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之路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或許你們認為我還隻是個中學生不應該隨便說話,但我寫這封信是為了使我們兩代人能更好的相處,這樣,我們青少年生在稍大的這個世界就會生活得更美好。 首先請讓我們感覺到,確實有人愛我們、需要我們。青少年需要這種愛,這種親情,需要得到繼續成長的條件和你們在生活上給予的指導。這樣,青年人就可以擺脫常有的虛幻空想。可是實際上,有多少和我同齡的青少年正在走向墮落啊!原因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愛,僅僅是在盡一種義務。其實,真正的愛,比世界上任何東西的作用都大得多。 請不要讓我們覺得低人一等。這一點對我們更為重要,當然,也不是說要把我們看成高人一等。我們對在你們嚴密保護下生活感到了厭倦。我們怎麼可能重複你們做過的一切?你們為什麼還要說"當我在你們這個年齡時……",這種令人頭痛討厭的老話呢?要是你們給我們一個合適的機會發展,我們就會尊重你們。 請給予我們在自己的生活裏自由發言的權利。從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從臍帶剪斷的那一刻起,每個人就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情感和要求。我們應該對你們負責,但首先應該對自己負責。請設身處地想想,我們是多麼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尊重、關懷和支持啊!不要光為我們做什麼,請來和我們一起幹吧。隻要你們信任我們,放手讓我們自己來勾畫、來決定自己的前途,我們會幹得更好些。過高的要求隻能在我們之間築起一道難以逾越的高牆。或許以後我們會發現你們是正確的,但我們需要時間來學習、來探索。 請充許我們犯錯誤。人有時是會犯錯誤的,你們嚴格要求我們,批評我們,我們都能接受,而你們對我們的失望,則會使我們對你們也失去信賴。寬容、哪怕最起碼的一點寬容,都可勝過一切。 我是一個青少年,我要向父母和所有父母進一言z我們的生命是你們給的,是你們愛情的結晶,既然我們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那就讓我們自己努力,創造我們已經來到了的這個世界的完美的生命,也同時創造出我們將為之感到欣慰的更甜蜜的生活吧!隻因親情是存在的。
一個青少年的感悟
親情之路 補不了的親情
我是跟著外公長大的,外公對我非常好。有什麼好吃的都讓我吃,有什麼好穿的,都讓我穿。當我開始可以為外公分擔一點憂愁的時候,外公卻去世了。外公走得很安詳,他知道我已經可以自立了;而我卻很悲痛,我未能為他盡到孝心。 外公無論走到那裏都是帶我一道的。有一次,外公去種地瓜。我跟著外公去了田地,看著那一片片綠油油的原野可真爽。我躺在草地上,望著天空中的朵朵白雲。我頓時感到無比的幸福。啊!藍天真美。後來,我就去看外公是怎樣種地瓜的,我也好幫幫忙。外公挖了一個小抗,把種子撒了進去……終於做完了,他累得滿頭大汗。外公都這麼老了,可身體還是那麼硬朗。由於從來未做過這麼累的活兒,我鋤頭還未丟就靠著回瓏,不知不覺的就進入了夢鄉。迷迷朦朦的當我睜開眼睛時,我己經躺在床上了。我心裏知道外公對我的好。隻是嘴上沒有說出來而己。 外公經常煮地瓜飯給我吃,當時我每次都把它厭煩的推開了。可現在想起來真後悔。現在,生活好了大魚大肉吃膩了。反倒想起外公煮的地瓜了。想著想著,仿佛嘴裏又回蕩著地瓜的甜甜的味道。雖然媽媽也經常煮地瓜給我吃,但是總沒有外公煮的好吃。地瓜不是大魚大肉,但在我心中地瓜比大魚大肉有價值,回憶起來更有味。 炎熱的夏天,蚊子非常多。那時哪有什麼蚊香呀,所以蚊子每天都來搗亂。我正好又很害怕蚊子,所以每天都會被咬得“稀巴爛”。外公知道的,每天晚上都跑到床頭替我扇風、趕走蚊子。有一次,他整夜為我趕蚊子太累了,就躺在我的床邊睡著了。 這一切的一切我都知道我都還清楚的記在心裏,可是我已經沒辦法補救了。 讀三年級的時候,是爸爸媽媽把我從外公身邊拉走帶到遵義來讀書的,說老實話當時我是極不情願離開外公、外公也挺舍不得讓我走的。到火車站時,我連外公的最後一麵也沒見到,我感到有點失落。後麵的日子我似乎漸漸淡忘了外公。再後來不知怎的就聽說外公去世了,我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當時,我並沒有大聲的哭出聲來,我隻是躲進小角落裏暗自吸泣。雖然,表麵看來我沒有別人傷心,但是我想沒有人比我更難過更傷心。因為外公是我童年的全部,是我生命當中的一部份。外公就這樣走了,留下他心愛的外孫女走了。也不給他的外孫子一個報答的機會。 人死不能複生,我將怎樣彌補外公對我的深恩呢?我現在急於要做的,我想除了是祝外公在天之靈得到安息外,更要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及早向尊老敬孝,不再為以後留下遺憾。
感於親情
光陰荏苒,卻抹不去那重重疊疊的記憶,仿佛曆曆在目,又仿佛漂移千年。 ——題記 傍晚,我翻出了兒時的照片:一張四歲的我,抱著柚子站在老家院子的那棵樹下的照片。它喚起了我兒時的回憶:大廳堂上掛著古老而發黃的相片;過節時爺爺蒸的白花花的糯米粄;院子中央清澈見底的古水井;晚飯前奶奶對我的陣陣呼喚……
我的目光定格在窗簾上,記憶中的一道門虛掩著,我漸漸走近,推開那道門,去尋夢,去尋找兒時的回憶。 光之駿馬背著我躍到了小時候,我正搖搖晃晃的剛開始學走路,爺爺用雙手拖住我,似乎怕我跌到。奶奶則在前方為我鼓勁,我一步三晃地撲向奶奶的懷抱。當我跌到時,奶奶就站在我邊上一個勁地為我加油,我當時竭盡全力,仍趴在地上,但奶奶卻微笑的看著我,暗示我應該自己爬起來。我正在學寫字,爺爺手把手地教我寫“1、2、3……”。在端端正正的方格紙上,留下了我與爺爺共同協作的心血。下大雨的夜晚,奶奶背著我往家趕,小路上的泥濘使奶奶的雙腳陷得好深,褲腳上被濺起的泥水打濕了。我撐著傘,趴在奶奶已彎了的背上,奶奶走了好遠好遠的路…… 我的記憶被喚回,我重複翻看著所有的相冊,試圖找到和爺爺、奶奶的合影,讓我驚訝不已的是,除了全家福以外,竟沒有一張。爺爺,奶奶在我兒時那樣悉心照顧著我,他們一直默默地愛著我,不求任何回報,想到這些情景,我不禁潸然淚下。 那是誰?辛勤勞作在田間,從早到晚料理家務,穿梭在田埂泥濘的小路上。 那是誰?上山栽種小樹苗,翻山越嶺砍柴火,趕著黃牛去耕犁。他們不停地揮著手,朝我微笑。 每當看著他們矮小的身軀,古銅色的皮膚,深深的皺紋,絲絲縷縷銀白色的頭發,我就特別感動,我的眼睛再一次濕潤了。他們操勞了一輩子,我卻很少去看望他們,隻有在過年的那幾天。每每想到這,我就有想哭的衝動,我被他們所感動,被親情所感動,我哽咽著輕輕地喊著“爺爺、奶奶”,你可聽到遠方的孫女深情的呼喚! 在燈火闌珊之際,石階的遠方,有兩位老人…… 評語:本文構思精巧,從兒時的一張照片入題,回憶“我”與爺爺、奶奶的樁樁往事,圍繞話題,采用“畫麵串聯法”串聯起來,件件充滿感激,行行流淌愧疚,句句深藏真情,把爺爺、奶奶對“我”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牽動讀者,引起共鳴,收到以情感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