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十天後終於來到了定安城外。
定安城與大多數城池一樣,四周外圍是高大的城牆,城牆都是由厚重的青石或磚頭壘成,高達四五丈左右。
等靠的近了,再看那高大的城牆,更是給人一種厚重壓迫感。
馬車走到城門口後就停了下來,城門口駐有一小隊兵士,人人腰挎腰刀,戴頭盔,穿軟甲,來來回回在城門口巡視著。
其中有三四個兵士在收取著進門稅,車馬行是不負責幾人的進門稅的,而且送到城門口就算完成任務了,所以車上幾人紛紛走下車。
進門稅每人兩個銅錢,雲浩和其他幾人付過稅錢,然後穿過長達三四丈的城門洞,進入了定安城。
雲浩和其他幾人打過招呼後各自分開走了,這時雲浩才細細的打量著定安城。
正對城門的是一條寬大的街道,足可以容得下四輛馬車一起跑,街道兩旁是各種古式建築,大都是由土磚或木頭搭建而成。
路邊兩側多是一些店鋪,酒樓,驛館,肉鋪,妓院,成衣鋪等等應有盡有,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十分的多,顯得很繁華,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定安城人口應該不少。
雲浩饒有興趣的沿著街道往前走著,一直走到了街道的另一端,再往前走是一個十字路口了,他左右看了一下,憑著感覺隨意的選了一條街道遊逛了起來。
雲浩以後至少會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要在這裏度過,他先熟悉一下環境也是應該的。
雲浩來時是上午,等他大半個縣城逛完之後已是下午時分了,不過他逛時也留意了路邊的店鋪,確實沒有發現他表叔的醫館。
感覺肚子有些饑餓的雲浩隨手攔住一位路人,打聽他表叔的百草堂醫館在什麼地方?
幸好百草堂醫館在定安城裏十分有名氣,隨便一個人就知道位置。
雲浩順著打聽到的路徑一路尋去,穿過三四條街道,小半個時辰後才找到了位於縣衙正門前繁華街道上的百草堂醫館。
百草堂醫館門臉很大,上下二樓,顯得很是氣派,進進出出抓藥看病的人很多。
雲浩提著包袱走進醫館四下先打量了一下,醫館一樓放著幾組巨大的藥櫃,有四五個小夥計在不停的給人抓藥包藥,很是忙碌。
二樓可能是看病的地方,不時得有人拿著開好的藥方走下樓來讓店裏夥計抓藥。
雲浩徑直走向二樓,果然一上二樓,就見到了正給人看病的表叔孫平,表叔長的與孫郎中又七八分相似,年近四旬,為人很和善,當然醫術也是不錯的。
醫館的二樓被分割成了前後兩部分,前麵這一部分較小,也就是孫平看病的這一部分,後麵還有一多半則是孫平一家的居住之所。
此時在孫平的桌子前還排有四五個病人,看穿戴有平民,有富貴人家,由此可見孫平看病還是有一套的。
雲浩見表叔正忙,也就站在一邊沒有打擾,等孫平看完手頭這位病人後,這才看到了站在一邊的雲浩。
“小浩來了,趕緊過來接把手,這一天就看了二十幾個,累死我了。”孫平見到雲浩一臉驚喜,就像見到了救星似的。
孫平在年前收到了他父親從長陵鎮捎來的信,信上具體的介紹了雲浩的情況,可以說老孫郎中把雲浩誇上了天了。
孫平是知道自己父親的脾氣的,輕易不會表揚人,就衝這點想來雲浩也差不到哪去。
這不一見雲浩來了,眼下正好還有幾個病人,就讓雲浩接過去看看,孫平心裏也好有個底。
雲浩也不客氣,正好也借此機會讓表叔熟悉一下自己,於是放下手裏包袱,上前坐在了孫平的座位上,而孫平則站在他身邊等著看他斷病開方。
醫家斷病講究望聞問切,雲浩先是看了一下他接手過來的這位病人,眼前病人是位老翁,年過五旬,滿頭銀發,身穿粗布衣,兩手老繭,一看就是窮苦人家。
看病人的穿衣打扮,也是醫家的一個重要部分,窮苦人家多是得些勞損疾病,而富家得病多是腸胃及中風等富貴病。
另外,針對窮富不同,醫家所開藥方價格也就不同,窮人家當然是開些既能治病,又便宜的藥。富家的人當然要開些貴藥了,因為你開便宜了,那些富翁反而不敢相信你開的方子還有沒有效果。
雲浩接著又看了看老翁的舌苔,簡單的詢問了一些症狀,然後是診脈,這是雲浩最後的手段,也是他確診病因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就在雲浩認真的診脈時,這位老翁有些遲疑的對站在一邊的孫平道:“孫郎中,您這是……?”
孫郎中心知肚明老翁問他的意思,現在不僅這位老翁有疑惑,就是老翁後麵排隊看病的其他幾位病人也都在看著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