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論領導的領導方式4(1 / 3)

第四章 論領導的領導方式4

選才用才不拘一格

人才的正確選拔與科學考核,已經成為鑒別人才的重要手段,應嚴加掌握。隻有選拔出了真正的人才,才能從中選出優秀的領導者。

提拔人才時最重要的一點是,絕不可有私心,必須完成以這個人是否適合那份工作為依據。

社會在向前飛速進步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人員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不大懂人事工作而管理人事的人,正在被一批高水平的人才管理專家所取代。

實踐表明,在現代企業中,資金、設備、廠房並不能表示企業的真正興旺,而人員的水平和整個組織的效能,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中最重要的資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時間會刺破華麗精致,會把平行線刻上美人的額角,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麼都逃不過他橫掃的鐮刀。

——[英]莎士比亞現代企業組織中的人事運用過程,已經和企業的近、中、長期計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係統。領導者和職工的關係,已不單純是領導和被使用的關係,更不是雇傭關係。為了使企業振興和發展。領導者必須對職工負起終身教育和提高的責任,並要從物質上、精神上、心理上關心職工。

正如卡耐基所推測的:未來人事管理專家的責任,不僅僅是選拔、組織職工從事生產,還要努力使職工個個都成為企業決策的因素之一,鼓勵全體職工參加企業的決策及管理,使他們在生產上、經濟上、社會上都有顯現自己才能的機會,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事管理與企業組織的成敗已息息相關,人事管理已成為一門專門的技術。管理人才的人,必須是人才管理專家。人才規劃、人才預測、人才情報等知識,已經構成了人事管理專家的一門新型專業。可以說,得才者昌,失才者亡,已成為現代領導成功的秘訣。人才的正確選拔與科學考核,已經成為鑒別人才的重要手段,應嚴加掌握。隻有選拔出了真正的人才,才能從中選出優秀的領導者。

中國在以往的長期革命鬥爭中,積累了許多考核幹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交給艱巨任務,在鬥爭中考核,在實踐中選拔;廣泛地走群眾路線,征求群眾意見;或是通過傳、幫、帶,進行實際考察等等。當然,過去在選拔幹部中也有缺陷,如長期憑直覺和印象,或由領導班子直接提拔。缺乏必要的、科學的考核。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說來,領導水平越高、鑒才能力越強的人,可能選拔得好一些。如果領導班子本身能力不夠,甚至妒才嫉賢,那麼,選拔的幹部也必然差,甚至產生惡性循環,給社會的發展將帶來各種弊端。

現代研究表明,對幹部必須采用多種考核方法,有定性的考核,也有定量的考核;有筆試考核,也有口試考核。此外,還必須注意對領導人才的環境分析,如婚姻狀況等。

過去,我國培養了許多專門專業人才,都有十分嚴格的筆試,唯獨對領導人才的選拔,長期缺乏筆試考核,這是一種缺陷。筆試考核的目的,在於了解被選拔者真才實學的實際水平和能力。筆試考核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論文筆試。這種考核是讓被試者以長篇文章表明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見解。這種考核的優點是編製的試題容易,從論文中可以鑒別被試者的知識、才能、觀點、文學表達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發明創造能力以及對各種各樣的材料的歸納分析能力,總結整理能力。不過,這種考核也有它的缺點,評分缺乏客觀標準。

另一種是試題筆試。考核試題一般有選擇型、填充型、對比型等方式,來考察被試者的思考能力、記憶能力。這種考核方法的優點是評分公正,取材較廣,可以測出被試者的記憶力、思考力。缺點是不能測出被試者的推理能力、創造能力與文字表達能力。且試題難定,被試者在“是”“否”題中,可以猜度、碰運氣。

對重要領導人才的選拔,不能偏於一方麵,如果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往往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

越是隔夜過得好玩,越是明朝顯得無聊。

——[英]羅素怎樣才能使筆試考核達到預期的效果呢?在考試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應注意的是有效性。考核是否有效,主要取決於考核的內容是否與被考核者將要擔任的工作職務相吻合。隻要考核的試題與被考核者將要擔任的工作相關,而且成績又好,他大體是能勝任這一工作的,否則,考核將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過去在對幹部的考核、選拔時,不注意內容與其他職務的一致性,教訓甚多。有的是用幾門單一的課程,或用一些經典著作,作為多種領域裏的幹部的共同教材。使他感到學後對工作的推動不大。另一種情況是把一些勞動模範、優秀的科學家、有貢獻的工程師提拔到領導和管理的崗位。深知他們所作出卓越貢獻的才能,與他們提拔後的職務和從事的工作常常是另一回事。當他們走上領導和管理崗位之後,需要用的,恰恰是他們的短處,而他們原來的長處,又因職務的變動而發揮不出來。這種選拔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其次應該注意客觀性。筆試的客觀性,應包括兩個方麵,其一是評分應不受評分者主觀因素的影響。這些主觀因素包括個性、成見、偏好、感情等。如果筆試選拔的是企業內部的成員,最好找外單位的行家來監考評分。其二是考試成績不會因被試者的身份、種族、宗教、黨派、性別、籍貫、年齡甚至容貌等因素而受影響。

最後還應注意廣博性。這是指考試內容必須廣泛到他將擔任工作所需要的每一種能力。現代優秀的領導者,特別是高層領導者,應是專家中的雜家,專才中的通才。博才取勝是當今時代的特點,知識廣博的人,作為領導者,可以避免許多失誤。

口頭考核可以隨機應變、靈活掌握。欲考察其學識,可提問各種知識;欲考察其能力,可問之以各種富有機敏性的問題;欲考察其社會經驗、成熟程度和性格、風格,則可施以各種壓迫性口試。根據考核不同的需要,口試的方式又有多種。

模化式口試。主試者在口試之前,先調查被試者的背景、資料,審察其筆試考核的情況,對於已經清楚的問題就不必再口試了,對於了解不透或不太清楚的問題,或者需要更進一步了解的問題,擬定出一份詳細的談話提綱,口試時逐一加以詢問。

非指導性口試。這種口試方法比較自由、輕鬆,主試者首先可以海闊天空地與被試者交談,以打消被試者的緊張心理,然後從中抓住線索。並不知不覺地把話題引到正題上來,達到主試者所要考核的目的。

問題式口試。主試者事先擬好一套問題,提出來要被試者回答。或者加以解決和完成。這些問題可以是被試者將要負責的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也可以是企業內現存的棘手的問題,這樣更能考察被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和決斷才能。如果被試者對企業內棘手的問題有多種對策或較係統的解決辦法,這就表明他將是一位十分可喜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