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算是村裏的能人,年輕的時候跟著一個工程隊幹過,所以瓦工和木工都會點,要說手藝很高,那是誇讚,但給村裏盤個炕做個高低櫃還是不在話下。憑著這門手藝,李建國年輕的時候掙了一點錢,後來趕上好時候,就在鎮上弄了一個家具廠,經營一些床、書櫃、桌椅板凳什麼的,偶爾也幫一些品牌工作做代工,自己的家具廠隻是做一些周邊鄉鎮的生意,靠的就是一個便宜、結實,所以大錢沒有,小錢倒是不斷,日子也過的不錯。
所以李家結婚,辦的也算風光,請來的客人中不僅有鎮裏和村裏的,就連市裏的客人也有,不過這些人對李家來說都算是貴客了,屬於單獨一間教室那種特殊安排人物。本來張偉也可以享受這種單獨安排,可他應急去做了廚師,這種待遇自然就沒了,不過收獲的卻是村裏人對他的改觀。
農村裏藏不住事兒,昨晚發生的一切,一上午光景,村裏人就全知道了,原本張偉拉來十億投資(李娟怕給兒子招惹是非,專門這麼說的),承攬了大方山爛尾工程就讓他成為了村裏名聲響當當的人物,經過昨晚的事兒,張偉提升的就是威望。這不,他一早來到做飯地方時,那些幫廚的大媽們都把自家自覺俊俏的適婚年紀的小姑娘都帶在了身邊,就希望能讓張偉瞧上兩眼,甚至有些腦子靈活的人把自己男性晚輩也打發來幫廚,就希望能給張偉留個好印象,說不準將來就能與張偉攀上交情,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對此,張偉頗為無語,但又不得不與這些同齡的男男女女們打招呼。
新郎李鑫去接親了,張偉開始忙活,洗涮、備菜什麼的有大媽們操持,張偉隻負責掌勺和出菜即可。
今天不比昨晚,昨天隻需要做十八道菜出來,而今天保底計算就是三十桌,如果來的人多,四十桌都有可能,所以一大早就要開始把涼菜先擺盤放好,等到婚禮舉行完開宴之時,要立刻能每桌上都端上去涼菜。
保底三十桌,一桌涼菜是八道,這就是二百四十道涼菜,一般來說,為了防止出現飯菜不足的情況出現,要另備五桌,這就是二百八十道涼菜。這麼多的菜甭說大多需要分切,就算是隻裝盤都要花費不少的功夫,有些廚師為什麼不接這種婚宴,不是他們做不了,關鍵是沒有類似經驗的而話,一個人弄這些實在太累了。
張偉心無旁騖在後廚分切、調製各種熟食,很快,八個涼菜已經分別裝盤,一盤一盤的擺放在一張長條桌上。涼菜準備完後,外麵就傳來了一陣鞭炮聲,聽見動靜的張偉知道,這應該是新娘子到了,算算時間,從新娘子進家門到婚禮完畢,總共是兩個小時。熱菜都已經準備好,梅菜扣肉更是已經上了籠屜,剩下的菜隻等婚禮開始時炒就行,現在天氣冷,熱菜炒出來早了,很快就會涼掉,於是張偉便擦了把手,坐到一旁點了根煙休息。
幫廚的年輕人到底體會不到長輩的良苦用心,看見張偉在忙碌也不怎麼說話,便一個個找借口到前麵去看新娘子了,張偉隻好跟大媽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過了一會兒,禮炮鳴響,張偉知道這代表著婚禮正式開始,站起身來,開始烹飪熱菜。
婚禮如計劃的那樣按吉時在村小學廣場搭建的台子上開始,所請的賓客們也大多都已經到位觀禮,大媽們開始有序的將涼菜往準備的餐桌上端,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可惜天公不作美,婚禮剛剛開始不久後,天空開始飄起了雪花,遇見這種情況,婚禮中原本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