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瞬間的感動 告別
瞬間的感動 告別
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不是已經失去的和未曾擁有的而是你現在有的一切 ,不經意間讀到這樣的句子,不知道是該歡喜還是悲傷,曾經我的心充滿了怨恨,那是關於童年及成長過程中的事。童年本該是花骨朵兒的年齡,應該充滿生機,應該留下銅鈴般的笑聲 ,在年輪的腳步聲中留下細碎的腳步..這些也隻是我的想象和向往。出生在大山深處,弟妹三人我是老大,很小的時候就背著比自己還高出半個頭的竹筐去田裏打豬草,冬天的時候還要和家人一起到山上砍柴,記得很清楚那時因個子小也沒什麼力氣,隻能撿幹柴,這樣可以使柴捆大一些,不會被大人罵,幹柴輕巧一些,扛著也不至於太吃力。即使是大雪紛飛的天氣也一樣要上山撿柴,這樣的情景一直持續到我上大學。說真的那時我非常討厭這樣的生活,高考完以後就在期待通知書的到來,等到通知書來了,就期待開學的日子,那時就一個想法趕緊離開這裏,離開這個家,日子在等待中顯得很漫長。 某一天終於到了我要離開的日子,天公不作美,大雨下了一整夜,天亮了也沒停下的意思,早晨起來母親已經做好了飯,說坐火車也要好幾個小時,需要吃點東西,而我的意思是趕緊快走。吃飯時母親問我該帶的東西準備好了沒,說實話我一個月前就準備好了,父親保持了一慣的沉默。胡亂的吃完飯我就要走,當初聽說他們不送我,也就沒奢望。反正就自己的一點衣服背個包,把學費帶上就可以了。見我吃完了,父親突然說:我送你,西安雖然不遠你也沒去過,我也幾年沒去了變化應該很大,一個女孩子帶著那麼多錢不安全,今天又下雨,地裏的活也忙不上。不知為什麼聽了這句簡短的話,忽然想流淚。
雨還在下,我和父親出門了,母親一直在說到外麵要注意身體,西安是大城市小心壞人,晚上不要出門等。對於母親我一直覺得她很辛苦,有許多事她也是無能為力,比如下雨,下雪還要在地裏幹活。我知道雖然她心疼卻是沒辦法的事,父親脾氣不好,稍微不順心的就會衝我們發火。此刻聽著的話,心好像猛烈地被什麼紮了一下,眼淚卻不自主的溢出了眼眶。走出家門母親也跟著出來了,哽咽的聲音一再囑咐,到了學校要和同學搞好關係,注意安全。壓抑了很久的感情決堤了,眼淚順著雨水滴落在地上,父親則一言不發,或許此刻他也有少許的觸動吧,長這麼大我們很少在一起說話。雨越下越大,路上還很滑,不小心打了趔趄,父親見狀說:把包拿下來讓我背著吧你的鞋滑,說著便從我身上把包取走,我一直走在他前麵,也看不見他有何表情,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我們沒說話,默默的走著。終於到車站了,他讓我在大廳坐著,自己去買票,我說我自己去,他回答,人太多就讓我在這裏等他。說話間
才猛然發現父親眼裏有平時難得的柔和,眼裏滿是慈愛,多年來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淚又不聽話地滑落,怕被他看見趕緊轉過頭。沒等多久父親就買好了車票,又去外麵商店買了幾個麵包和一瓶橙汁。 離進站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就在候車室坐著,還是沒有說話,周圍送孩子的家長很多,滿耳都是:在學校裏要注意身體,西安那地方冬天冷,也不知道宿舍有暖氣沒,食堂裏的飯吃不慣就到外麵吃,別餓肚子,不要省錢,該買的東西就賣..這樣的氣氛讓我很不自在,偷偷看身旁的父親,他又恢複了往日的威嚴,正拿著報紙再看,好像周圍的景象並沒在他眼中出現。終於等到上車了,站台秩序一點也不好,大家都在使勁地擠,我站在門口卻被一次次擠了出來,本來父親是在後邊的,這時也擠到我身邊了,他抓著一手抓著我的胳膊一手順勢一推我們就都上車了。過道裏到處都是人,我也分不清自己的座位在哪個車廂,這會兒父親一直抓著我走了好幾個車廂才找到我們的座位。三個半小時的火車他一直在看報紙,偶爾也和鄰座的叔叔聊上幾句,大都也是人家再說自己的孩子,當說道是否也是送孩子上學時,他才顯得話多一點。一路上我看的最多的就是窗外的景色,高山、樹林、田地、大橋及大大小小的城鎮。 火車快速前進,窗外的景色在不斷更換,終於我看不見大山了,出現在眼簾的是一棟棟高樓大廈,我知道我們到西安了。下了火車,又坐公交倒了兩次車才到學校,由於有些暈車這時我已經很累了,一切都是父親在辦,包括報名繳費,找宿舍領鑰匙,到學校商店賣臉盆毛巾等一些列瑣碎的事父親都幫我弄好了。休息了一會兒父親說去吃飯我也就跟著去了,吃飯時父親說:你考上大學不容易,這學校環境、硬件設施都很好,你要好好珍惜,咱們農村孩子別和城裏孩子比吃比穿,咱們要比的是學習成績。錢該花的就花,不要虧待自己也不要在同學麵前太小氣,沒錢了就跟家裏打電話,要和同學處理好關係;我今晚住旅社,明一早就買票回去,家裏的活還很多。可以說這是十幾年來父親跟我說的最溫馨的話了,眼淚早已在眼眶打轉,隻能點頭。 第二天,父親早早來找我了,我們簡單地吃了點東西他就要走了,我送他到公交車站,車來父親上車了,在車開動的瞬間我淚流滿麵,父親向我揮揮手,對這窗外大聲說道:照顧好自己沒錢不要硬撐,就給家裏打電話..車走遠了我還站在那裏,模糊中父親也在向這邊張望..突然間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樣,失去了支柱。雨依然在下,街道旁被雨水打落的梧桐樹葉,不遠處商場悠揚的歌,路上打傘的行人彙聚了一副特色的秋日圖畫。朦朧的淚眼中一直浮現著父親揮手告別時的語言和表情,秋雨落在身上,臉上卻感覺不到冷,心溫暖了一片.. 長大不是心在變老,而是淚掛在臉上還能夠微笑 ,感悟不在乎時間的長短,而是瞬間的感動。 祭母 人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隨著母親祭日的日漸臨近,對母親的懷念之情愈來愈濃。於是便想用手中的筆寫寫我最偉大、慈祥的母親,以寄托我的哀思,而每當提起筆,心卻很沉,生怕笨拙的手筆寫糟了心中那片濃濃的親情和那份永不褪色的懷念。今晚,站在朦朧的月光下,思緒萬千,在淚眼朦朧中寫下此文,用蒼白無華的文字寄托我對母親的哀思,以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我的母親與千千萬萬的農村女性一樣,平凡而普通,勤勞而樸實,慈祥而善良,的母親一生命運多舛,苦難遠遠多於歡樂,一生中沒有享過一天清福,但她卻好像從沒有過任何怨言,哪怕是她委屈、流淚的時候。然而,母親對我們的愛在這種溫柔和堅強的滋養下,顯
得更加無私、偉大和具有感染力。 母親為了我們姊妹四人的生活操勞了一輩子,但是上蒼並沒有因此而給母親一點恩澤。這年初冬,在檢查出晚期胃癌的前一天,母親仍以驚人的毅力支撐著病體堅持著田間的勞作。終因料理不完的家務事,操不完的兒女心,耽擱了可能救治的機會,此,母親一天天消瘦,一天天衰弱,直至無情的病魔奪走了她的生命。就這樣,母親帶著遺憾,帶著牽掛,帶著一生的疲憊,安靜地走了。 每當想起與母親在一起的日子,仍曆曆在目。清晰地記得母親講述不堪回首的“大躍進”年代的歲月,在那個令人難忘的苦難歲月裏,全國各地遭受了曆史上罕見的饑荒,因饑餓而吞噬了無數條生命,以致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悲慘景象。 在那個最困難歲月裏,我們家唯一的頂梁柱----父親,還遠在百裏之外工作,微薄的工資也隻能“自顧自”。家中的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隻有靠母親來艱難養活,因此,母親經常一天隻吃一頓飯,有時實在揭不開鍋就到田地裏割些麥苗或挖野菜煮湯充饑,因此常常餓得頭暈眼花,在生命的邊緣苦苦掙紮的同時,卻舍不得給自己吃上一頓飽飯,強忍著饑餓,從牙縫裏節省下的大饃留給年幼的哥哥姐姐,即便是這樣,二姐還是沒逃過“大躍進”這一劫,最後,母親眼睜睜地看著二姐死去。在那個艱苦的歲月裏,就連那補丁摞補丁的一件粗布上衣也常常是晚上洗、白日穿。至今仍依稀記得,兒時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中傾聽《瀏陽河》、《苦菜花》、《白毛女》和《朝陽溝》。那動聽的歌聲在那艱苦的歲月中象一道道七彩的陽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文革”後期,幼小的我一直體弱多病,依稀記得母親氣喘籲籲背我看病的情景,她摸著我發燒的臉蛋焦急地詢問醫生。那窄窄的鄉間小道,不知留下了母親多少艱辛的汗水。 還記得每年的端午節,母親總要提前買上一些紅、綠、黃、蘭等顏色的紅絨線,挨著個為她心愛的孩子係在手腕和腳腕上。 包幹到戶後,日子慢慢好轉起來,但勤勞的母親每天還是早早地起床,為我們煮好早飯,然後盛好放在桌上給我們吃,一日三頓,從未間斷過,因而每天我們都能按時上學。 記得上中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母親起晚而未能及時準備好早飯,無知的我便對母親大發了一通脾氣,後來得知母親發了一夜的高燒,第二天仍拖著極度虛弱的身子為一家人準備早飯,然而,傻傻的我當時竟不為所知。每當想起這件事情,內心深處在深深地責備自己,自責我當年的自私和無知。 過度的勞累已使母親身心交瘁,積勞成疾,在我新婚第二個月的一天中午,老家堂哥匆匆趕來告訴了母親重病的消息,得知母親胃癌的噩耗,我風塵仆仆趕回老家,看到母親虛弱地在院內揀棉絮。為了不想讓老人家從我的麵部看出半點“蛛絲馬跡”,我極力控製著情緒,強忍著眼角即刻傾出的淚水,岔開話題談到今年的收成如何如何,其實,我何嚐不想撲到母親懷中大哭一場啊。柔弱的母親卻有著一股撼人的堅強,可從母親的話語、低落的情緒、哆嗦的唇角中,她自知病情的嚴重性,拿著我的手輕輕觸摸她胸部的腫塊,就在這觸摸的一瞬間,我怔住了,這拳頭大的腫塊啊,那裏是一年半載所能形成的,這分明是胃部旁邊潛伏的定時炸彈,我想,也隻要我偉大而堅強的母親能承受如此之痛了。 我違心地勸慰母親說,沒什麼大礙,吃藥打針會好起來的。遺憾的是直至母親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她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胃癌..追憶往事,母親對我們點點滴滴的關心、愛護、包容,讓我愧疚的淚水就象斷了線的珍珠。在母親臨終前的幾天裏,每天吃過飯,我靜靜地守護在病床前。有時候挽著母親在院內渡步。眼看著母親一天天消瘦,但她依然很堅強,隻有我們知道,在堅強的外表下潛藏著殘酷的真實。我清醒的悲傷著,我清晰的看得見和母親最後的日子一天天飛快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