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乳 腺 癌5
肺癌的預防
個人預防措施首先是戒煙。因香煙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和釋放許多有害的物質,如尼古丁、煤焦油,這些物質對支氣管有強烈的損害,致病和致癌作用。吸煙不僅損害吸煙本人的健康,而且對周圍人群即被動吸煙者的鍵康也有很大危害。戒煙對吸煙成癮的人來說,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可以一次下決心徹底戒除,也可以訂好計劃逐步減少,再徹底戒除,亦可配合針灸戒煙,或飲用戒煙茶,吃戒煙糖,及嗑瓜子吃口香糖等法。
其次是防止大氣和環境汙染,避免接觸前麵所提的有害物質,在有毒場所或塵土多的場所工作時,要戴好防塵口罩,穿好防護衣帽。脫工作服前要徹底除塵之後方可將衣帽放入除塵衣櫃中。下班前要洗手,有條件時要全身淋浴,平時亦需多飲茶水,清洗體內外拈汙的有害物質。
注意居室通風換氣,特別是廚房的空氣汙染,食用菜油油煙霧的凝聚物具有潛在的致癌性,因此有條件的要安裝脫排油煙機,還要注意少用油煎,油炸的烹調方法。再則及時治療慢性肺部疾患。保持身心健康,也是預防肺癌的方法之一。
做深呼吸氣法,是鍛煉肺部功能,預防和治療肺癌的簡單易行之法。晨起直立在花園、樹林中或陽台上,隨著深吸氣的動作,雙腳踮起,雙手緩慢上抬,然後屏氣片刻,接著慢慢吐氣,腳跟漸漸落地,重複動作可鍛煉一刻鍾左右。如咯血量多時則不適宜此種鍛煉,應臥床靜養。
肺癌的藥物預防可選用維生索A、維生素甲酸、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水果可選食梨,枇杷、白果、香蕉、菠蘿,無花果,荸薺等。病人的飲食禁忌除戒煙酒外,少吃生蔥、生蒜、過鹹食品,有陰虛內熱症的患者忌吃桂圓、羊肉、狗肉等辛溫之品。平時避免悲傷抑鬱而耗仿肺陰。
肺癌的早期發現
發現肺癌最方便的手段是胸部的X線檢查和痰的脫落細胞檢查,因此對於40歲以上男性、吸煙量較大的肺癌高發人群,出現持續幹咳時,應及時去醫院作胸部X線檢查。如出現痰中帶血,應及時把痰送到醫院檢查,也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效手段。對於肺癌的高發人群來說,3~6個月1次的胸部X線檢查一般能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肺癌的預後取決於早期發現和病理類型。早期的肺癌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大多預後較好,可惜的是大多數病人發現時已不能手術切除。不能手術的病人可行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有些病人亦有一定的療效。
肺癌的治療方法
1.西醫藥治療
(1)手術
除了Ⅲ,和Ⅳ期,盡量外科切除。手術可分為根治和姑息兩種,
(2)放療
每療程40~70Gy。放射源多采用60CO、直線加速器的超硬X線等高能射線。放療對小細胞癌最佳,鱗癌次之,腺癌最差。常出現放射性肺炎,表現為刺激性幹咳、泡沫痰,一般持續3~6個月,甚至1年。
(3)化療(常用方案)
①小細胞肺癌,EP或EC方案;VP-16(足葉乙甙)120mg/m2,靜脈注射,連用3~5日;DDP(順鉑)40~60mg/m2,連用3日,CBP(卡鉑)350mg/m2,用1日,均為靜脈注射,3~4周為1周期,2~3周期為1療程。
②非小細胞肺癌,CAP方案:CTX(環磷酰胺)40~1000mg/m2。阿黴素(ADM)40~50mg/m2,DDP(順鉑)40~80mg/m2,均為靜脈注射,在第1天給予,每3周為1周期,2~3周期為1療程。
(4)免疫治療
常用免疫調節劑有:卡介苗、抗肺癌核糖核酸、白細胞介素2(IL-2)、幹擾素(IFN)、轉移因子、多糖類等。
2.中醫藥治療
(1)痰濁犯肺症的治療
痰濁犯肺症的表征為: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悶納呆或乏力。方用二陳湯加減:陳皮、法半夏、白術、萊菔子各10克,全瓜蔞、苡仁、茯苓各15克。若痰鬱化熱,則用葦莖湯加減:蘆根、魚腥草各30克,全瓜蔞、桃仁、苡仁各15克,黃芩、法半夏、杏仁、枳殼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2)肺腎兩虛症的治療
肺腎兩虛症的表征為:咳嗽痰少,或痰白而黏,或痰中帶血、口幹舌燥、潮熱盜汗。方用清燥救肺湯合葦莖湯加減:沙參、麥冬、天、冬、魚腥草、山豆根、蘆根各15克,川貝、玄參、桑皮、桃仁各10克。胸痛加鬱金10克:咳劇加百部、杏仁各10克:咳血量多加白芨10克:盜汗加鍛牡蠣30克。每日1劑,水煎服。
氣陰兩虛症的治療
氣陰兩虛症的表征為:幹咳少痰、痰中帶血、氣短乏力、手足心熱、自汗盜汗。方用生脈飲加減:黃芪、黨參、沙參、麥冬、山藥各15克,茯苓、五味子、生地、天冬各10克。每日I劑,水煎服。
凡治肺癌或肺癌術後者,在上述征型中均可加用龍葵、蚤休、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抗癌藥物,一般劑量為15~30克。
3.飲食療法
(1)肺癌早期對消化係統功能影響較少,應及時加強飲食營養增強抗病力,使身體能耐受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在病體接受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給予蛋白質、糖、脂肪等高能量食物及維生素、無機鹽等。
(2)病程出現咳嗽、咯血等症,應服些止咳、補血、抗肺癌等藥膳食療,如蓮藕、梨、百合、白木耳、奶製品、豆製品等。
(3)肺癌患者手術後,多因損傷肺氣而引起氣短乏力,胸悶自汗等症狀,故飲食宜以補氣養血食物為主。如山藥粉、大棗、雞蛋、瘦肉、鯿魚、蛤蚧、藕、大白菜、桂圓、鬆子、蘋果等。
(4)肺癌放療時,主要傷及肺陰,引起口燥咽幹、咳嗽少痰、皮膚灼痛等症狀,故宜吃滋陰養血食物,並以新鮮蔬菜和多汁水果為主,如杏仁露、荸薺、白梨、柿子、枇杷果、枸杞子、甜橙、羅漢果、香蕉、桃仁、核桃仁、銀耳、百合,番茄、菠菜、藕、蜂蜜、驢皮膏、海蜇、銀魚等。
(5)肺癌化療時,多因藥物毒性較大,導致氣血大傷,周身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至出現骨髓抑製,血小板下降,白細胞數減少。這時應大補氣血,除用藥物治療外,飲食上選用鯉魚湯、香菜鯽魚湯、黃芪燉雞、排骨湯、燕窩、烏龜、香菇、木耳、冬蟲夏草、大棗、連衣花生、向日葵籽、豬皮湯、動物肝髒等。
(6)晚期肺癌患者,多因病情進展中的各種因素導致進食減少,消化吸收功能差,出現明顯的營養不良。飲食上則應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營養食品,少食多餐,也可采用靜脈高營養,預防惡液質。
(7)肺癌全病程中宜食止咳化痰、養陰潤肺,涼血止血的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煙酒,不食生濕釀痰的葷腥、厚油膩食品。
4.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取風門、肺俞、心俞、天突、膻中、中府、列缺、內關、足三裏有壓痛點。補瀉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鍾。針刺治療時可配合湯藥同時治療。
(2)推拿療法
取風池、大椎、肩井、命門、曲池、合穀等。采用擦、拿、抹、拍擊等手法。適於肺癌咳喘、胸痛者。
(3)外治法
①蟾酥消腫膏:使用前先將皮膚洗淨擦幹,再將膏藥貼敷在疼痛處,每日換藥1次。②取雙柏散150克,用蜂蜜、清水各半調勻,微火煮至冒氣,攤於塑料紙上,待稍涼後外敷患處。以上兩方均適於肺癌胸痛、背痛者。
胰 腺 癌
胰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消化道腫瘤,雖然在惡性腫瘤中不屬高發,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缺乏早期診斷方法,難以得到早期治療,且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所以胰腺癌5年生存率僅為3%,被稱為“癌中之王”。
有一部分人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表現為持續加重的上腹痛,伴或不伴體重減輕,經胃鏡、B超、CT和實驗室檢查均未發現異常,又經過一段病程後,B超或CT才發現病變,或出現黃疸、腹水及腹部包塊。一旦患者出現這些典型症狀和體征時,診斷不難,但已是胰腺癌晚期。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就診時,就已是胰腺癌晚期。
胰腺癌的典型症狀和體征包括上腹痛、食欲不振、消瘦、乏力、黃疸、腹部包塊,偶有脂肪泄和膽囊腫大,相對突出的症狀是上腹痛和消瘦。當病人近期出現難以用胃腸疾病和心胸疾病及肝膽疾病解釋的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上腹痛和消瘦時,應特別警惕患胰腺癌的可能。若出現膽囊腫大、腹部有腫塊和腹水時,大多已是胰腺癌晚期。
胰腺癌的症狀
胰腺癌治療效果不滿意的原因,是因為在診斷明確而將進行手術時,癌腫已屬病程晚期,不能切除。大多數胰腺癌患者,在就診、入院和確診以前,其病程已有3~6個月,平均4個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統計資料表明,病程3~6個月的患者占80%,病史1個月以內僅14%。國內胰腺癌切除率僅10%~26%,以往認為這是由於病人在病程晚期方才就診。情況是否如此呢?在詳細詢問每個胰腺癌病人的病史後發現,部分病人往往在疾病初期即來醫院就診,但由於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醫生未能重視這些症狀與胰腺癌的關係,因而延誤了診斷。
胰腺癌的主要症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出現上腹不適和疼痛
多數胰腺癌患者的發病初期,都有上腹不適和隱痛的病史,自感有上腹脹滿、脹痛和難以言狀的不適等感覺。若仔細詢問患者,幾乎所有胰腺癌患者在其病程中都有各種各樣腹痛,不同的是有些發生早,有些在病程某階段方才明顯。
上腹不適和疼痛的部位,主要根據腫瘤發生在胰腺的部位(頭、體、尾)不同,而表現在上腹不同部位,一般以上腹部和臍上部為多。初期時不適和疼痛很輕微,時好時發,無規律,腹痛的部位往往較深,不易精確定位,疼痛可自行緩解。
目前還不清楚胰腺癌造成上腹不適和疼痛的機理,但多數學者認為這些早期症狀是由於癌瘤阻塞膽管和胰管,管內壓增高,刺激神經而引起。隨著腫瘤的發展,上腹不適和疼痛程度加重,自感有脹痛、鈍痛、重壓痛、錐痛、絞痛。疼痛程度加重,發作漸趨頻繁,持續時間延長,進食後加重。病情發展時可轉變為持續性腹痛,並可向腰背部放射。
上腹不適和疼痛是胰腺癌很重要的早期臨床症狀,對此應予以起重視,不要忽略輕度上腹不適和疼痛的症狀,而自認為是“胃病”。如有這些症狀發生,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2.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出現消瘦
進食減少和消化不良是該病常見症狀,發生原因可能是胰液和膽汁分泌不足,缺乏各種參與消化的酶,因而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胰腺癌病程發展較快,由於上腹脹痛不適、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患者在病程發展中,約有60%~95%的患者出現消瘦症狀。部分患者以消瘦為首發症狀,消瘦隨病情發展而加重,一般患者體重可下降10~20公斤,而對不明原因的進行性消瘦,無論醫生和病人均應引起重視並進行全麵檢查。
3.出現黃疸
胰腺癌患者約57%~79%在全病程中有黃疸,作為首發症狀約占14%~17%。胰頭癌患者多數出現黃疸。胰腺癌的黃疸,大都是梗阻性。膽紅素定量超過2毫克/100毫升時,患者即表現有鞏膜、皮膚發黃。黃疸初起時僅有眼鞏膜和口腔軟齶黏膜黃染,隨腫瘤發展,膽管梗阻症狀加重,此時出現皮膚黃染,開始出現臉麵、頸、胸前皮膚黃染並逐漸擴展到全身皮膚。對胰腺癌患者進行血生物化學檢查,其血清膽紅素定量檢查結果有90%平均在6毫克/100毫升以上,隨著病情發展,膽紅素定量一般持續升高,可達10毫克/100毫升,嚴重時可達30毫克/100毫升。胰腺癌所致梗阻性黃疸,膽紅素定量越高,皮膚黃染越重,嚴重時皮膚深度黃染,有時呈赭黃色。
對有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黃疸,一定要引起醫生和患者高度重視,並應應用現代醫學檢查方法進行檢查。胰腺癌患者大都因出現黃疸後,不能確定黃疸原因,因觀察、等待檢查和轉診等拖延了診治時間,從黃疸出現到確診多數在3個月以上。因而對有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黃疸,應作為胰腺癌的早期警號引起重視。
胰腺癌的病因
胰腺癌的發病原因迄今尚未闡明,一般認為係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可能與吸煙、飲食中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多、酗酒、某些化學致癌物、內分泌代謝紊亂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由於胰腺為後腹膜器官,位置較深,早期症狀不明顯,腫塊亦不易摸到,所以胰腺癌難於早期發現,預後欠佳。
醫學研究認為,胰腺癌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胰腺癌的發生與飲食、化學藥物、吸煙、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等5個因素有關。特別是飲食、生活習慣和胰腺癌的發生有較為密切的關係。高蛋白、高熱量、多油炸飲食的人群中胰腺癌的發病和死亡率較高,而多纖維、多蔬菜飲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胰腺癌的發生。另外,與某些化學物品接觸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中,胰腺癌的發病率較一般人群高。吸煙可能會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