分都堪稱完美無缺:身著樸素工作服的祖父;背襯著陽光的白發;包在被單中的那孩子;窗邊牆頭上黑色鐵支架和“世界博覽會紀念盤”所烘托出的這間陋屋中的氣氛。外麵,可以看見警察正在檢查運貨車那致命的後輪,而孩子的父母親則依在相互的臂膀上。

我不知道在那兒站了多久,仍不能按下快門。我強烈地意識到即將攝成的照片必定具有驚人的新聞效果和價值。我那職業責任感催促我將它攝下來。但我無法讓手點燃閃光燈,那無疑會打擾可憐老人那痛苦的內心世界。

我最後放下了照相機,悄悄地退出了屋子。我萬分震驚地對自己是否適應新聞職業產生了懷疑。當然,對於這次失去獲得新聞照片佳作機會之事,我沒有告訴我的編輯和同行們。

每天在新聞廣播或報紙上我都能看到處於極度痛苦和失望中的人們。人類的苦難已經成為一項可供觀賞的運動了。當我有時在看新聞電影時,就不免想起那麼一天。

對我當時的所作所為,我至今無怨無悔。

心靈雞湯

不讓別人的痛苦放大,不再往傷口上撒鹽,這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品德。

彼此信任

前些天,我從賓西法尼亞州的哈裏斯堡前往本州80裏外的萊韋斯堡。天色已晚,我急著趕路,不料有好幾次我開的車被迫跟在緩緩行駛的大卡車後麵,我緊握著方向盤,焦急不安。

車子總算駛在了空曠的高速公路上。當我即將通過一個十字路口時,紅燈亮了,我急忙把車刹住。我四下看了看,路上沒有一輛車,至少1裏之內沒有第二個人,而我卻坐著,等著紅燈變成綠燈。

我開始對自己為什麼沒有闖紅燈而感到懊悔。我當時並不擔心被拘留,因為那兒根本就沒有警察,我的車開過去一點事也不會有。

當晚我來到了萊韋斯堡。晚上12點鍾上床睡覺時,這個問題又一次在我腦子裏出現。我想我之所以停住了車,不僅因為這是我們大家彼此遵守的條約,而且也是我們大家彼此遵守的合約。我們大家都彼此信任,決不闖紅燈。

我們一直彼此信任做正確的事,聽來很讓人驚奇,是不是?我們確實這樣做了。信任是我們的首要願望。我們不能無緣無故地不信任別人,疑慮滿腹或相互猜疑,這種態度不是我們天生具有的。

彼此信任真可謂一樁好事,因為一個良好的社會結構取決於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我們現在擁有的良好社會秩序,都會因為我們在大部分時間裏彼此不信任而變得混亂不堪。在意大利,向政府納稅真是件可怕的事,有許多人隻是牢騷滿腹而不交所得稅,因為國家稅務局使用了些法律手段。但是他們多半還得信任一點:我們會支付我們應該支付的稅款。

我們言而有信,說來就來,說交付就交付,說付款就付款。在這些事情上,我們都相互信任對方所言。如果我們言而無信,就是違背了常規。我們做事也常有不認真或不可靠的時候,這些都被視為背信棄義的行為。假如某個人或某個組織辜負了我們的信任之心,就會遭到唾棄,失去信譽。

我討厭看什麼某某銀行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偽造賬簿的事。因為我信任銀行,所以我不會每天都走進銀行,讓職員把我的錢拿出來,給我看看錢是不是還在銀行裏。買一罐咖啡或一瓶牛奶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不會把它們買回家裏後再稱稱看是不是夠分量。生活中沒有時間去猜疑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或與你做生意的每一家公司。

仔細觀察我們周圍的人和事,並且把人們對他人的信任程度與他們在生活中的成功大小相比較,真是件趣事。從長遠的意義上說,老實人,涉世不深的人,那些認為別人都像自己一樣誠實的人,比疑心重重的人的生活更加美滿,更加充實。即使他們偶爾受了騙,也同樣比那些誰也不信的人幸福。

我為自己在紅燈路口停車而感到驕傲。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從哈裏斯堡到萊韋斯堡的路上我的表現多麼出色,我非得一吐為快不可。

心靈雞湯

堅守誠實,彼此信任,就能讓生命綻放燦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禮物是一片愛心

為人挑選一份稱心如意的禮物不一定是件難事。當你掌握了其中的學問,送禮將成為樂趣——

“巴巴拉,”我丈夫比爾對我說,“你的聖誕禮物在冰箱裏。”我帶著迷惑走向冰箱,打開一看,不禁笑了起來:冰箱裏放著一隻像節日禮品一樣包裝好的容量為3加侖的冰激淩盒。在我們家,我愛吃冰激淩是出了名的。

接著我打開包裝,笑得就更厲害了。原來冰淇淋盒裏沒有冰淇淋,而是裝著4個大大的、手工製作的木頭數字,這些數字是為我們的前門準備的。因為早在幾個月前比爾就聽我說過想搞個醒目的門牌號碼。我甚為感動,也很喜歡他給我送來的雙份驚喜。

比爾的這份禮物使我想起了在一家百貨商店裏偶然聽到的一個對話,一位婦女正將丈夫送給她的首飾退還給他,她開玩笑地對丈夫說:“難道你不認為,在一起生活了20年之後,喬治應該知道我從不戴金銀珠寶嗎?”她雖然是開玩笑,但從中可以看出妻子受到了一絲傷害。

我不禁比較起這兩種不同的送禮方式,喬治很可能花了好幾百塊錢為妻子買珠寶,但妻子卻不喜歡;而比爾也許隻用了20元錢,但他的禮物是精心構思的,而且正合我的心意。這正是送禮的意義所在。作家查爾斯·達德利·利納1873年寫道:“禮物的好壞在於它是否合宜,而不在它的貴賤。”

我們許多人都想為自己的朋友或所愛的人送上完美的禮物,但我們往往是草草地完成這一任務。事實上,送禮不一定是件麻煩事,無論對接受者還是贈送者來說,它都能使人享受到樂趣。以下五種方法可使你感到送禮的樂趣:

確保禮物對接受者有特殊意義。20世紀50年代初,比爾·伯克哈特在美國密蘇裏大學足球隊踢球。25年後,他兒子馬克加入了它的競爭對手堪薩斯州立大學隊。在一次過聖誕節時,馬克將自己抽空製作的針鏽花邊的密蘇裏大學隊隊徽作為聖誕禮物送給了父親,想想這會給父親帶來怎樣的驚喜吧!

當你考慮贈送什麼樣的禮物時,首先問問自己:什麼對對方來說最為重要。在這一點上承認並接受對方,這本身就可以說是一份禮物。羅西塔·佩雷斯夫婦結婚18年的紀念日,她丈夫雷送給她一個4英尺高、5英尺寬的玩具屋。雷聽羅西塔常說起她小時候一直想有個玩具小屋但從未有人送過。羅西塔說:“雷看到我身上童心未減,送了我最滿意的禮物。”

送人所需卻出人意料。一次,我在醫院裏動了小手術,回家後我發現我們的餐桌中央擺著一個新換的裝飾品,這是我的兩個兒子歡迎我歸來的禮物。看到這麵貌一新的裝飾品,我才意識到原先的那個是多麼的陳舊不堪。原來,這樣的禮物正是我所需要的,也是我想得到的。

要使自己的禮物令人滿意,就得在平時多留心對方的日常閑談。我母親有個筆記本,上麵記著家庭成員之間日常交談時提到的一些想得到的禮物。所以在我們家,最常聽到的歡呼是:“噢!媽!您怎麼會知道這正是我想要的禮物呢?”

有時,你也許比對方本人更了解他的真正需要。羅恩·邁斯開心地談起父親在他中學畢業時送他的禮物。“一本公共演說教程!”他說,“你能想象出我當時是多麼地不滿足嗎?我想要輛汽車!”但羅恩現在堅信,正是這本教程給了他成為一名專業演說家所需的技巧。

付出你的時間和智慧。我的朋友黛恩·沃格爾收到了一件極不尋常的生日禮物,禮物是女兒瓊送的。瓊是她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孩子。黛恩與她父親結婚時,瓊才14歲。她們的關係曾一度緊張,後來漸漸融洽,變得親近起來。瓊20歲時,她給媽媽生日的禮物是一冊合格證書。合格證書證明她能把購買食品雜貨、洗滌熨燙、為床上的病人做早餐之類的家務事做得很好。黛恩解釋道:“這就是她所能夠為我做的事——建立我們之間真正的母女感情。”

一件包含你付出的努力、閃爍你愛心的禮物會使人產生感激之情,其效果即使最昂貴的珠寶也無法比擬。特懷拉·德爾在母親65歲生日時取出一盒母親的零散照片,然後分類整理並把它們一一貼進一本相冊。他將這本相冊作為禮物獻給了母親。

送得及時。我們知道,年輕的孩子們過生日時希望人們記得給他們送份禮物。但我們也許意識不到記住祖父的生日是多麼重要。即使你忙得無法脫身,但在一家你喜愛的飯店安排一桌特別的宴席或訂一件別致的禮物送上,隻需打個電話就能解決,這點兒時間總該能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