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熱土1(1 / 3)

第一章 熱土1

引言:想起初一時初來乍到,身邊的一切也隻能用“陌生”二字來形容,第一次住校,第一次離家那麼遠,第一次完全擺脫了父母的照顧,單單隻是在這個陌生的學校來生活和學習。就因為這樣,剛來的時候還一個勁的吵著要回家,要轉學,而真正過了2個月以後,卻嚷嚷著堅決不讓父母來學校看自己。這是一種成長,她帶給我的。

熱土

轉眼間,已經在附中待過了我人生的5個春秋,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我生活和記憶的一部分,這是我無法遺忘的。 想起初一時初來乍到,身邊的一切也隻能用“陌生”二字來形容,第一次住校,第一次離家那麼遠,第一次完全擺脫了父母的照顧,單單隻是在這個陌生的學校來生活和學習。就因為這樣,剛來的時候還一個勁的吵著要回家,要轉學,而真正過了2個月以後,卻嚷嚷著堅決不讓父母來學校看自己。這是一種成長,她帶給我的。

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幹部競選,這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讓我在別人的眼中盡情地揮灑自己的個性,這,是我這個內向的男生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使我變得愈發的成熟,甩掉以前的幼稚與無邪,讓我看清了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善與惡,了解到我正充當的角色和將要充當的角色應該如何去扮演。這也是一種成長,她帶給我的。 現在坐在寬敞的教室裏,上課老師隻要輕輕地敲擊一下鍵盤,背投上很快就會閃現平時老師要在黑板上話一大堆時間寫的一大串筆記,從未想過我高中的生活會是這樣,眼前的一切都顯現得那樣理所當然。漫步在三大教學樓中間的長廊裏,坐在幾十歲的大樹底下乘涼,踩著塑膠地麵打球,在學校旁邊的書店裏選書,吃完飯以後在教室裏聽音樂,溫習功課,這些都是一個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可見,我們正享受著學習,享受著運動,享受著生活。 這些出乎意料地出現了,卻還是會理所當然地結束。對於附中,這片熱土,我隻能說一聲,謝謝!

有隻鳥在窗前停歇

雨下了一天一夜似乎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樓上落下的雨點打在雨棚上響著輕快的節奏,站在落地窗前,看風卷雨斜,看水洗梧桐,看天空中偶爾飛過一隻小鳥,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開。一切,伴隨著雨滴的飄落,都顯得安安靜靜。那種感覺,就像如詩的片段在心靈最真實的的季節裏絲絲縷縷地飄來蕩去,又恍若一份恬靜,若即若離的驚喜。 喜歡在各種天氣中站在窗前感受雨,感受風,感受陽光,感受那一份份歡歡喜喜,悲悲涼涼,平平靜靜的心情。點點滴滴,碎碎零零,自自然然,真真切切。 不知什麼時候,飛來了一隻綠色的小鳥,當我發現它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地聽它唱了很久了,那歌聲和雨點配合的異常完美,以至於我根本沒有感覺到有隻歌已在雨裏感染了我很多分分秒秒。 說小鳥在配合雨的旋律,或者說是雨在為它而打著節拍,研究這些看起來都毫無意義,因為那種無法訴諸於語言的浪漫已經將聽眾陶醉在自然的快樂裏。 我坐在窗戶邊上開始給小A寫信,我告訴他,我的窗前停了隻很美麗的鳥。我抬頭望了望它。 其實,小鳥不很漂亮,因為下雨的關係,它身上都濕漉漉的,它站在我的窗前,抖著身上的水珠,也朝窗戶裏麵望。 我衝著它笑,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衝它笑,因為我認為即使是我對它笑它也未必能讀懂我的真誠和友好。但是我笑了,很自然地笑了。我記得我和小A說過,我已經有些不喜歡笑了,因為我覺得有些笑容很空洞,很不真實,對於那些不得不笑的場麵,我總是覺得不自在。但是我很自在地對這隻不知從哪裏來的小家夥笑了。

看起來,小鳥並沒有看到我,我知道從外麵往裏看,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小鳥背轉身去,繼續著它的歌唱。我也低下頭繼續寫我的信。把小鳥的歌聲也寫進了我的信裏。

小鳥身上的毛漸漸地幹了許多,它蹲在護窗上,縮成一個小球,也許它很冷吧,看得我有些心疼,我知道雖然它淋不到雨,但看到雨斜斜地在空中閃爍,知道它一定很冷。我想打開窗戶讓它進來溫暖溫暖,可又害怕開窗會驚動它,把它嚇跑。我猶猶豫豫地回到原位。 記得那時和小A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都還是小孩子,我們都喜歡站在陽台上看雨,打著傘從橋的這一頭一直走到那一頭,橋拆了,我們就沿著堤慢慢走,記得那時侯的風吹在身上很冷,但我們依舊會唱最歡快的歌。就像這隻小鳥一樣。 看著還在歡唱的鳥,我想起了好多和小A有趣的故事,甚至包括他悄悄的離開。 他走的時候我都不知道,知道的時候他已經在很遠的地方了,隻是那時侯年紀小,沒有太多的悲傷,隻是相信他還會回來的。在很意外的某一天,下著雨的某一天。 我把這些都寫進了信裏。 我抬頭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小鳥不見了,那完美的配合讓我沒有感知它的離去。想想我不想驚動它,害怕它離開,可是還是沒能阻止它飛向遠方。 思緒中斷了,望著寫了一頁半的信紙,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寫下去了。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喜歡寫,哪怕是寫得不好也喜歡寫,他們總是說,一看到我,就是抱著日記本在感慨。的確,我喜歡寫日記,寫了幾本了,大概加起來也有差不多13萬字了,我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寫,什麼都寫,有人說我是瘋子。可是,現在筆卻罷工了。怎麼會?我有很多話要跟小A說的啊,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總是有很多說不完的話,雖然總是我在說他在聽,但他會很認真地聽,一邊聽,一邊隨著我的話露出很好笑的表情,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可是我現在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小鳥飛走了,它是來避雨的,可是雨還沒有停啊,不知道鳥類會不會感冒,可是我怕它那美妙的嗓音因為它淋了雨而失去光澤.. 我的思緒在千山萬水中遊離了很久,飄在空中,穿梭在雨中,跳躍在空氣裏.. 嗬嗬,小鳥又回來了。 它身上又濕了,它是叫著回來了。不知道它願不願意把到我的窗前叫做“回來”,但我願意。 它的叫聲又和緩地穿越在耳畔,筆尖再次刷刷地在天藍色的信紙上奮“己”急書,腦海裏映射出那一次6年後的重逢。 那天並沒有下雨,天藍得和這張信紙一樣,他回到了這裏,我們一起去了那座橋,在拆了的橋址上新建的橋,寬很多,沒有以前那麼坑坑窪窪。他不在的時候我還經常來橋上,看空中的風卷雲舒,看水麵的圈圈漣漪。那天風吹在身上很舒服,我們沒有唱歌,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不會再那麼童真了。 我說他沒有變什麼,還是6年前的樣子,可他說我變了很多,變難看了,於是我追著他從橋的這頭一直打到那頭。 “你出現像一盞燈不斷舞動, 閃過了我的瞳孔,

醒過來原來沒有什麼霓虹, 眼睛卻有一點紅, 我們什麼都不懂, 隻知道短暫的笑容, 是命運給我們善意的一場戲弄。” 他最後還是走了,向我告了別,很多的不舍,但並沒有改變他離開的事實。我抬頭看小鳥,它還在那裏歡快地唱著,也不知它累不累,我看著它,想多看一下,因為我知道它遲早都會要走的。飛到它的天地裏去。 它真的很可愛,胖胖的,讓本來想減肥的我都有點想打消那個念頭了。隻是它總是背對著我縮成小球,讓我不能看到它的小臉,隻看到小嘴一張一合的。 信寫了兩頁半了,從頭看到尾,不禁心裏一陣陣排山倒海的憂傷。我站起來,走到窗前,猛地把手中的“嚓”地撕成了兩半,接著撕成粉碎,扔向上空。 因為那是一封寄不出去的信,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地址.. 耳畔的聲音變得單調了,原來雨已經停了,我看到另一隻綠色的小鳥飛了過來,接著三隻,四隻,停在窗戶上的小鳥縱身飛向了它的同伴,鳥群越過我的窗前,劃過一道綠色的弧線.. 我都不知道兩次停在我窗前的小鳥究竟是不是同一隻。 雨停了,一切恢複沉寂,我似乎又聽到了小鳥的叫聲,隻不過,它已停在另一扇窗前。 沒有了你的天空,不再相同..

那段當流氓的日子

突然間統一了現實和虛幻的兩個世界。徘徊在兩者之間,有點悵然,但還算得上理智。 為回憶構造了一個形象,進而漸漸模糊了真實的自我。想念的過去太多,多得讓我混亂了他們的位置,重新整理,卻發現自己統一出了一個近乎於夢中的人物,一個浪子亦或一個流氓。曾經翹課在家睡覺,看NBA球賽,趴在桌子上睡得不醒人事..活在學習裏的自己不知是不是困乏,也許也有一點的好奇。他總是在打破一個個計劃,然後重來,又把自己看作新人。笑著麵對那一個個錯誤,笑聲裏沒有一點悔意。 靠在牆壁上,仰望漫天的星;蹲在柳樹下,品味邛海湖;和朋友一起坐在天台,看對岸燈火通明的城市,看夜裏漂亮的湖水,看把野映得通明的月.. 其實又何止這千萬個美麗的畫麵,開始覺得現實並非那麼絕對,嚐試著一點點改變後,居然未在垂暮之時醒悟——原來一切那麼可愛。

多少次的長嘯,排泄了心中無數的鬱悶。天台前的一切卻那麼平和地將她們包容,無怪自己感慨生命渺小。整日遊蕩在接頭,遊蕩在公路上的時候,很是快樂。為自己留有遮目的長發,為自己前衛的服裝而信息;把自己改變成一個流氓,甘願墮落,隻為那一刻的快樂。彈著手指,口中吹著輕浮的口哨,掛在臉上千變萬化的表情,唯一可以告訴他人的

是:這裏的人活在自由的國度。不用像喪家犬一樣,也不用卑微地像被馴服的狼一樣匍匐在強手如林的大千世界。隻要有一個自由的國度,裏麵的人自由地活。 對待一件件難以接受的不快事,破口大罵即可,不用在意別人異樣的目光,因為自己的內心不存在什麼真正的淪喪。其實當時的心得是:這才是最完美的生命,裏外不一的自己不用逃避。 .. 想不起來那次次爭論緣起於何,最終都隻是在朋友的“沒關係”中結束。 和大家圍著圓桌,吃著少靠的時候,大可胡言亂語。偶爾想一下,自己太不知足了。總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完美,可以擁有更多,可以表現更好,然而這麼多的願望卻沒有帶動新的漿葉,原速前進地活在這個世界中。背對背,不用相間,卻可以感覺到那些深夜裏的自己是在多麼辛苦付出。揮霍著生命有點讓人惋惜,但迫於一個“無悔”,終於還是不肯離開。在夢裏會莫名其妙地流淚,也會大笑,似乎僅僅為了自己的熱忱。失敗注定會與我相伴。漸漸開始的覺悟,讓我選擇先苦後甜。記不得是誰的眼淚,也記不得是誰的長歎,那樣清晰地震撼了我..那個夜裏,這兩樣東西支配了一切。 變成自己,剪掉了頭發。背上書包的自己不太習慣拘束地當一個合格的學生。 習以為常後,我終難耐寂寞,再次回憶,回憶那段當流氓的日子。 青林

大提琴的悶響

沒有人料到低迷的音符將是悲劇走來的足音,指尖不理會韻律與理性的顫擺換來的是感性的扭曲,仍在繼續,大提琴將奏起這結局? 被拉緊的琴弦仿佛是重新接好的斷鞭,抽笞著原本不應該殘缺的魂夢———本不希望,隻因眼前的音符如此排列,無奈將這節奏推進,推進,高潮裏充斥這什麼?隱諱的序曲中每一個無法預期的音符背後,是牢騷怨言和等待,呆滯凝望和等待,吸著悶煙和等待,求救和等待———於是這樣的序曲,於是期待著高潮。 激動的情感被緊張的琴弦崩緊,生命扭曲成一塊冰冷無情的頑石,永遠沒有無定暫時的節拍,沿著同一節奏活下去,於是便總是迎合著這節奏用同一種腔調歌頌頹廢與墮落,於是在為這曲譜填寫心靈的詞。 偶爾聽見圓號與鋼琴在作響,可它們卻如同陌生人毫不理會,原本能一齊奏出一曲共同的樂章,卻沒有走近,獨自悶響,卻不走近,這令自己隻好獨自一人去麵對奏章的高潮。 於是,開始越拉越懼怕!

無數的附點十六分音符令他不安穩,六八拍的泛濫讓自己忘卻了是什麼音調,指尖粗暴地對待眼前每一個音符,似乎在企圖撕破一張網羅。但,這裏沒有自己和鳴的音調,但,或許已在絕望中忘卻了和弦將是什麼調,退了下來,退了下來,煩躁的調子淹沒了最終的抗拒。

高潮?這是我彈奏的高潮?圓號和鋼琴已銷聲匿跡,忽然開始發覺自己徹底孤獨,孤獨得徹底。高潮中,為曲譜所填的詞竟是一連串沒有答案的問題和抗拒的呐喊———為何序曲苦悶的等待換來的是沒落的樂章?為何心中的和弦沒有在指尖奏響?為何圓號與鋼琴獨自悶響卻不走近?為何?為何?為何.... 依舊一人孤獨,一人迷惘。 不敢在期待樂章的結局裏會被奏響些什麼,希望的僅是圓號與鋼琴不要來煩擾他的頹廢與墮落,或許樂章的結尾是一個本應出現的休止符,或許將是一個反複記號,但不再期待——— 一聲悶響。 悲劇的足音已經響過,大提琴的悶響將結束悲劇後的一切思索

人生

曾經迷失當我們接受人的不完美時,當我們能為生命繼續運轉而心存感激時,我們就能成為完整,而別人卻渴望完整---當他們為完美而困惑的時候. ----題記 7歲 讀不懂你的悲傷 7歲那年,我愛你. 從小多病,那年秋天,我住進了醫院,我沒有朋友,在我身邊來來回回的就隻有醫生、護士和你,那時讀不懂生命的脆弱,更讀不懂你的悲傷,我看見了你坐在角落裏,任憑淚水毫不吝嗇地從你的眼眶裏流出,是我刺痛了你的心?我不知道。 那年我不了解死,可上天卻讓我與死神擦身而過,身體越來越消弱,痛苦一天一天的蔓延.當醫生都把我放棄時,為什麼你還那麼苦苦地堅持,堅持我會有一天好起來,快活地站在你的麵前,你為了我花盡了你用半輩子換來的金錢,你帶著我到處尋找,尋找快樂,尋找生存的希望. 也許是你用你的血和淚感動了上天,讓我再次看到人間的溫暖,一個不出名的醫生,一間不出名的醫院把那折磨著我和你的病治好了,你用你的心真誠地感謝上天,而我用我的心真誠地感謝你,是你讓我重新看到了人間的太陽。 14歲 讀不懂你的希望 14歲那年,我恨你. 愛的反麵是恨,別人說愛得越深,恨得越深. 忘了以前的一切,我好像帶著一份金錢和享樂來到著世界,我渴望豪華的屋,我渴望最安逸的生活,我渴望錢,而我也渴望權.是讀不懂你,還是讀不懂生活.我生於這裏,什麼也沒有,你的心情煩躁,而我的心情也不好,就這樣兩股煩躁撞在一起,就隻會燃燒,因為不了解,所以燒出了恨,恨你永遠也不了解我,恨你為什麼要延壽我的生命,讓我在這裏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