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嬰幼兒的智力與潛能開發方案7(1 / 3)

第一章嬰幼兒的智力與潛能開發方案7

平衡頓遊戲

訓練目的:通過走平衡板,鍛煉孩子的重力平衡感覺。

具體方法:

準備2米長、20厘米寬、3~5厘米厚的木板2~3塊;磚和方凳若幹。

先用磚把2~3塊木板墊高並連接起來,做成一個平衡板。

一是讓孩子在平衡板上走,開始小步走,然後腳跟腳(後腳尖緊接著前腳跟)向前走。熟練後,可以練習倒退走。

二是讓孩子雙手平舉,手裏拿著物品走,或者是在平衡板的中間和終點各放上一件物品,讓孩子走近時下蹲撿起來再繼續前進。

三是讓孩子雙手平舉,左右手各端著碗,碗裏有八成滿的水,走到平衡板的中間,把碗放在平衡板上,邁過碗後繼續前進,走到終點轉回來,再走到平衡板的中間,蹲下把碗端起來繼續前進。

非常提示:開始訓練時可以墊1塊磚,訓練一段時間後,墊2塊磚、3塊、磚,用小凳子墊,最後可用椅子墊;平衡板要平整,要搭牢固;訓練時父母要在場進行保護。

吊纜遊戲

訓練目的:通過吊纜遊戲,可以矯正重力平衡感,進行觸覺刺激。

具體方法:

在陽台或院落裏搭建一個簡易吊纜。

·椅子吊纜。在吊纜繩的下端拴上一把椅子,做成椅子吊纜。父母扶著孩子進行搖晃。具體方法是:讓孩子麵朝椅背坐在椅子上,雙手抱住椅子背,屈曲身體,雙腿彎曲緊緊夾住椅子腿,以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做前後、左右或360°大回旋。站立方式,孩子的雙腳要站在椅子上,雙手抓住筒上繩索,雙腳夾住椅子背,踏在邊沿上,做搖晃動作。這樣,一方麵讓孩子嚐試同時高度收縮的肌肉運動,促進前庭固有感覺體係活化,並強化觸覺體係;另一方麵,在搖晃中,前庭信息可以獲得大量刺激。

·圓木馬吊纜。取下椅子,換上圓木馬(可以用鐵筒或大圓木自己製作)。讓孩子以俯臥方式緊緊抱住圓木馬,然後做搖晃動作。具體方法是,讓孩子雙手、雙腳緊緊抱(夾)住圓木馬,由指導人員協助進行前後、左右的搖晃。搖晃3分鍾後,可停下來觀察,再繼續搖晃。注意孩子由靜到動、由動到靜的肌肉反應情況。還可以讓孩子坐在圓木馬的兩端,雙腳夾住圓木馬,手抓繩索自己搖晃。

非常提示:自製的簡易、吊纜一定要牢固,所用的椅子背和椅子腿要用海綿和布包起來。在孩子進行訓練時,父母要在現場進行保護。

(三)本體感覺刺激的訓練

本體感覺是指來自自身身體各部位的肌肉、肌腱、關節、韌帶等的一種感覺。人類就是靠這種感覺進行運動和行為的調節、修正,任何有目的的行動、肌肉的收縮、鬆弛,關節的屈伸等所產生的自身的狀態的運動,都是來自本體刺激信息的感覺處理,然後被統合成本體感覺、平衡感覺和運動感覺,並產生對力量的感受。

對本體感覺不良的孩子進行訓練的項目有遊泳、跳繩、拍球、搬運物品等。

球類遊戲

訓練目的:通過讓孩子在家中玩小皮球,訓練其身體的運動能力、注意力、雙手、雙腳和眼的協調能力。

具體方法:

趴地推球。讓孩子趴在地上,距離牆壁30~50厘米,麵對牆壁,挺胸、抬頭、雙臂懸空,雙手將球水平推向牆壁,待球從牆壁彈回後,接住球再推向牆壁,如此反複。開始時每天推100次,1周後增加到200次,以後逐漸增加到600~800次。

對牆拋球。讓孩子距離牆壁1.5米的地方站立,麵對牆壁,將手中的球用力拋向正麵的牆壁,並接住彈回來的球。這項活動比趴地推球的難度要大一點,應等孩子熟練了趴地推球後再進行這項活動。

拍球。讓孩子把球拋向地麵,當球從地上彈起時,讓孩子拍。一開始可以讓孩子跟著球跑,熟練後,要求孩子站在原地拍,規定用一隻手拍,雙手交替拍,或左右手同時拍兩個皮球,最後要求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拍。

另外,也可以帶著孩子到戶外踢球,往圈內投球等活動。

非常提示:在室內玩球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拋球和拍球,避免球落下、後砸壞了易碎的物品;在室外訓練時,要注意把障礙物處理好,避免孩子在跑著接球時碰傷。

跳繩遊戲

訓練目的:跳繩是一個既原始簡易、又有很好效果的一種方法。通過跳繩,可以鍛煉全身協調運動能力的發展。

具體方法: