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教化之道(1)(1 / 3)

1

“犯罪側寫師,英文寫作Criminal Profiler。”中國刑警學院,鄭岩在黑板上寫下了“Criminal Profiler”的單詞,繼續說道,“是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經過專業訓練的特殊職業。側寫師們通過對作案手法、現場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畫案犯的犯罪心態,從而進一步對其人種、性別、年齡、職業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點乃至下一步行動等做出預測,以便警方縮小搜捕範圍,及時製止犯罪行為的延續。曆史上很多連環殺人案就是借犯罪側寫師的協助破案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犯罪側寫機構為隸屬於FBI的行為分析科,也就是你們看美劇時經常出現的BAU,他的全稱是Behavioral Analysis Unit。”

“我們說,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你們誰能告訴我,它的特殊之處在哪裏?”鄭岩的目光在教室裏逡巡著,看著講台下努力思考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個月前,唐賀功正式宣布退休,從Z小組組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在刑偵局也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刑偵局長曾想將他返聘,讓他繼續帶領Z小組開展工作,卻被他拒絕了。

“我在辦案中能起的作用不大,大多數時候都是做些協調的工作,這種事情,那幾個孩子自己就能完成。”唐賀功說,“也該給那些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了。至於我這個老頭子,要去頤養天年了。”

“那麼,由誰來擔任Z小組的組長?”刑偵局長問。

“杜麗。”唐賀功稍加思索,便說出了令刑偵局長頗感意外的答案。

“為什麼不是鄭岩?”局長問,“鄭岩才是Z小組的主力,由他來帶領Z小組不是能更好地展開工作?”

“鄭岩那個人……”唐賀功從局長的桌子上拿過煙,點燃,吸了一口,說,“他太感情用事,慕雪的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有可能在案件偵破過程中出於個人感情選擇遊離於法律之外的手段,這是我們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而且,”唐賀功歎了口氣,“鄭岩的身體狀態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腦部手術後,他需要服藥維持身體的機能,目前還不清楚他的身體究竟損壞到了什麼程度。他也太愛鑽牛角尖,一個問題想不明白就不會罷手。這讓他在案件偵破過程中過於專注案件本身,忽略了一些其他的因素。”

這個其他的因素,唐賀功並沒有說明,他相信刑偵局長能明白。

“但杜麗完全不同,她曾在機關工作,處理人際關係要比鄭岩強上很多。她也比鄭岩更冷靜,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唐賀功說,“雖然她不是一個優秀的探員,但她會是一個優秀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尤其,她對鄭岩的了解會幫助她很好地控製鄭岩。”

就這樣,原本在唐賀功退休後最有可能接任Z小組組長職位的鄭岩莫名其妙地落選了。從未考慮過接替唐賀功的杜麗卻成了Z小組的組長。

“局長一定搞錯了。”看到一紙任命書,杜麗愕然。

但鄭岩對這個結果卻並未表現出任何驚詫:“當組長,不僅工作更累,而且工資還是那麼點兒。”

“不行,你比我更合適。”杜麗拉著鄭岩就要去找局長和唐賀功,可此時的唐賀功卻已經離開了北京。

局長告訴他們,唐賀功接受了刑警學院的聘請,成為了一名犯罪行為分析學的老師。

局長同時交給他們的,還有一份聘書,那是刑警學院邀請他們做客座講師的聘書。

“老唐要求你們每個月都要到刑警學院去上一堂課。”局長說。

杜麗再次錯愕不已,隨即明白,唐賀功希望能夠找到更多像鄭岩一樣的人。

“唐老鴉啊唐老鴉,走了也不讓我消停。”對著那張聘書,鄭岩苦笑不已。

“那位同學,你來說說。”鄭岩收回思緒,指著最後一排角落裏的一個男孩兒,說道。

那是一個很特殊的孩子,他臉色緋紅,從上課開始,就一直不敢與鄭岩的目光對視,但是從他偶爾瞟過來的目光裏,鄭岩卻看到了熾熱。

他膽怯,恐懼,但是對知識充滿了渴望。

鄭岩知道,他一定有苦難的童年,遭遇了無法想象的挫折,進而陷入了深深的自卑,這樣的人,最需要的是老師的鼓勵。

“沒關係,說錯了也沒什麼。”鄭岩微笑著說道。

出乎他意料的是,男孩兒的臉驟然漲得通紅,突然站起身,一言不發地跑出了教室。

“這是怎麼回事?”鄭岩愕然地看著還留在教室裏的學生們。

“老師,他不是我們班裏的學生,我們也不認識他。”一名女生說道。

鄭岩恍然大悟,是來蹭課的啊。現在還有蹭課這種事,真是少見。他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將這段插曲甩出了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