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個小丫頭,可是打著我那玉壺的主意?”
徐崢虛撫著他那下巴尖的山羊胡,笑得眼都睜不開了。
冉煙兒眼眸一垂,已是變成了委屈樣:“師傅您這麼說就是誤會徒兒了,徒兒可是一心誠意的給您拜年的!”
“哦?那煙兒想要什麼樣的新年禮物?”
徐崢故作一臉正經的看著冉煙兒,完全沒有放過她那又開始滴溜溜直轉的鬼靈眼睛。
“要不,師傅您就把那玉壺送給煙兒吧!”
冉煙兒粉嫩的小臉難得的一臉窘態,卻是剛說完,眾人便哈哈的大笑了起來。冉煙兒倒也是不惱,仍舊樂嗬嗬的看著師傅。於是在冉煙兒的眼神攻勢下,心心念念的玉壺也到手了。
隨後又一一的拜了一遍,拿到了一堆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冉煙兒心滿意足的功臣身退了。作為唯二的小朋友辰灝銘也起身拜了一圈年,卻是大人們給啥便拿啥。不過麓鄭鈺等人的東西又豈是爛大街的便宜之貨!
除夕,辭舊迎新,守歲最為重要!當第一聲爆竹響起,預示著舊的一年已然過去,新的一年到來。
除夕一過,上元便來了。
上元節,也叫做天官節,天官賜福!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三官的誕辰又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故而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上元節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燈節。自正月十三點燈,一直到十七的夜裏才落燈。
據說是為了迎接下凡賜福的神仙,百姓們怕夜裏太黑,仙人們找不著自己的村落。又說是夜裏太黑,仙人不喜歡黑暗的地方。
可上元隻有一天,而仙人下凡的時間又不確定。故而上元前兩天開始,百姓們便點起了燈,做好了迎接仙人的準備,一直到上元後兩天才結束。
所以這五天的時間裏,夜夜百姓們都會燃燈掛彩,直至天明。隨著時間長河的演變,人天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燈節也就慢慢的變成了如今的賞燈節。而點燈之意也變得講究起來。
十三為“張燈”,十四燃“神燈”。十五“人燈”,十六“鬼燈”!而十七,最末的一天,便叫“殘燈”。
“張燈”,也叫做“試燈”,試探,試用之意。
“神燈”,便是祭祀神明先祖。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
“人燈”,也喚作“正燈”。這一日人們會在門窗、床笫或者幾案處放上一盞燈,用來避除蠍蟲。
“鬼燈”,指引遊魂。放在丘墓、原野,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今日正好十三,吃過早飯,喜歡熱鬧的小煙兒便耐不住躁動的心,拉著自家師傅的手便歡快的出了門。夢婆也被冉少擎拉上,一家人歡歡喜喜的融入了擁擠的人流。
大街上,耍龍和舞獅的正激烈的爭鬥著。踩著高蹺的隊伍上了石拱橋,往拱橋西側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